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页 导论
- 章节名:导论
- 页码:第12页
类似的自由使忠臣能够掌握自己的庇护网络,在官员选拔过程中,他们通过参加复社活动进入广阔的文学社团联盟,与其他州县的世家大族联姻,几乎不必承担对本族和其他乡望的责任。另一方面,与当地社区无甚往来的人也更加依靠官员的特权以求庇护,在需要乡望帮助时,他们会急迫地表明自己对县官的价值。要实现政治目标,如果有能力依靠行政系统,那就不必要依靠乡族。 最后,忠臣作为乡绅,势必在地方领导权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能够缓解或在必要时防止内部利益对立的团体起冲突,并能够在管理上寻找解决办法,以免这些利益妨碍他们自己的利益。忠臣的这种角色在1645年很成功,总体上却给抵抗运动的结果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他们的复明尝试又通过原先的复社同仁与更广泛的士人组织相连。缓解地方冲突与联系士人组织的模式是相似的,也刻画出降清者的成功,降清者在忠臣卸去领袖角色后成为接班人,侵吞了他们的劳动成果。 如此一来,接下来不仅仅是有关暴行的故事。努力阻止暴行并最终失败的人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嘉定社会和历史的窗口。本书前八章描述了侯峒曾、黄淳耀等忠臣经历的一系列背景,包括从科举政治到地方社会网络,从道德和文学论争到个人处境。如果没有这些人,抵抗和大屠杀也许不会发生。了解完这些历程,在之后的两章,随着抵抗故事的展开,我们需要权衡忠臣的行为。在忠臣的认知世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矛盾的复杂性。在最后一章,我们希望能够感悟到他们的矛盾带来的延续性,这也是他们的遗产。 引自 导论
52人阅读
哈雷希撒一世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2页 序言
我的观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任何行动范围内,起决定作用的都不是一套单独的规则。相反,...
-
第12页 导论
-
第22页 第一章:政治过程:明末动员起来的士人
最后,在17世纪20年代,经过一系列包括清洗和反清洗的紧张冲突,东林党的一群支持者组成复社...
-
第28页 第一章 政治过程:明末动员起来的士人
出版应试小册子对明代的文学社会有两种影响:其一,该社团的才华将知名于世,引起政治庇护人...
> 查看全部1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