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魃的书评 (20)

向迎灯去 2019-03-09 09:34:33

一本今天读来仍能占据图书榜C位的书

有一类书当你读到一半,甚至只读了第一段,就会涌起想要对作者一探究竟的冲动。比如这本《旱魃》,它的开篇是这样写的:“时令是立秋的时令,太阳还是三伏的太阳。饕鬄了整一个长夏的馋老阳,仍然不知还有多渴,所有的绿被砸尽了,一直就是这么嗞嗞嗞嗞地吸吮着弥河两岸被上天...  (展开)
饮者烧 2019-04-13 19:43:07

旱魃

朱西甯学到极致,把粗犷的风格和细碎的描写结合。后者,源自张爱玲,她是细碎描写一派的宗师,一碗水能写出一片海。杨绛评价张“格局小”,“我对她有偏见”她自己承认,评价却是客观的。细碎描写要付出代价,很大程度上,过分关注个体内心起伏,忽视整体构造,所以张翻来覆去...  (展开)
盐巴是美少女 2022-04-04 16:51:06

读后小感触

文字有张爱玲的风格,色彩绚烂。用字典雅,又乡土,又乡土又典雅。虽然山东方言看不太懂,但是不影响阅读。张爱玲说朱西宁“沈从文的最好的故事里的小兵”,为什么想起来沈从文,可能他们都从军了吧,也可能是指他们都是非左翼写乡土的路数吧。应该算是张爱玲自己的小兵,就文...  (展开)
来口禁果呢 2021-12-27 15:47:11

读完《旱魃》,学会写作蒙太奇

其实我也和莫言一样,读到“坟头湿,有旱魃”时,就已经猜到故事结局了(莫言老先生和我这么并列在一起,实在是他的不幸,对不住他) 不过,书里面的蒙太奇转场非常惊艳,远比我看过的所有小说都惊艳,这个不得不狠狠推荐,来感受一下。 文章P48-P52,四个时空无缝转场,读下来...  (展开)
枫叶荻花 2019-01-31 22:42:37

读《旱魃》

小說語言鄉土氣息濃厚,犀利又細膩,霸道獨特。善於使用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塑造人物,難以想象作者是如何將一個女性的心理揣摩、描摹的那樣細膩、逼真。情節較凝練,但不同時空隨意變換得恰到好處,結尾打旱魃,在反復鋪墊之後,將情節推向高潮而又戛然而止。關於老陽的環境描...  (展开)
孔时 2019-01-30 20:44:01

榨干之后

十天的时间读完了台湾作家朱西甯的长篇《旱魃》。乡土气,与莫言的《红高粱》何其相似。秋香身上有着九儿的一些影子,余占鳌简直同唐铁脸师出同门,匪气、暴戾。我注意到了一点,《红》里酿酒、《旱》中榨油,这是不是有什么深层含义呢?都是提纯、榨取,抽取精华,这是在暗示...  (展开)
夜间飞行 2024-03-26 16:07:53

833.24.15《旱魃》-朱西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莫言在序里说,若早早读到《旱魃》则不敢下笔写《红高粱》,而要我说《旱魃》与《红高粱》,是相像而不相同。都是本乡本土的生发出的暴戾,都有取精去糟的作坊,一样是抢来的泼辣媳妇,同样的杀人越货、敛心赎罪,两者的相像止于此,而后才大相径庭,《红高粱》是以己渡人,《...  (展开)
一只沙拉酱 2024-02-12 21:28:56

简单的读后感

上次说想要花呗贷款买的书,看完了√ 其实不长,顶多算个中篇。 说实话,看到莫言作序的那一刻我有点心慌。 他那个风格好看也好看,就是有些细节糙得让我hold不住。 但朱西甯这本,很神奇。 东北乡土气息浓厚,可又有种文艺范?刚刚好卡在我能接受的线上,越看越入神。 行文结...  (展开)
埃莉西娅的小鱼 2023-07-16 17:01:01

又是一篇让人意难平的乡土小说

男性作家、男性作家想象中的女性的心理描写; 浓厚的山东乡土风味小说——主要见于文字上; 手艺人详尽的叙述手法——像捏陶的匠人温和的露着青筋的手塑造那时那刻下的人的体验,这一部分是很棒的。 不过对于方言确实有点不太受得了。 读的过程中,我一直存在的疑惑是,女性会...  (展开)
南西 2023-06-11 15:39:44

人吃五谷杂粮,早晚也得吃点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嘴嘛——这个洞真不大,用不着一把烂泥就严丝合缝地堵死了。可是人一辈子忙着堵这个洞,偏就一辈子堵不死。照这么说,吃喝从这个洞进去,闲话从这个洞出来,人吃五谷杂粮,怎么不养出整堆整垛子的闲话?堵不住人家的嘴的;只是人又偏偏受不了闲话。——朱西甯《旱魃》 01救救吧...  (展开)
黑暗中的舞者 2022-12-17 13:51:26

各花入各眼

首先因为是轻型纸,要扣两分 ----------分界线---------- 不到四百页,读了十几二十几天,几次读到几乎放弃。 首先说优点,朱先生的文笔是毋庸置疑的,是一部很好的文学作品,文学价值很高。 其次再说说缺点吧,轻型纸的问题不再说了,首先是文笔略“古”,而且是山东乡土文风...  (展开)
...... 2022-02-02 18:12:06

“你一定要读读朱西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你一定要读读朱西甯”,莫言先生在《旱魃》的序里这样写道。 读完《铁浆》再读完《旱魃》第一章,我向朋友推荐这位作家时是这样形容的:”他故事里的每一句话都是语言艺术的上乘之作“。那些生动的白描以及深刻的暗喻和讽刺,对朱老来说都仿佛是信手拈来,读来丝毫不觉得是词...  (展开)
PaRaDiseLost 2021-12-17 00:36:01

些许感想

看过《铁浆》后大受震撼,想写读后感却无从下笔,顺手找来了朱西甯先生的另一本小说《旱魃》来读。开篇的第一句话就一下子把我拽入了那个时逢干旱的华北平原:【时令是立秋的时令,太阳还是三伏的太阳。饕餮了整一个长夏的馋老阳,仍然不知还有多渴,所有的绿被咂尽了,一直就...  (展开)
风吹麦浪的豆豆 2021-06-25 10:38:51

中国文化的内核

《旱魃》是我阅读史上比较独特的一个作品,颠覆了我对台湾文学的认知。这是一本号称台湾文学,但骨子里还是中国文化,尤其是北方文化的根的作品! 作者朱西甯,49年到台湾的老作家,其文学起步是在大陆,而且是纯粹的中国文学的味道。这让我非常惊讶,他在台湾发表的这些作品,...  (展开)
行七 2019-11-17 22:29:49

孤独的牵连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朱西甯一定是一位坚信soulmate理论的人,他笔下茹毛饮血的土匪头子和卖艺的江湖女子能够“一见钟情”,对于铁脸来讲许是因为秋香和自己求而不得的女人长得一样,也可能是他们都在一眼之中读懂了灵魂的相似—— 敢是两个人都生的一样的苦命,便都透着点什么……事后想起一进大房...  (展开)
过敏桃桃 2019-08-02 09:26:26

文字造梦者

《旱魃》披着民间传奇的外衣,实则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由一场大旱写起,现实与女主人公的回溯交织,拼凑起了悍匪和卖艺女孩从相遇到相爱最后天人永隔的爱情。 朱西甯先生的语言让这个简单的故事变得迷人起来。他把人们惯常的表达悉数打碎揉皱,再重新组合,以幻梦一样的想象力...  (展开)
oopsyu 2019-05-08 22:33:39

维斯特洛与旱魃

初次接触到这本书,被腰封上莫言的推荐吸引:我庆幸现在才看到《旱魃》,否则我将失去写作《红高粱》的勇气。以为又是无良书商搞的噱头,但翻了几页之后,发现自己被吸引住了。这种充满泥土气息、乡村味道,甚至很多山东方言的写作风格,加上精妙的修辞描写给我一种久违的感觉...  (展开)
凝柠 2019-02-19 16:14:04

带着泥土的关西大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三星半。看之前,只知道两点信息1作者是台湾人2旱魃是种妖怪……于是我以为我会读一部白蛇传一般,缠绵软糯的传奇故事,没想到会立着一位带着泥土的关西大汉。 之后才了解到,作者原是山东人,后面跟着国民党才去了台湾,作品是弥漫着黄土气息的那种乡土文学。以为至少是白先勇...  (展开)
Lokina 2021-09-17 06:19:05

年近不惑迟到的开窍:原来,这就是文学!

说来惭愧,买这本书完全是冲着名家的盛赞去的。更为惭愧的是,开头读得艰涩,是抱着“为何会有此盛赞”的好奇才坚持读下去的。从线索支离凌乱、方言诘屈聱牙,到尝鼎一脔,渐入佳境,不禁手舞足蹈的记下我的读后感: ①慢热:这有点像冰封的盛宴,破冰前咂摸不到内里的滋味,但...  (展开)
顺顺 2019-09-08 15:30:20

吃人的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完这本书的时候,胸中突然有一股无名的怒火。原想大旱必然农人会做好准备,但正如秋香所说,地里的庄稼已经枯死了,大家却还忙着祈雨,不曾想到那些庄稼割回家喂家里的牲畜,想必几个月后,大家就会把自己的牲畜卖了,或者自己吃了。老先生说,农人不割庄稼是舍不得,可是,...  (展开)

订阅旱魃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