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页
- 页码:第108页
评点本之所以成为明清小说文本演变的重要表现形态之一,以下几点尤其值得注意。其一,在同一部小说的不同版本中,有时某些批点文字与情节文字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有的批点文字可以多种形式转化为正文,这恰为我们清晰地勾勒出小说文本形态变迁的轨迹。其二,中国古典小说融评、改于一体的评点特色,使评点者在事实上成为小说的“第二作者”,他们与作者一起左右着小说文本形态的生成与演变。其三,作为“副文本”的一些小说评点形态如眉批、夹批、旁批、圈点乃至序跋、读法等几乎都寄生或附着于小说情节文字,缺乏独立文本价值,这也表明评点文字确是小说文本不可分割的有机成分。其四,明清小说家自作自评的现象也比较常见,这使得小说家往往又兼具评点家身份,自然同出于作者之手的评点文字与小说情节文字共同组成了小说文本。其五,书坊主自评或聘请他人评点小说甚至伪托文化名人评点小说,这虽是借以招保读者的促销策略,但却从一个侧面表明在读者心目中评点文字已成为小说文本的组成要素。概言之,评点者、作者、书坊主乃至读者等共同促成了明清小说评点本的盛行。
4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