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页 第一卷
- 章节名:第一卷
- 页码:第31页
本卷1、2节探讨经验和理性的关系,引出哲学研究的本质:1、经验具特殊性,技术具普遍性。包洛斯说"经验造就技术,无经验诉诸偶然",表明人类的认知是特殊到普遍的归纳法过程;2、经验在实际生活中更易成功,理性更接近智慧,但建立在生产力得到解放的基础上;3、知与不知区别在可否传授。经验不可传授,技术可传授。追求智慧就需追求本原的东西。 第3节提出四因说:1、形式因。所以是的是(to ti en einai),也就是最本原的存在。相当于巴门尼德所探讨的一;2、质料因。事物的构成元素或载体;3、动力因。事物运动的原因。所以不可避免的最终会讨论到第一因;4、目的因。这是亚里士多德学说中的独特的部分,亚里士多德从物理分析扩展到哲学思考,认为万物的运动都有个最终目的。 尔后亚里士多德并阐述了当时不同学派的一些观点,证明光有存在本身以及质料因无法解释这个世界。比如一元论只解释了具体事物的质料,却无法解释无形事物如“运动”的原因;又比如多元论主张某几个元素是一切物质的质料,这样就无法解释这些元素之间为何能互相转化;再比如毕达哥拉斯派无法解释运动和其他可感的事物。总之,必须考虑变化和运动,所以动力因和目的因不可或缺。 这里顺便展开一下本节中提到的几个学派: 1、米利都学派:创始人泰勒斯,认为质料为水。以理性主义的思考方式开启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泰勒斯的徒孙阿那克西美尼,认为质料为气。其思想涉及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2、爱利亚学派:巴门尼德,本质上属于一元论者,观点论证方式为形而上。相对其它米利都学者观点略倾向神秘主义,但受毕达哥拉斯学派影响,注重逻辑上的形而上论证。 3、伊奥尼亚学派:赫拉克利特认为质料是火的观点颇有神秘主义色彩,但其思想根本是朴素唯物论,尤其那句经典的"人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他是独立哲学家,出生于伊奥尼亚,但哲学观点与米利都学派大致相同;阿那克萨戈拉:师从孙阿那克西美尼,十分注重科学观点,在四根说基础上发展出原子论。同那个时代大多哲学家一样,其观点符合外因论。 4、恩培多克勒是位非常的智者,他的许多观点与现代科学事实都不谋而合,并且他认为质料是水火气土四元素,抛弃了一元论。 可以看出古希腊的哲学观是理性主义至上和本体论思想。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