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的书评 (11)

庞二哥 2010-11-06 11:52:30

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评《北洋修约史》

《北洋修约史》是一个简称,它的全称是《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填补了国内的一项空白。“填补国内一项空白”这个词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度很流行,时常见诸报章电视的新闻中。中国是一个穷国——现在也是,所以在物质文化...  (展开)
风君 2012-08-01 16:13:34

重建多元的历史观

以往我们所受的历史教育,论及中国近代史一段,均以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遭受列强欺侮而沦为半殖民地为基调,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反帝反封建之“革命史观”,以国共两党先后在孙中山等“革命先烈”的领导下,领导中华民族打破枷锁,废除帝国主义的不平等条约,并赢得民族与国家独立...  (展开)
shumi2 2011-12-12 14:36:44

“人”在哪里?

不用说,本书是建立在可以相互比对的外交档案的资料基础上的,因此论述骨架很扎实;同时,在评论上也比较克制,尽量让史料自己说话,十分难得。但正因为严格依据外交档案,语言上难免缺乏鲜活性。如果没有耐心细读全书的,可以只看每个章节的结语部分,便足以串联起北洋修约的...  (展开)
小豹子 2021-07-15 22:45:18

弱国更需出色的外交才能维护权益

作者跳出革命史观及政治宣传的影响,利用档案材料将北洋至民国初期的外交史进行了详细梳理,对于中国外交官群体与西方、日本各国多方间的互动、博弈的分析尤其精彩。 如对于中俄有关不平等条约的修订,俄方口惠而实不至,不想归还相关领土及特权,而北京外交官则利用俄国动荡...  (展开)
刺幻者 2019-10-02 18:31:26

拒绝把历史“脸谱化”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让我们知道不能把历史人物脸谱化,本书(虽然水平比前者还是略差一些)则让我们知道对于历史政府也不要脸谱化,腐朽的清政府和堕落的北洋政府在外交上做的努力不该被抹灭。简单列几个有意思的点: 1、清末外交并非完全被动,而是国权意识萌发,...  (展开)
阿留申 2019-09-28 21:54:22

摘下面纱

虽说“读史使人明鉴”,但是一种史观正如一面镜子,再好的镜子也只能映照出一个维度的平面,一家之史绝不能还原史实,所以看的书多了才真正懂得“横看成岭侧成峰”一语。当然作者也说了,写这本书“绝不是为了翻案”。 两岸三地一直聚焦的都是革命史观,鄙夷军阀派系混争的北京...  (展开)
落潇 2010-10-20 19:17:24

留住弥足珍贵的历史

文/落潇 中国近代是一个弥漫战争硝烟的历史,中国近代是一个有着无数屈辱的历史,中国近代更是有着一个充满自豪的修约历史。读完《北洋修约史》,我感慨万千,正如作者所说,我是一个被近现代历史蒙蔽已久的新人,从小有着四有新人的愿望,也有着四个现代化的梦想,但充其量不...  (展开)
百里文甫 2010-11-26 08:45:46

史海沉沙 现一丝光明

一个孱弱的民族,做着无奈的反抗在那个时代,内外交困的北洋政府在历史的深处似乎闪着那一丝光明,修约算其一种吧。 作者是台湾学者,但作为国民党的延续地来做研究同样是需要客观的历史观才可以,大陆同样有很多研究的人,1986年的《近代史研究》登出习五一的《论废止中比不...  (展开)
想念新疆 2010-11-11 21:53:51

近代中国外交之屈辱抗争

曾经说过,我总是把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亲朋邻里的关系,把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幻看成是家长里短、吵嘴打架、争风吃醋,我也用这种办法教孩子学习历史、政治,目的是把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说实话,很见成效。所有的历史政治事件,把前因后果、事件背景搞清楚了就一点儿也不...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张志雄 2022-11-07 16:55:20

换个眼光看北洋军阀时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人们的印象中,北洋军阀时代武夫当国,民不聊生。 不过,晚近的研究发现,正因为北洋政府政局动荡,政府才得以避免像国民党与蒋介石那样流氓式掠夺民间社会,反倒迎来了中国工商业的黄金时代。 另外,北洋政府相对尊重外交人才,让后者能够走上一条与“废约”(革命外交)不...  (展开)

订阅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