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菜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读过 川菜
在不算遥远的过去,农村地区很多人还在使用两千多年来没什么变化的柴烧炉,炉膛里有余烬还在阴悄悄地燃烧,他们就会埋几个青椒进去,借余烬的热量让它们变软起皱。青椒取出来,掸去灰烬,带皮或不带皮,然后和大蒜、盐与生菜籽油一起擂成浓稠的烧椒酱,就成为极富川南地区特色的酱料之一,特别搭配蒸茄子(正如本菜谱中一样),也可以作为豆花的蘸料。现代厨房中,一些厨师对青椒的处理不是烤,而是煎,然后与食用油混合擂成酱。很多人(包括成都喻家厨房“大厨二人组”的戴双)都会把切得细细的皮蛋加进酱汁里,增添鲜香的风味。还有些人喜欢把烧椒和酱油、生姜、花椒粉、少许糖、醋和(或)红油混合在一起。
==========
四川人爱吃兔肉,要拜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所赐。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都还只有农民偶尔吃吃野兔肉,除此之外兔肉很少见。然而,到了5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贸易禁运,急需外汇的中央政府命令四川省发展兔肉产业,好出口兔毛皮和兔肉去苏联。兔业养殖逐渐繁荣起来,兔毛和上好的兔肉都用来做了出口,当地人手里就剩下兔头、兔腰和兔肚,于是他们把这些全都变成大家喜闻乐见的美味。兔肚的滑脆口感让人颇为享受,被称为“口口脆”;兔腰通常都弄成一串,放进火锅红汤里煮;兔头(四川方言称之为“兔脑壳”)则用卤水卤,成为深夜下酒的街头小吃。(吃兔头的过程很复杂,也很有趣,所以四川人将法式湿吻戏称为“啃兔脑壳”。)
57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