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身体”
单义性:在德勒兹《斯宾诺莎与表现问题》中见过这个词。单义性似指,同一概念用于不同对象时含义相同。本来是神学用语,与单义性相对,阿奎那主张实体用于神用于人时含义不同,就是异义性。司各特等人则是单义性的代表。单义性延伸到十七世纪的科学理念:科学原理适用于任何地方。单义性与科学理念中的世界的同质性,相伴随。
当代观念的变化:强调地方性,“附近”,反启蒙,反唯科学主义到反科学的程度。这些可以理解为异义性的复归。甚至物理学中都出现了,为了绕开暗物质解释星系旋转速度现象,将牛顿第二定律修正为局域性的猜想。
另外,本书第一章提到了中世纪晚期学科研究规范,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方法原则,不能移用,否则就是范畴错误。而在十七世纪科学研究中,数学方法用在物理学,物理学方法用在“社会学”,学者倾向于通用方法。这也是单义性取代异义性的表现。
欧克肖特:不同经验领域的范畴错误。单义性、异义性之争是恒在的。
6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