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阿拉伯传统文学的演变
(2)“舒欧比”思潮与诗歌创作 波斯籍诗人阿布·努瓦斯(762—813)以咏酒诗成就最高。“迷妄之路我自选,舍尽才华奔异端。我行我素好逍遥,享乐放荡乐无涯。乐及时,胜过盼来世望眼欲穿;尽欢笑,强似卜幽冥等得心焦。未曾见人死后报,天堂地狱进哪边。”诗人还声言:“宿命,反宿命,谁也说不清。死亡和坟墓,才是真实情。”在阿拉伯文学史上,阿布·努瓦斯被誉为“诗歌革新派的代表人物”。 苦行诗人阿布·阿塔希亚(748—825)诗云:“生者终死,建者终废。尔等众人,皆将不存。生由泥土,死化为尘。既然如此,为谁建尊?死神公断,不疏不亲。生死有命,一视同仁。”阿布·阿塔希亚赋予他的诗歌以发人深省的哲理,从而把传统的苦行诗推向前进。 (3)散文巨匠贾希兹(775—868) 贾希兹最具文学意味的作品是《吝啬人》,书中对吝啬人的心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凡悭吝者必竭力加以掩饰,但对他人的小气却是格外敏感。贾希兹对吝啬者的讥讽很有分寸,特别注意划清悭吝与节俭的界限,视勤俭持家为高尚的美德,这正显示出讽刺作家的高明之处。 引自 4.阿拉伯传统文学的演变
105人阅读
天徒想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2.《古兰经》——伊斯兰文学的奠基石
《古兰经》有关历代先知的故事与《圣经》大体相似,区别在于前者言简意赅,以“鉴戒”为目的...
-
3.阿拉伯传统文学的发展
(1)倭马亚王朝“诗坛三杰” 艾赫塔勒(640—710)从维护本部族利益出发,他投靠哈里发宫廷,为...
-
4.阿拉伯传统文学的演变
-
1.概述
7世纪中叶阿拉伯人入主波斯,灭萨珊王朝(226—651)。推行民族歧视政策的倭马亚王朝统治不足百...
-
2.鲁达基——“波斯语诗歌之父”
鲁达基(850—941),萨曼王朝宫廷诗人。晚年,鲁达基因涉嫌参与政治活动被挖掉双眼,逐出宫廷...
> 查看全部20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