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木真与不儿罕合勒敦山
表面上看,宋朝一片繁华,实则暗藏危机。宋有一半以上的人是佃农,他们还得把一半收成作为租金交给地主。自然资源的减少和人口的増长,将实验性商业变为节约劳动力的装置:劳动力愈发廉价,材料成本却不断飙升。农场规模缩减、耕地过度使用、人口急速上涨,带来了税收和个人收入的下降。南部与西南部的边境地区已达饱和。宋明理学的哲学家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几乎到了沾沾自喜的地步),但他们对社会的分析不够深入。上百万的百姓在淮河流域的盐沼中做奴隶
比方汉化的女真族和其占领的区域横跨了鄂尔多斯及戈壁,其中住着蒙古部落。一些蒙古族人,把不儿罕合勒敦山(历史记载中的一座山,可能位于肯特山的某个区域,在乌兰巴托东北方160公里处)、在斡难河(阿穆尔河支流)附近与贝加尔湖的东南偏南区域,和他们传说中的祖先“苍狼”与“白鹿”联系在一起。约在八五年,一个名叫铁木真的十八岁少年被篾儿乞部的骑兵追杀,逃到这座山坳里。接连好几天,篾儿乞部穿过柳树丛越过茂密的山林与沼泽追赶铁木真。不过,他们一路只能找着铁木真的马留下的蹄印,却总追不上他。最后,篾儿乞部的人只好下山掳走村中的一些女人,便离开了。《蒙古秘史》描述铁木真下山时说道:
虽然我生命微弱如虱,我逃到了不儿罕合勒敦山。
这山救了我的命,救了我的马。
我骑马行过野鹿踏出的小径,用杞柳编茅舍,
登上了合勃敦山。
我虽仓皇而逃,命微如虫蚁
不儿罕合軌敦山庇护了我。
我日日清晨对山祈祷,奉献牲祭拜你。
话毕,铁木真用手捶胸,对着太阳跪拜了九次,向空
中挥洒马奶。他再次祷告。
一《蒙古秘史》第一百零三节①
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铁木真跟着被族人抛弃的母亲与兄弟生活了多年。平日,他们设陷阱捕松鼠和旱獭,捉鸭,钓鱼,以此为生。而后,铁木真被推选为蒙古乞颜部可汗。一二O六年,在一次忽里勒台(意“聚会”)上,铁木真被冠以“成吉思汗”的尊号。自那以后,成吉思汗对通古斯人所在地发起了首次进攻。历经多次战役,获胜无数后,一位李姓佛僧前往哈拉和林拜访成吉思汗。据传,成吉思汗说:
老天亦不喜欢中国毫无节制的奢靡生活。我留在北方的荒野地区,回归简朴的生活,寻求节制,不奢靡。至于我所穿的衣服和我吃的饭菜,我穿牧马人穿的破烂衣衫,吃马夫吃的食物。我把士兵当作我的兄弟。
成吉思汗并没有完全过着简单的生活,但他行事果断,非常强硬。他也是一位伟大的军事战略家。在成吉思汗之前也有不少骁勇善战的蒙古游牧战将,他们在与中国、突厥、波斯的征战中贏得过很多次胜利,却没有一个人在身后留下一个帝国开创行政管理体制。这部分是因为他十分关注战俘中的工程师和建筑师,是他们教会了他如何围城、如何破墙。
源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唐末變法与市井生活
安史之乱后,唐朝步人第二时期。届时,税基由人均税变成直接土地税。这项改革意味着那些长期...
-
唐诗的日落与宋诗的雨
小城吉川在简单分析宋诗中的自然景象后发现,“日落”是唐诗中常用的意象,具有强烈的悲伤色...
-
铁木真与不儿罕合勒敦山
-
狼毫:论中国山水画
前现代中国高度文明社会中的精英,儒雅,好学,练达,世俗,有艺术气质,极度自信。皇权政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