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母亲与女儿的厌女症
这种母亲其实是在对女儿宣告: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对你放手。这等于是说,你的人生属于我,作为我的分身,实现我的梦想蓝图才是你的职责。信田佐代子有本书题为《以爱的名义的支配》(1998),母亲的行为,完全如那书名所示。女儿当然会对母亲的期待感到压抑。母亲一方将“爱”“自我牺牲”强加于人,性质恶劣。 引自 第九章 母亲与女儿的厌女症 同时,对于母亲来说,女儿仅仅实现“自己获取的价值”是不够的。如果女儿没有得到“他人(男人)给予的价值”,母亲的野心就没有实现。母亲之所以为母亲,是因为她实现了被男人选上的价值(即使并不满足)。如果女儿没有实现这一种价值,不管她多么能干有为,母亲也可以一生都不把她当作一个成人来看待。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母亲不把女儿当作成人,同时也是确认女儿还停留在自己的领地里。对于没有当上母亲的女儿,即没有像自己那样背负为母之辛劳的女儿,母亲决不会承认她是一个真正的成人。 引自 第九章 母亲与女儿的厌女症 读者是否会松一口气:终于赶上了母亲还活着。不,人生不是总能“赶上”的。当母亲不再做母亲了,女儿才终于从女儿的角色中解放出来。 我自己与母亲的和解,没有赶上母亲去世之前。在我原谅母亲、被母亲原谅之前,她已经走了。时机已经错过了吗?可是,死者也会成长。女儿的母亲存在于女儿的身体之中。在与她的反复的对话中,我体内的母亲在慢慢发生变化。 引自 第九章 母亲与女儿的厌女症 无论是回应母亲的期待,还是背叛母亲的期待,只要母亲还活着,女儿就不可能逃离母亲的束缚。无论女儿是顺从还是叛逆,母亲都想一直支配着女儿的人生,哪怕在自己死后。女儿对母亲的怨恨,表现为自责和自我厌恶。女儿无法喜欢不能爱上母亲的自己,因为母亲和女儿互为分身。对于女儿来说,厌女症常是对带有母亲影子的自己的厌恶。 引自 第九章 母亲与女儿的厌女症
135人阅读
岂能无怪哉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七章 春宫画的厌女症
与自由民少年的“上等”之爱相比,“下等”的则是与奴隶少年的爱,价值最低的是与女人的异性...
-
第八章 近代的厌女症
弗洛伊德记述了“儿子如何成为父亲、女儿如何成为母亲”的成长故事。在父权制度之下,这个问...
-
第九章 母亲与女儿的厌女症
-
第十四章 女人的厌女症/厌女症的女人
在作家的视线背后,是一种自谑或批评意识吗?我很怀疑。看她描写女主人公的毁灭时毫不留情的...
-
第十五章 权力的色情化
当今的皇太子在娶雅子为妻的时候,媒体报道,他说过这么一句话:“我将竭尽一生全力保护你。...
> 查看全部1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