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在《创新者的窘境》中,克里斯坦森系统性地研究了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他有三个发现。 第一,延续性技术与破坏性技术之间存在重大战略差异。 破坏性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技术创新,其技术产品是从未有过的、完全新兴的事物。而对于大公司而言,这一技术在一开始往往针对的是一个无法被检测的新兴小市场,它不能满足大企业的增长需求,这对大公司的决策构成了致命的挑战。 第二,技术进步的步伐可能会且经常会超出市场的实际需求,这就导致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可能会错失潜在的新技术市场。 与一般的观察不同,克里斯坦森发现,在诞生初期,破坏性技术产品的性能要低于主流市场的成熟产品,但其某些新特性会使得这种产品受到非主流消费者的喜爱,最终彻底改变市场的价值主张。 第三,拥有一整套管理模式的成熟企业为了融资,更在乎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资本回报率是否能吸引投资者,上市企业尤其如此。 克里斯坦森认为,成熟市场与大公司对破坏性技术有天然的排斥心理。即便管理者拥有一个大胆的设想,希望带领企业朝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展开冒险,但是,绩效主义者和严格高效的流程管理,也会在企业内部阻挠这种改变的发生。 引自 导言
74人阅读
凝子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导言
-
第2章 价值网和创新推动力
在评估导致优秀企业失败的原因时,有时需要区别要求截然不同的技术能力的创新——所谓的破坏...
-
价值网络
价值网络:即一种大环境,企业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确定客户的需求,并对此采取应对措施,解决...
> 查看全部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