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印象1》·庙的回忆
我跑回到奶奶身旁,出于本能我知道了那是另一种地方,或是通向着另一种地方;比如说树林中穿流的雾霭,全是游魂。奶奶听得入神,摇撼她她也不觉,她正从那音乐和诵唱中回想生命,眺望那另一种地方吧。 我的年龄无可回想,我以眺望,另一种地方对一个初来的生命是严重的威胁。我钻进奶奶的怀里不敢看,不敢听也不敢想,唯觉幽冥之气弥漫,月光也似冷暗了。这个孩子生而怯懦,禀性愚顽,想必正是他要来这人间的缘由。 引自第127页 再后来,庙堂也拆了,庙墙也拆了,盖起了一座轰轰烈烈的大厂房。那条胡同也改了名字,以后出生的人会以为那儿从来就没有过庙。 引自第130页 早晨,上班去的人们骑着车,车后架上夹着饭盒,一路吹着口哨,按响车铃,单那姿态就令人羡慕。 引自第132页 下午三点,必有一群幼儿园的孩子出现,一个牵定一个的衣襟,咿咿呀呀地唱着,以为不经意走进的这个人间将会多么美好,鲜艳的衣裳彩虹一样地闪烁,再彩虹一样地消失。 引自第132页 母亲陪我一起去劳动局申请。我记得那地方廊回路转的,庭院深深,大约曾经也是一座庙。什么申请呀简直就像去赔礼道歉,一进门母亲先就满脸堆笑,战战兢兢……我那时年轻气盛,没那么多好听的话献给他们。 引自第133页 大家愣愣地朝北边望。侧耳听时,也没什么特殊的生硬传来。这时我才忽然想到,庙,已经消失了这么多年了。消失了,或者封闭了,连同那可以眺望的另一种地方。 在我的印象里,就是从那一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 引自第134页 丑弱的人和圆满的神之间,是信者永远的路。这样,我听见,那犹豫的音乐是提醒着一件事: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这大约就是佛之慈悲的那一个“悲”字吧。慈呢,便是在这一条无尽无休的路上行走,所要有的持念。 引自第135页 庙,消失多年,回来时已经是一个极为现实的地方了,再没有什么犹豫。 引自第136页
81人阅读
特立独行的猪🐷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记忆与印象1》·一个人形空白
小时候我偶尔听见他,听见“姥爷”这个词,觉得这个词后面相应地应该有一个人。“他在哪儿?...
-
《记忆与印象1》·老家
历史因此令人怀疑。循着不同的情感,历史原来并不确定。 一路上我想,那么文学所求的真实是什...
-
《记忆与印象1》·庙的回忆
-
《记忆与印象2》·八子
那个矮小枯瘦的K,当时才只有十一二岁!他如今在哪儿?这个我童年的惧怕,这个我一生的迷惑,...
-
《记忆与印象2》·看电影
散场时母亲见我还睁着眼,抱起我,竟有骄傲的表情流露。回到家,她跟奶奶说:“这孩子会看电...
> 查看全部30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