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土的书评 (58)

成岗 2008-02-12 11:27:17

信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建筑师丹尼尔.李布斯金在他并不纠葛的前半生里做过很多事情,其中一件就是于 2004年写了一本名为《破土:生活与建筑的冒险》的自传,在他57岁那年。一个整天跟钢筋混凝土、石头、玻璃等冷硬的材料打交道的人,他的自传里能有什么东西呢?问题本身就是充满偏见的答复。最好深入...  (展开)
2009-03-06 10:45:21

建筑师是不是娼妓?

如果我来做书的封面,不会有这么多话。这些固然说得很好,但是配不上内容。《匡溪行》原来看过,我从里面看不出丹尼尔•李布斯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只能想象着张永和自己的样子,不知为什么张永和总是不让我觉得亲近。不像董豫赣,不过见到老董之前读他的书我也不知道他有那...  (展开)
叶扬 | 独眼 2008-03-23 20:21:18

你得相信

——《破土:生活与建筑的冒险》 独眼 2008-2-25 有些书会让人不知不觉喜欢作者,他们的宽厚敏锐、优雅魅惑、烟视媚行乃至颓废,都是动人的。另一些书书,会觉得作者不那么招人喜欢。李布斯金(Daniel Libeskind)是我不喜欢的那类。他,人傲嘴贱,也许是出于诚实,更像是在炫...  (展开)
太空人 2013-12-15 11:21:39

反正我对这本书的评价很高,高于我看现今为止看过的任何一本建筑书籍

当初是在华工的建筑讲座上听到一位前辈对此书的力荐,便记下了,后来是因为暑期实习先下之余看了这本书,然后就一直被它吸引到现在,我是看了一遍又一遍,知道现在我还是时不时的翻阅,总感觉它给人一种非常大的鼓励,我甚至能够想象李布斯金在他的设计之时的那种激情与亢奋,...  (展开)
Pianosky 2008-01-13 22:10:41

无情感,不建筑

写世贸重建竞标那段尤其精彩 其他事务所的平常设计 恰好和李博斯金的情感演绎形成鲜明对比 无情感,不建筑  (展开)
理想国 2008-11-23 21:00:41

它们一直等在那里

读完这本书,觉得建筑二字似乎变得越发的沉重了,承载的太多。自己也越发佩服起那些完成自己作品的建筑师了,意象的实现所要付出的是怎样的艰辛。 生活的琐碎渐渐让我们迷失了曾经的梦想,丢失了冒险的勇气。那份执着是否还可以找回来呢?尽管书中不免有自夸之嫌,但是自己确实...  (展开)
vo 2008-08-29 00:33:59

不卑不亢的姿态去阅读

在书店买这个书是比较贵的,原价。阿may记下了书名,而我则直接拿去收银台。 上次回家,我带了这本书回家,准备把剩下的读完然后交给弟弟。 而他于我同日回家,当我准备拿给他时,他也拿出了这本书。 终于这本仅需要半天就可以浏览完的书,前几天我读完了。 在里面学习了很多...  (展开)
绿珀 2009-01-11 10:08:26

读《破土:生活与建筑的冒险》

这两天,北京的雨下个不停。 周末开始,我又读到一本绝妙的好书:《破土:生活与建筑的冒险》,是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所写的传记。这位建筑师在2002年时以独特的理解和非凡的灵感获得纽约世贸中心重建项目总体规划项目,也为世人瞩目。 在这部传记中,他详细阐释...  (展开)
朝颜 2008-03-15 01:15:18

一个人的建筑史

在我的印象里,讲建筑的书有很多,有时候随便一翻就是一部编年史,从古希腊的神庙到圣母院的肋拱,从哥特式的尖塔到巴洛克的穹顶,令人目不暇给。再看到街道两边的建筑物时就平白无故亲切起来,仿佛它们都是刚从书里走出来的,招招手,要跟你说话。如此这般的大部头看得多了,...  (展开)
沈昆默 2012-09-01 15:00:32

“我要我的建筑优雅而自然地老去”

二零一一年十月二十四日,德国柏林爱乐音乐厅。这个晚上,一台特别的纪念演出即将开始。因为题材敏感,安保措施相当严格。而宾客也因各自身份由不同入口排队进场。音乐厅的一层,是一个盛大的社交晚会,德国政要包括总理默克尔一行人也在其中。按照我的认识,整个德国上流社会...  (展开)
七重 2010-11-09 13:33:10

1 自由与自由塔代价非凡。 2 城市是由人类的梦想建立起来的,有时候我们会忘记这一点。 3 设法建造通往未来的桥梁,这听起来很做作吗?我希望不会。因为建筑不该多愁善感,缅怀过去;应该对我们的时代发声。光线、声音、看不见的力量、鲜明的空间感、对历史的尊敬,都在...  (展开)
C.C.C.P. 2012-04-04 15:45:00

里伯斯金是个小气鬼

我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买这本书的,据说里面有不少他跟其他建筑师的瓜葛。翻看之后果不其然,这小子没少说别人的坏话。人说字如其人,建筑也是如其人的。我第一次看到犹太人博物馆时觉得里伯斯金有受迫害妄想,看了这书之后发现他的确有受迫害妄想,总觉得别人对不起他,好好的...  (展开)
可思酥 2010-12-21 15:42:15

做个有血有肉的建筑师,而不是政府的婊子。

看这本书,如果不是学建筑学的人看,或许也会把这本书当成一个非常精彩的传记来看。李布斯金给我们讲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建筑师的世界。看完这本书,我对书中描写的最深刻的一段,是作者去SOM总部的那一段。我本身对SOM并没有非常好的印象,总觉得这几年他们做的东西太过功利和形...  (展开)
Mona 2010-12-09 15:57:46

Faces

知道他是由于他的柏林犹太人纪念馆。喜欢他是由于他说的一句话:“当时我还年轻,可能还不了解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但我肯定,不用脑袋的临摹和扫地,绝不是我要的。” 以为这会是一本大师的发迹史,炫耀令人艳羡的成绩,不可思议的灵感。是的,他的成绩足以让任何一个怀揣着...  (展开)
寻琴记 2009-05-24 08:20:41

保民官李博斯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的可读性很强——儿子在谋篇中的作用:八卦和建筑结合,柏林博物馆和世贸缠绕,有点意识流——切入建筑阶段,思维的故事性很强——比兴手法,寻找相关学科和建筑的共通,我怀疑这种思维方法——和努维尔的浴室比较,发现问题:libeskind的宏大叙事可能忽视了个人的个性化叙事...  (展开)
梅丫挺 2011-10-30 21:26:58

生活与建筑的冒险

大约是一个月前,百无聊赖,工作做得不好不坏没精没彩,生活过的不冷不热没心没肺,眼神也已经不会往马路上来来往往的靓妞身上瞟了,持续一个小时以上的玩游戏和一个晚上看小说都让我觉得疲倦,上网只会过着“零丁洋里叹零丁,开心网里穷开心”。 每到这样的时候我都会自己振...  (展开)
疏桐 2009-05-27 14:57:53

读《破土:生活与建筑的冒险》(美)丹尼尔.李布斯金 著

关于建筑,自知不是很懂,越是不懂,越是会因为兴趣而去研读。这本书,就是这样买下来的。因为它美丽的封面,朴素的版式,精致的用纸。 断断续续从买来到现在,看来一多半。我是个对文字挑剔的人,很注意字里行间中的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所谓感觉。很不凑巧,作者并非对文字驾...  (展开)
跷跷板奶茶 2009-04-02 21:06:49

当个娼妓又如何

古话不是说了吗,“笑贫不笑娼” 建筑师全部都是娼妓——菲利普·约翰逊是这么说的;只要有房子盖,要他们做什么都行。 “我曾经一直深信我是要靠写作才能生存下去,然而现在,我沐浴着作为建筑师的神圣荣光。我知道我所创造的空间,同样可以成为历史,那并不仅仅是作为构...  (展开)
N!CKY 2009-02-28 23:52:48

听李老师八卦

如果你是建筑师,《破土》应该是一本趣味性很强的读物。一部分是因为李老师充满激情的叙述了一个犹太移民的成功美国梦,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李老师实在很八卦。我一向喜欢会讲故事的人,谁在乎故事的可靠程度,只要精彩非凡就好。刚读完60页,许多在行业内经常被八到的...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58条)

订阅破土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