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艺术理论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读过 中世纪之美
尽管受到多方面的限制,我们依然有可能从中世纪美学中提取出关于高雅艺术的观点和构想。在这方面,《加洛林书》中有一些重要的段落,这部作品是为查理曼宫廷所写,一度被归于阿尔琴名下,但如今被追认为是奥尔良的提奥杜尔夫主教的作品。[245]它源于尼西亚公会议,这场于公元787年举行的公会议曾赞同使用圣像,因而反对圣像破坏。加洛林王朝的神学家赞同公会议的观点,但是他们表达赞同意见的方式见诸于对艺术和图像之本性的微妙观察中。他们称,崇拜圣像是愚蠢的,将圣像当作危险物毁坏同样愚蠢。图像有其自主领域,它以自身的方式成立。图像是opificia(制造出来的物体),是世俗艺术的物质产品,不应该有任何神秘意义的功能。没有超自然的力催生它;没有天使引导艺术家的双手。艺术既不是宗教的,也不是不信教的,它在信仰上是中性的。图像里没有什么奥秘可供崇拜或尊敬,因为它只是艺术家天赋的产物。“图像生于美,并部分地由艺术家的天赋塑造。”[246]图像的价值不在于再现圣人,而在于制作精良且使用相称的材料。以《圣母子像》为例,只有写在下方的作品名告诉我们它是一件宗教作品。它自身则只是再现了一个抱着孩子的女人,它也可能是维纳斯和埃涅阿斯,阿尔克墨涅和赫拉克勒斯,或安德洛玛刻和阿斯蒂阿纳克斯。我们完全可以设想这样两幅画像,其中一幅画的是圣母玛利亚,另一幅画的是异教女神,“两幅画中的形象、色彩和所用材料都相同,只有题目不同” 引自 第九章 艺术理论
51人阅读
闻夕felicity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五章 象征与寓言
我们也可以将中世纪对神话和象征的偏爱视作一种波爱修斯式的逃避现实,只是它并不是发生在理...
-
第六章 审美感知
传统将这一问题与艺术家菲迪亚斯相联系。当在近处观看时,其雕塑作品《雅典娜像》的下半部似...
-
第九章 艺术理论
-
第十章 灵感与艺术的地位
担任泥金手抄本画师的总是僧侣,石匠师傅总是与工会捆绑在一起,但是新一代的诗人却成为宫廷...
-
第十一章 结语
我们不应当忘记,即使在美学理论领域,中世纪依然是连接古典时代和文艺复兴的中间阶段。这一...
> 查看全部8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