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剿”“抚”之变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读过 天朝的崩溃
在中国传统的政治历史中,“抚”就如同“剿”一样,是帝王们交并轮番使用的两种重要手段。一般地说来,可战而胜之时用“剿”;战而不能胜时则用“抚”。用“剿”时命将出兵,讨而伐之;用“抚”时往往换马,诿过于主管官员(实为替罪羊),另宣大皇帝新“恩”,以能循归常态。无论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是仅在清朝的历史上,“剿”与“抚”都有诸多的实例和经验,道光帝也知详用通。
==========
由此可见,道光帝此时主“抚”,全可从祖法祖制中找到根据,非为无来历,“抚”与“降”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别。巴麦尊要中国伏“降”,道光帝却要英国就“抚”,今人看来实属荒谬,然当时决定“抚”计和执行“抚”策的道光帝和琦善,却感到道顺理合。
==========
在专制社会中,独裁者原本可不用讲道理的。因为,所有的道理都在他一人手中。
81人阅读
闻夕felicity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四 林则徐的制敌方略
从今天通行的严格的意义上划分,九龙之战和穿鼻之战,使中英两国实际上已经进入了战争状态。 ...
-
一 初战
英军将投书行动一再受挫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清军不了解“休战白旗”的意义;此外,语言...
-
二 “剿”“抚”之变
-
三 伊里布与浙江停战
浙江停战是伊里布的“杰作”。他以“臣子”的身份,巧妙地改变了道光帝“圣旨”规定的任务。...
-
四 琦善与广东谈判
谈判中讨价还价本是一种战术,但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谈判者有权做出让步。而主持广东谈判的英...
> 查看全部3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