京华烟云的书评 (356)

朝东风凉 2006-12-28 10:18:49

木兰木兰

我用一种很偏执的方式一遍又一遍的读着京华烟云。一次又一次,只专注着木兰,看她讲话时灵巧的模样,看她聪明的眸子打量着人,看她冒出种种稀奇古怪的想法来,我就这么看着,一次又一次,看着,就咧嘴傻笑起来。 不晓得自己有多么多么喜爱木兰,这个蕙质兰心的女孩子。我喜欢...  (展开)
愛碧 2007-07-30 11:52:50

木兰辞

林语堂《京华烟云》里有一段论命格与婚姻的话: “人有五种命型,就用金、木、水、火、土来代表。男女婚配,就是这种命型配合的学问。命型若配得好,可以彼此相辅,彼此相成。有的两种命型,即使不是两者相克,渐渐也趋于两者相伤。” 他说,木兰是金命,莫愁是土命,荪亚是水...  (展开)
Viney海星 2011-10-25 19:21:41

浅谈《京华烟云》

读《京华烟云》原因有二。其一,《京华烟云》素有现代版《红楼梦》之称,而林语堂先生的初衷也是想要翻译《红楼梦》,因故未译成,决定仿照其结构写作一部长篇小说。我爱《红楼梦》,或许爱屋及乌,便对此书充满期待;其二,一九七五年,《京华烟云》曾作为候选作品角逐诺贝尔...  (展开)
几点小土 2009-06-20 21:11:34

最喜木兰和荪亚

给看《京华烟云》的人做个问卷调查,最受欢迎的女子和最受欢迎的男子。 女子,那肯定是木兰高票当选。拜托,第一女主角,林先生自己也说,木兰是他理想中的女子。他断然不是为了创造木兰这个人物,写了京华烟云,但是木兰这个人物的塑造定然为他的创作过程平添了无限乐趣。 用...  (展开)
素聞(明照) 2009-12-10 11:12:06

灿烂与温润

灿烂与温润 ——《京华烟云》中的木兰与莫愁 文/张素闻 姚木兰与姚莫愁虽为富裕姚家的小姐,却并不养尊处优,也不缠足,她们的父亲姚思安自幼就要她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她们学习之后做饭劳作。她们受的是现代教育,却都有着传统女子的美好之处。德言容工都出人头地,...  (展开)
环玥 2007-02-11 13:16:49

木兰到底是兰花。

母亲责备我看书的态度,说有些书固然粗读,有些书确实需要反复思量的精读。我当然知道这个道理,然而选择书的态度和她不同,别人的精典是别人的,在我看来,如果是部小说,自然要故事好、人物佳,自然而然的吸引我去反复精读。大时代的背景最好不落痕迹的镶嵌在故事情节里...  (展开)
mado1983 2006-01-25 20:55:42

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

最近在看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说来惭愧,长到20几岁,很多名著都没看过。记得当时是看到网上书城有一个影视原著的栏目,瞥见《京华烟云》的原著者是林语堂先生,突然来了兴趣开始读这本书。林先生的名字很熟悉,应该是高中的时候读过他做的文章,依稀记得他是我的老乡,以及...  (展开)
雨雪霏霏 2014-04-07 13:28:28

《京华烟云》女性人物点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首先,林语堂为书中人物取的名字我都很喜欢,尤其是木兰和莫愁。这个来自《木兰辞》的木兰,想起那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觉得实在是妙得很。这首乐府诗中的木兰是个巾帼英雄,《京华烟云》中的木兰又何尝不是呢?在深夜独闯将军府的那一...  (展开)
乌开霁 2022-03-14 09:18:36

再读《京华烟云》,原来深刻的不是爱情而是历史

《京华烟云》是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林语堂先生的长篇小说。第一次看是高中时期,那时的我被书里的爱情故事深深吸引,曼娘和平亚,木兰和荪亚,莫愁和立夫,红玉和阿非……在那个多愁善感的年纪,他们的爱情故事让我唏嘘感叹。 最近又想起这本书,便找来看,才发现作者娓娓道来...  (展开)
蝴蝶结小姐 2009-04-29 11:32:52

娶妻当如姚莫愁

林先生语言之妙,时如行云之流畅,时如落花之幽静,时如匕首之犀利,阅之大快,自不必言;其文章立意主旨,亦毋庸我一粗浅之人赘述,只此说说对姚家木兰和莫愁的看法 木兰是书中的主人公,才高貌美,又有胆识又有分寸,一生传奇多变,颇令人赞赏;但林先生说木兰是“中国完美女...  (展开)
维多利亚湾 2006-01-21 14:26:38

女性的赞歌

借着《京华烟云》电视剧的热播,我又一遍重温了这本书,也再一次体会了陈裕清先生所说的“林语堂博士仿佛是一座活的民族纪念碑”,如果你想快速了解自光绪26年间(1900)义和团之乱至全面抗战第二年(1938)年之间的历史演变,人民生活,读这本书是再好不过了,它涉及了那...  (展开)
ngpg 2009-09-25 20:02:26

不及姚家有莫愁

林语堂曾经说过姚木兰是他心目中理想的中国女性典范,进退得宜,属于怀抱理想而勇敢抗争现实的大好青年。对大多男人来说,也许木兰真的就是梦中情人。不是太保守,懂得情趣,可以接纳丈夫的不忠;也并不太先进以至于女权至上,进得厅堂便还是曾家的好儿媳,守本分知礼数,...  (展开)
环岛旅行 2006-05-05 00:56:56

三章长卷描不足

借着回家的功夫,将一整本《京华烟云》囫囵吞枣地翻完了。前面2章读得仔细,后面则未免草率。只是为了赶在回学校前翻阅完,省得将偌大一本书再搬回来。纸张摸着很舒服,只是封面显得张扬亮丽,略失了历史长卷的钩沉感。 读书,大部分是因了那新旧两部电视剧的缘故。电视的剧本...  (展开)
海苔君 2011-08-20 22:32:27

短评太短,只能这样发散性的抒发一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今天看完《京华烟云》,我想三天前的我一定不会想到现在的我竟然那么激动。 木兰值得崇拜,这也是林语堂极力想要描绘的理想女性。但是她已受到太多人的偏爱了,反而我更喜欢莫愁。(不知为何我已养成了多数人喜欢的我不愿去喜欢的病态心理) 而从第二部开始我几乎把看...  (展开)
李周吴 2009-06-13 17:17:23

【这些美丽的女子。】

《京华烟云》里,最出风头的女人莫过于姚木兰,林语堂说“若为女儿身,必为木兰也。” 可见他对木兰的高度评价,木兰身上集合了儒家的传统和道家的逍遥,她身为道家女,却嫁作儒家媳,然而这两家的思想却都能为其所用,并不冲突。她美丽多才,十岁就识得甲骨文,会唱戏,爱...  (展开)
Yvonne 2009-11-22 21:18:39

看了很多遍

the moment of peking,第一次了解这个名字是在上英语课的时候听老师神吹知道的,最后真正的看是在一次网络书会上面看的中文版,太好看了,喜欢听别人讲故事,特别是一大家子的故事,喜欢把自己放进喜欢的角色里面去享受别人赋予的传奇的一生,后来还看了英文版只是没有进行完~...  (展开)
叶酱 2009-07-28 16:14:01

神似木兰心莫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大概用了十天左右,才终于结束了在《京华烟云》中的浮沉。合上书的最后一页,有些哽咽,却哭不出声音。只记得全书只有两处是狠狠地流泪了,一处是红玉之死,和语堂先生一样;另一处则是为数不多的木兰和立夫得以单独相处并相敬如宾的场景。痛恨赵薇饰演的姚木兰那副神气活现...  (展开)
whitea 2010-11-30 14:34:37

紫气已消散 怅惘看京华

未读此书时,瞥过几眼电视剧,只觉得又是一部狗血民国言情小说,不明白为什么它会广受好评。后来读了林先生的其他书,认为他是不应当写出那样的剧情的,于是找来书读,才发现电视剧已与书相去甚远。 在《信仰之旅》中,他说,儒家和道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这句话可以看作这...  (展开)
karen 2009-04-02 09:38:15

欠我一个来世

Mannia cried out and held Pingya fast, her eyes moist. Pingya got up from the ground , crestfallen, and then he raised his eyes and saw Mannia looking at him, sharing his sorrow. "I told you to stop it and you wouldn't. It was unfair," she said. Then f...  (展开)
yaoyao 2006-09-12 11:08:35

我读烟云

没有期望中的阅读快感.林先生的小品文更见其温婉清丽的语言,书的厚重感不够,人物繁多,故事叙述也显流畅,但是读来没有想象中的大气。但是仍不失为一部好书。现在的人恐怕难以静下心来读了。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7 18 后页> (共356条)

订阅京华烟云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