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正常的傻瓜的书评 (249)

iamsujie 2009-04-22 21:20:00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版

如何让团队更开心

这篇其实是《别做正常的傻瓜》第九章的读书笔记与感想。题目是:你想让朋友和员工更开心么——赠送礼物和激励员工的艺术。“道”的东西,我很怕自己理解成“术”,希望大家也不要误解如下九条。 原文在 http://iamsujie.com/5000/5007/,欢迎大家来讨论相关话题,:) 大中之...  (展开)
Antares 2008-10-24 17:33:45

Antares的《别做正常的傻瓜》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别做正常的傻瓜》读书笔记 贯穿全书的解决方法:换位法 – 换个角度思考,如果自己处在相反的或者其他的情形时会如何决策 一、心理账户 1.误区 a) 将不同时间的收入或不同方式的收入分置在不同的账户中,不能相互填补 b) 对待不同来源的收入有不同的消费倾...  (展开)
碧落花飘香 2009-07-18 19:03:09

纯粹的理性不适用于现实世界

内容:★★★☆☆ 翻译:N/A 排印:★★★☆☆ 装帧:★★★☆☆ 现实世界并非书中所述非黑即白,也不是有1、2、3、4四个答案可选,成功的决策往往依靠界线不甚分明的感性,不是1,不是2,也不是介于两者之间的1.5,它可能还有3和4之间的东西,甚至牵挂到四个选项之外的因素。 ...  (展开)
sisi0814 2009-10-24 08:24:21

瓜瓜 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豆瓣游荡的时候看到评论很棒,正好那个月在当当办银卡会员凑钱数,就买了回来。不错,作者把和问题讲的生动有趣,理论表达的很清楚,章节设置也很合理,读起来轻松开心。尤其是前几章,每每感慨我就是那个正常的傻瓜 像作者这样研究行为经济学、心理学、幸福学…会不会...  (展开)
萧秋水 2009-05-31 22:58:47

有道理,但可能还是会选择做傻瓜

这书很有趣,我花了不到三个小时阅读完,有些是可以应用的,比如送礼的艺术,可以长进,比如在做某些选择的时候——不过我想,可能不会是大多数选择,有时候,我们明知道从知到识是有差异的,但是,选择的过程,其实也是成本,所以,看情况而定,如果养成思维习惯还好,养不成...  (展开)
songsing 2010-03-22 15:51:45

愚人的决策误区

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大厦是建立在经济人是绝对理性自利的假设之上的,但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却是它难以做出解释的。当心理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从平行到交叉,行为经济学则为这些现象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解释,经济学也因而纡尊降贵,从象牙塔尖走下来,走出来,走近我的身边,借我一双雾...  (展开)
Elact 2009-01-17 21:26:01

适合隔三差五就翻出来读读的书,评级:买进

对于要和人打交道的人来说,这书可以说是必备的。 对于只需要和自己交道的人来说,这书也是必备的。 摘几段吧。 好事要分开享受;坏事要一起忍受;大好事和小坏事要一起;大坏事和小好事要分开;好事要早说,享受等待的时光;坏事要晚说,说了马上执行;静止的好事不如变动的...  (展开)
花差花差 2006-10-22 20:32:14

哪个傻瓜不正常?

决策在国内,至少在五年前,听起来是一个公司总裁以上级别的人关心的概念,不过在今天,套一句广告词儿,决策无处不在。这倒并不是因为当代公司的决策重心下移到了普通员工,而是人们终于发现,其实每天做的事,无论是公司小白领,还是家庭妇女,决策每天在发生,小到晚上吃两...  (展开)
calfen 2008-09-14 00:32:38

通俗的行为决策书,但有个例子我觉得他举错了

感谢这本书提供给我行为决策的一些基本知识,且浅显易懂。但有几个例子让我觉得奇怪。比如在书中“违背概率理论”中讲到的这个: 正常的傻瓜有个25岁的妹妹,平时一直很健康。一次体检,别的都没问题,检查出她有白血病。这种检验方法的概率是:如果有白血病,会有95%的可能性...  (展开)
不夜影城 2009-02-06 15:55:29

理论纠正现实

200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卡尼曼,理由是他“将来自心理研究领域的综合洞察力应用在了经济学当中,尤其是在不确定情况下的人为判断和决策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卡尼曼教授在诺贝尔奖获奖演说中,用将近三分钟时间着重提到了美...  (展开)
林欣浩 2013-04-17 09:47:26

错误

这本书观点没错,思路没错,但很多例子举的都有问题。 列一些如下 安眠药的问题,关键是,没人会愿意平时花500元买一个安眠药吃 所以第一个场景暗示的是“我平时接受500元一粒的安眠药” 第二个场景暗示的是“我平时接受5元一粒的安眠药” 这两个前提下,对应的人的消费水平完...  (展开)
贾里 2010-03-11 23:27:16

憋书评系列之有趣的消费心理学

刚才杀毒软件过期了,想续费,于是到他们的网站去,结果发现续费选择有点意思。 不过,在那之前,先假设一下,仅仅是假设啊,你就是我,杀毒软件过期了,要续费,有这么三个续费选项给你选: 1、¥50元/3个月 2、¥100元/6个月 3、¥388元/3年 你会怎么选? 好,记...  (展开)
超好大象 2010-02-11 16:34:08

别做正常的傻瓜

一部关于决策心理学的通俗作品。 作者极力想用一种通俗但给人印象深刻的方式,让我们意识到作为一个平常人经常做出的傻瓜决定:心理账户效应,沉没成本,先入为主,以及在投资、竞争和人际交往时的常常做出的傻瓜行为。作者成功地做到了。 另外,作者有许多独立的思索,...  (展开)
水月孤桥 2008-03-31 20:43:42

《别做正常的傻瓜》读后感

这本书是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奚恺元06年的作品,黄明教授在行为金融学界属于国际领军人物。而奚恺元在行为经济学界也同样占据重要位置。这本书其实早就听说了。不过,由于自己对于流行的通俗读物兴趣不是很大。所以一直也没有在网上去找是否有下载地址。而在图书馆或者书店...  (展开)
寒露 2009-08-21 21:04:44

挑了些日常易犯的傻瓜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不是笔记的笔记 比例偏见-找对成本,绝对成本,绝对收益. 如:100元的闹钟,10分钟路程,旁边一家售60元;6600元手表,10分钟路程,旁边一家售6550元,你会如何选择呢? 沉没成本-不可以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在做下一决定时应该将其忽略. 知行很难合一,如GP买卖,理论上...  (展开)
蜜蜂 2011-05-03 22:46:14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版

别做正常的傻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1章 心理帐户对行为的影响 正常人通常有心理帐户误区,他们在心里对每一枚硬币并不是一视同仁,而是视它们来自何方,去往何处而采取不同的态度 正常人通常倾向于把赢来的钱消费掉,而把赚来的钱存起来 正常人通常在拿了一大笔钱收入的时候不愿意花钱,而在有一笔较小的收入的...  (展开)
Daneestone 2010-11-19 23:35:30

行为决策规律与误区:心理、生活经济学与营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光看书封,以为是本给傻瓜看的畅销书,实际还是有内容。 如书中所说,人们容易被“代表性”所迷惑,仅因为某种事情更具代表性,就误认为它们发生的概率更大一些。 人贵有自知之明,但也因此最难有自知之明。 运用书中思路,换位观察别人,也许反而更容易成为自省的开始。 看书...  (展开)
侯亮 2009-05-16 23:56:51

沃尔玛一货架的零食多少钱?

下午去沃尔玛,走在货架之间,突发奇想:如果家里有沃尔玛一货架的零食,随便吃,那该多好! 问题是:这样一货架的零食,需要多少钱呢? 我问了一下旁边的售货员,她笑着摇摇头,说没算过。 那么,你认为买下沃尔玛一货架的零食,下面哪个价钱最靠谱? * 几百元 * ...  (展开)
伊卡洛斯 2011-03-27 22:24:28

notes

也许你自己还没有意识到,你所做的,正在做的,将要做的决策中有很多不理性的因素影响着你,甚至主宰着你,混淆你的方向,束缚你的手脚,使你有时离成功仅一步之遥却只能望洋兴叹 正常人通常有心理账户无趣,他们在心里对每一枚硬币并不是一视同仁的,而是它们来自何方,去往...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2 13 后页> (共249条)

订阅别做正常的傻瓜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