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页
好了日inutile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读过 行为的结构
- 页码:第195页
行为因此是由各种关系构成的,也就是说,就如同所有其他对象一样,它是被思考之物,而非自在之物。……行为不是一个事物,但它更不是一个观念,它并不是某一纯粹意识的外壳。(P195) 物理学所从事的数量关系通常只不过是一些特定的分布过程的公式:在一个肥皂泡中就如同在一个机体中一样,发生在每一点上的一切决定于发生在所有其他点上的一切。而这就是秩序的定义。……每一局部效应都依赖于它在整体中实现的功能,依赖于它相对系统所趋向于实现的结构而言的价值和意义。(p200) 如果一个固体出现在我面前,而且我在我的行为中把它看作一个固体,这是因为它借以把自己与邻近物体区别开来的物理“形式”,通过作用于我的视网膜的光线活动的中介,在我的神经系统中产生了一种相同类型的生理结构。(p204) 根据那些最简单的图式,认识仍然被定义为对事物的一种模仿,意识仍然是存在的一部分。(p205) 考夫卡按照唯物主义传统,把意识定义为“自然界中的某些事件所拥有的自我显示”的属性,好像意识总是把伴随着它的生理过程作为其对象一样。(p206) 我们实际上应该把物质、生命、精神理解为意义的三种秩序。(p207) 形式是一种“整体的”个体。(p208) 知觉材料的感性内容无疑不再具有自在的真实事物的价值;但尽管如此,被知觉到的那些规定性的基底、载体却相当于通过精神方式用物理学谓词来规定的东西。(胡塞尔:《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72-72页) 我们不能用实在的字眼而只能用认识的字眼来定义形式,不是把它定义为物理世界的一个事物,而是定义为一个被知觉的整体。(p217) 知觉空间不是一个欧几里得式的几何空间,被感知对象在改变其场所时也改变了属性。(p218) 从事实而且从原则上说,规律是认识的一种工具,而结构则是意识的一种对象。只是为了思考被知觉世界,它们才有其意义。(p219) 一个人的面部表情、笔迹、思想、声音、身势都呈现出某些内在的相似,这说明了那些配接实验成功的原因----被试者在实验中应当指认出与一个声音相应侧面,与某一面部表情相应的笔迹。(p236) 任何生命活动都具有一种意义,它们在科学本身中不能被定义为某些彼此外在的过程的总和,而应被定义为某些理想的统一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展开。于克斯屈尔说:“每一机体都是一曲自我颂扬的旋律。”(p239) 习惯最终不过是“某一精神活动的固化的残余”,活跃的身势不过是各种思想的某一“主动的伴随物”,而意识的各种实践意向被还原为对各种“初始动作”的意识。(p244) 引自第195页
122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