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国的鬼的书评 (50)

新星出版社 2023-06-05 11:45:00

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吗?

“子不语怪力乱神”,对于中国古代的智识阶层来说,鬼,包括由鬼引发的各种民间信仰,一直是个暧昧不明,最好敬而远之的存在;而对于许多现代学者来说,鬼更是不值得认真对待的主题。 所以,当我们打开一本中国通史类或者文化类的书,我们一般不会在上面读到有关“鬼”的内容;...  (展开)
新星出版社 2023-05-19 11:30:00

千人想读,这本书竟然想教会我们驱鬼!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听过一些经典款鬼故事:学校里凭空出现的第13节台阶、半夜自动演奏的钢琴或者在厕所里突然让你选“红馒头还是绿馒头”的恐怖女鬼……这些没头没尾的恐怖故事曾经让不少人在深夜辗转反侧,但就是搞不懂:为什么鬼会这么恐怖啊!害怕归害怕,人类的好奇心永不磨...  (展开)
新星出版社 2023-08-10 10:38:11

看完鬼片就应该读这本书!

四处静悄悄的夜晚 你独自一人在家“咚咚咚”,门外传来了敲门声,越来越急促 壮着胆子走到门前,缓缓拉开一条门缝 门外无人,一阵风吹过 一个阴森森的声音趴在你耳边—— “你,开门了” 让人每天都想一头扎进深潭的夏天,最好的纳凉方式当然是——细细品味惊悚纳凉好剧,在怦...  (展开)
换换 2023-06-22 00:31:55

鬼的起源

《早期中国的鬼》是一本探讨中国古代鬼神信仰的学术著作。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蒲慕州,他采用跨学科的方法,从宗教、历史、社会理论、心理认知等多角度,追溯了从远古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所存在的鬼观念;并将中国的鬼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美索不达米亚的鬼进行比...  (展开)
懒兔卷卷 2023-08-06 07:05:42

鬼也不过是某种存在——附部分文言文的翻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是非常严谨的社会历史类科研学术作品,只是刚好题材的“猎奇味”,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又是那种民间传说集之类。但是从第一章开始,就完全能感受到作者的专业性,是真的从纵向到横向全方位分析了古代中国的“鬼”的方方面面。 由于唐之前的文物太稀少而珍贵,普通人真的特别难...  (展开)
如是我雯 2023-06-12 22:52:17

虽殊途,岂异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早期中国的鬼》中著者蒲慕州先生说,他的目的并不是研究诸神或者鬼是否存在,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鬼的现象上,以此为切入点观察社会。毕竟对一种文化的全面认识,不仅含有对生者的观点,亦含有对死者的态度才是完整的逻辑。 -鬼的观念的产生 在中文语境中,“鬼”多带有负面...  (展开)
卧听南窗雨 2023-08-19 17:26:48

古代鬼观念演化史

“正是因为人们相信鬼真的存在,这种想法可能有助于缓解社会中的某些紧张局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知道鬼可以为某些不幸事件负责,并且人们有许多办法应对鬼的袭击。” 前天母亲和我聊天时,纠结七夕"七月半"中元节是否该回老家祭祖的事宜~ 对于我这种无神论者而言,鬼节当...  (展开)
刘cheechee 2023-07-02 01:00:24

没有人有绝对的信心宣称鬼不存在

追溯鬼现象之所以流行的根源,会发现其与人类生命的永恒谜题相关,那就是不可避免的死亡。 死之不可逃,而必须假设一个人死后会以某种形式继续存在,「鬼」之概念出现了。 如上,鬼与活人之紧密关联,却又阴阳两隔的这种神秘,几千年间让中国人趋之若鹜。 谈论鬼的书籍多如牛毛...  (展开)
丸子书阁 2024-01-01 00:02:27

鬼蜮探微:早期中国的鬼文化

生与死、鬼与神在任何国度的文化中都神秘莫测。而在中国,“鬼文化”更是历史悠久,甚至可追溯至远古时期。面对不可捉摸的自然界与不可控的疾病等侵害,人们缺乏科学的认识,也无能为力,因而便有了对现实世界以外存在着看不见、摸不着的,带来祸患的存在的想象,也便有了鬼的...  (展开)
南生 2023-07-12 00:48:57

做鬼也是老中人

对鬼神的话题一直比较感兴趣。豆瓣摸准了我的爱好方向精准推送了这本。 作者并不纠结于鬼是否存在这个话题。无论鬼存在与否,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这种现象早已成为了赫拉利所说的——想象中的现实。鬼早已经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 在中国,鬼不过是人性的另一面。各种各样的故...  (展开)
蓉大富 2023-12-29 16:53:50

如果没有鬼,世界就不完整

最早对鬼的认知是来自于王祖贤主演的《倩女幽魂》,电影里祖贤姐饰演的女鬼美出天际,风情万种还痴情专一,忘川河畔,鬼魂盈盈,几多情愫难舍,这样的女鬼难有人不爱! 所以看到《早期中国的鬼》这本书立马来了兴趣,就想了解一下我大中华文化里早期的鬼是怎样的。才发现这是一...  (展开)
某羊 2023-07-19 21:01:02

回溯幽冥,映照人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如今的中国人还真的相信世界上有“鬼”吗? ——对于这个问题颇为“薛定谔”的回答实则预示了一种当代中国人颇为灵活的信仰观;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解释,则是在经历过近代以来数次思想冲击后,现代中国人所厕身的一种特殊思想状态。 然而同样应当注意到的是,无论对于上述问题...  (展开)
fulinlei 2023-12-28 12:01:26

鬼从哪里来?鬼的形象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中国古代有一个鬼的世界。它虽然阴暗,却是中国过往的一部分。想要完整认识中国,洞察历史与人心,就不能不了解鬼。 - 这本《早期中国的鬼》带领我们进入幽都,了解人性的另一面,探察人们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不同生活情境中的恐惧和希望。 - 追溯鬼现象之所以流行的根源...  (展开)
马员外一家 2023-12-24 23:54:20

关于鬼!

在全世界范围类的各种文化中都是承认鬼的存在的,只不是它的体现或者说呈现方式是不同,根据不同的文化底色,就会有不同的定义。 中国关于鬼的的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有鬼的身影,在不同的阶层流传着不同的传说。 《早期中国的鬼》中国古代有一...  (展开)
来杯奶咖 2023-08-06 16:20:44

学术不足,科普有余

如果说是一部学术专著,那么本书的内容太浅了,如果说是一部科普读物,那么本书研究的角度也不够有趣。正如作者在文中说的一样,明清时期的鬼文化研究已经趋于饱和,所以他取巧式的着眼于六朝时代的鬼文化研究,以此进行查漏补缺式的研究。虽言六朝,但在文中又老是提及明清,...  (展开)
菠萝 2023-08-06 01:23:41

人按照自己的模样造出了魔鬼

我想,如果世上不存在魔鬼,那么是人创造了魔鬼,是人按照自己的模样造出了魔鬼。 ——《卡拉马佐夫兄弟》 一开始顾名思义,本以为这会是一本“什么是鬼”式的各种妖魔鬼怪的百科全书,介绍下各种名鬼出处或者是各种相关故事集,但没想到是本非常学术的历史文化专著,正如上面...  (展开)
Jargvci 2023-08-05 02:58:15

鬼与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与古代基督教、伊斯兰教世界相比,古代中国常被描述为一个缺乏宗教信仰的世俗社会,儒家“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的名言,也常被用来建构一个崇尚现世生活,避谈往生的人文世界。但是,不近鬼神的思想仅是中国思想之一端,古代中国实际是一个多“鬼”的世界。 在中国轴...  (展开)
思衣谷 2023-07-29 22:00:12

《早期中国的鬼》:古中国的那些鬼故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思衣谷 去年,笔者有幸读到了岩井宏实著作,鸟山石燕、葛饰北斋等绘图的《日本妖怪》,该著作强调了妖怪在人类精神上的存在,是可以促进人类的亲切感的,是可以治愈精神上的痛苦的,妖怪的存在意义就是给人类自己自省和照镜子的意义。这种日本妖怪也是能够促进人类情感交流的。...  (展开)
2023-07-23 20:07:15

作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鬼”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探讨中国古代的“鬼”文化自然是一项富有意思的研究。这一方面由于相关学术性研究的缺失,“但凡翻开现今任何一本关于中国文化的书,我们却几乎找不到任何关于鬼的记述(第215页)”,然而“鬼”之于我们理解中国文化却又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更源于人类在智趣上对未知世界的了...  (展开)
不过四随便记录 2023-06-17 15:21:07

【脑图记录】适合对“鬼从何来”这个话题感兴趣的人,这书是个学术角度的好切入和梳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个主题超过我预期的有趣,所以做了一个脑图梳理。 作者是蒲慕州,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跨中外、跨历史、跨文学、跨宗教的研究,关于鬼做了完整的梳理。 (书的容量也没法非常详尽,毕竟还是通俗读物) 正文分为总论、先哲、民众、鬼文学、道教、佛教、各国比较方面。 感...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50条)

订阅早期中国的鬼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