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页
- 页码:第166页
明朝的士风,在宣德以前,醇谨自守。宣宗开讲学之风,于是而有世称“薛夫子”的薛瑄,为上接两宋、下开阳明的一代儒宗。士风之坏,坏于成化后期,不痛不痒、不冷不热、不咸不淡的政局,正人去位,奸佞塞路,读书人建言则不听、求用则不可,士风就会流于夸诞尖刻。当时吴中的狂士,恶礼法,纵酒,不事生产,如祝枝山、唐寅、张灵之流,就是在此时代背景下,有激而然。士风到此地步,离乱世已经不远,而矫正之道,只有当政者返求于己,任贤远佞,扫开乌烟瘴气,现出清明气象,让夸诞尖刻之辈,不忍作何苛责;即作苛责,亦不能令人发出共鸣作用,则自然销声匿迹。 引自第166页
72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