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合圣容像变》
总结一下这幅壁画中的所有“番合圣容像”,我们发现共有十四身佛像具有此像的标准图像志特征。虽然它们的图像相同,其宗教含义则各有差异,从而组成一个“意义的网络”(semiotic network)。以上分析显示它们表现了四种不同主体,同时也指示出它们之间的连续性。这四种主体是:(1)作为灵鹫山主人的“真实”佛陀,(2)陪伴佛陀、巡游天上的圣容像,(3)天上圣容像在人间演化出的番合圣容像,以及(4)由此瑞像复制而来的绘画和雕塑。这十四身佛像所共同构成的是有关瑞像的一个理念系统一一从瑞像的概念到物化,从它的宗教学根源到尘世间无休止的复制。这个系统的基本观念是“表现”而非“再现”:当一身瑞像被认为是天上形象的自我显现时,人间画匠和雕塑师的作用只能是复制者,而他们的任务是复制一个不可能被复制的对象。 引自 《番合圣容像变》
85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