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五 章 起诉郊区129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读过 金门
罗伯特·麦基:那些不在这儿生活的人,让我告诉你们,住在拉斐特的人是佼佼者。到达这里需要付出很多努力,而留在这里则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你可能觉得这里有点太贵了。美国这么大,你可以搬家。你不必留在这里。 利奥拉·坦华科:嗨,我是利奥拉·坦华科,我是负担不起住在这里的成本所以活该直接永远离开的年轻人之一。 阿曼德·多马列夫斯基:我今晚来到这里,本来希望就成本和收益进行合理的对话。我希望谈论到底是保留社区特色还是建造可负担住房单元的话题。但事与愿违,我听到的却是这个——我听说我是一个“低端人口”。我听说所有因为想住在这个社区、因为想拥有负担得起的住房而花了两个小时来这里的人,他们都是“低端人口”,他们都是一种成本和一种负担。没有任何人是“低端人口”。人人都是有益之人。让我们来谈谈人口增加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不是简单地把他们当作成本。 引自 第 五 章 起诉郊区129 美国郊区呈现出两种类型的扩张。第一种扩张由高速公路、相同设计批量修建的独立屋以及单向交通所引导,这是不断扩大的汽车景观的特征。第二种扩张较少被人们看到也较少被谈论,即政府的同步扩张,拉斐特正是因此而创建的。要了解拉斐特如何成为一座城市以及为何成为一座城市很重要,你首先得把城市作为一个特权阶级来理解。美国宪法论及联邦政府以及各州。县比州低一级,是州政府的分支机构。市则比前三个更难以定义。从法律上讲,它们都是你可以称为独立治理区的区域——在地理上有明确界定的小地区。对于这些地区,其所在州明令允许市政府制定并通过适用于其管辖区域的法律,管理城市的人称之为“地方管控”。而当他们获知这种控制只能在所在州允许的范围内时,总是不免错愕。 在20世纪上半叶,作为城市的特权通常仅为大中型地区所保留。它们并非全然是纽约或芝加哥这样的大城市,但也并不是一堆像拉斐特这样的小城市。那个时候的郊区一般都在非建制县的土地之上,当规模大到开始设想自行组建城市的时候,往往会被更大的城市吞并。这种情况从1950年代开始发生变化。因为战后郊区的繁荣以及与之相关的种族和经济排斥的冲动,当时人们创建了一系列新的地块。这些地块上的人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法律——尤其是与他们自己的土地使用相关的法规,而他们需要将其合并为城市来达到这一目的。 这造成了一个难题。成为一个可以通过法律并提供服务的城市这种特权,是与为政府功能买单的实际能力相互绑定的,达不到一定规模的话难以做到。如果一个社区要承担创建自己的警力、消防部门和建筑规范的费用,那它要么足够富有,可以为上述种种出资,要么足够大,可以将成本分摊到宽广的区域。可是战后郊区罕于达到上述两种条件。战后郊区居民基本是中产阶级且人数少,居民对缴纳高额房产税的前景反应激烈。1950年代和1960年代的住房开发项目都渴望掌握自己的命运,但缺乏支付能力。接下来,莱克伍德(Lakewood)出场了。 引自 第 五 章 起诉郊区129 就其设计而言,城市史会把加州的莱克伍德视为洛杉矶版的长岛莱维特小镇。莱克伍德是一个拥有17500家住户的大型住房开发项目,位于洛杉矶县的南端,紧邻长滩市。它在同类项目中排名第二,可谓郊区中的“汉堡王”。但莱克伍德至少在一个方面是独一无二的:与未合并成市的莱维特小镇不同,它已经成了一座成熟的城市。莱克伍德通过防御性合并规避来自长滩市的吞并威胁。其独特之处在于,莱克伍德并没有以正常方式成为一座城市,即通过收缴大量税款并用这笔钱雇用警察、消防员和街道清扫工来实现,莱克伍德市的创立者提出了一项方案,向县政府和私人承包商支付费用,由他们经营除少数城市服务之外的所有服务。它可谓美国第一座“合约城市”。 莱克伍德的方案释放了一种市政技术,通过将成本分摊到整个县来降低取得地方管控所需跨越的财政障碍。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合约政府以及出台的鼓励合并的其他政策,例如允许城市出台自己的销售税以及控制政府收款的法律,使洛杉矶县的大都市区分解成数十个郊区片区。莱克伍德于1954年成为城市。就洛杉矶县而言,1956年有4座新城市;1960年有26座新城市;到了1970年,共有32座新城市,有70万居民。 合并的推动者们将新城市的激增视为消费者选择的一场革命。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家查尔斯·蒂布特(CharlesTiebout)领导的一群地方政府理论家们开始推出一种观点,即美国都会区正在变得如同超市货架一般。有些家庭想要一个有很多公园的城市。还有一些家庭想要一个有着擅长数学的高中的地方。有些人不想要多余的装饰,想要的是低税收。一个拥有许多独立城市的地区,会成为一个拥有众多快乐满意的居民的地区。人们只需要搬到他们比较喜欢的地方居住,而不必抱怨他们的政府。 这至少算是一种观点。随着大都市区被分裂为数十个主要以“欢迎来到 ”为标志来相互区分的新城市,中产阶级以及可以选择搬到任何想去的地方的富裕的白人们发现,规模较小、服务密集度较低的城市以更低的价格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政府。但能达成这一目的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城市通过地块规划将贫困人口排除在外,这样实际上是避开了承担昂贵的社会服务费用。一座着眼于降低运营成本的城市,必定是一座尽其所能吸引可产生最多税收的人事物的城市,同时也是把那些可能需要可负担住房或经济援助的人拒之门外的城市。 引自 第 五 章 起诉郊区129
49人阅读
闻夕felicity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 二 章 把无法组织在一起的组织起来027
技术进步会呈现一条弧线,这条弧线是这样的:一群人开始鼓捣一项新发明,该发明目前需要投入...
-
第 四 章 压制计划089
关于美国是一个“产权社会”的说法有很多神话,而对于维持这些神话,有一种政治是其重要组成...
-
第 五 章 起诉郊区129
-
第 六 章 第二个住房一揽子法案159
我们想要拥有安全、美观、适宜的居住区,以及所有其他的东西,我们却也受限于许许多多的规则...
-
第 七 章 老办法193
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当廉价住房充裕时,城市是倦怠者的避难所。一个人可以是缺乏技能且有...
> 查看全部11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