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然对《精神家园》的笔记(1)

精神家园
  • 书名: 精神家园
  • 作者: 周国平
  • 副标题: 精神家园
  • 页数: 187
  •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出版年: 2012-6
  • 第1页 《精神家园》笔记

    【精神生活】 【灵魂】P6 古往今来,以那些最优秀的分子为代表,在人类中始终存在着一种精神性的渴望和追求。 与那些世界征服者相比,精神探索者们是一些更大的冒险家,因为他们想得到的是比世界更宝贵更持久的东西。 人的灵魂渴望向上,就像游子渴望回到故乡一样。灵魂的故乡在非常遥远的地方,只要生命不止,它就永远在思念,在渴望,永远走在回乡的途中。 智力可以来自祖先的遗传,知识可以来自前人的积累。但是,有一种灵悟,其来源与祖先和 前人皆无关,我只能说,它直接来自神,来自世界至深的根和核心。 我始终相信,人的灵魂生活比外在的肉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更为本质,每个人的人生质量首先取决于他的灵魂生活的质量。 人不只有一个肉身生命, 更有一个超越于肉身的内在生命,它被恰当地称作灵魂。外在生命来自自然,内在生命应该有更高的来源,不妨称之为神。二者的辩证关系是,只有外在生命状态单纯之时, 内在生命才会向你开启, 你活得越简单, 你离神就越近。 在一定意义上, 人生觉悟就在于透过社会堆积物去发现你的自然生命, 又透过肉身生命去发现你的内在的生命,灵魂一旦敞亮,你的全部人生就有了明灯和方向。 我们身上的任何一个器官,当它未被欲望、冲突、病痛折磨时,我们是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的。灵魂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善与恶、理性与本能、天堂与地狱的角斗和交替,灵魂会是一个什么东西呢? 意义不在事物中,而在人与事物的关系之中,这种关系把单个的事物组成了一个对人有意义的整体。意义把人融入一个神奇的网络,使他比他自己更宽阔。 即使两人相爱,他们的灵魂也无法同行。世间最动人的爱仅是一颗独行的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的灵魂之间的最深切的呼唤和应答。 灵魂的行走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寻找上帝。灵魂之所以只能独行,是因为每一个人只有自己寻找,才能找到他的上帝。 【追求】P10 一个人的灵魂不安于有生有灭的肉身生活的限制,寻求超越的途径,不管他的寻求有无结果,寻求本身已经使他和肉身生活保持了一个距离。这个距离便是他的自由,他的收获。 一个人唯有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灵魂去追求,在对世界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态度上自己做主,才是真正做了自己的主人。 每个追求者都渴望成功,然而,还有比成功更宝贵的东西,这就是追求本身。我宁愿做一个未必成功的追求者,而不愿是一个不再追求的成功者。如果说成功是青春的一个梦,那么,追求即是青春本身,是一个人心灵年轻的最好证明。谁追求不止,谁就青春常在。一个人青春是在他不再追求的那一天结束的。 一切简单而伟大的精神都是相通的,在那道路的尽头,它们殊途而同归。说到底,人们只是用不同的名称称呼同一个光源罢了,受此光源照耀的人都是走在同一条道路上。 人类所达到的高度是由那个攀登得最高的人来代表的。正是通过那些伟人的存在,我们才真切地体会到了人类的伟大。 对于心灵麻木的人来说,一切神圣的启示和伟大的创造都等于不存在。 如果你自己随波逐流,你就不要怨怪这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了吧。如果你自己见利忘义,你就不要怨怪这是一个道德沦丧的时代了吧;如果你自己志大才疏,你就不要怨怪这是一个精神平庸的时代了吧! 灵魂生活开始于不满足。不满足于什么?不满足于像动物那样活着。正是在这不满足之中,人展开了对意义的寻求,创造了丰富的精神世界。 许多人的所谓成熟,不过是被习俗抹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坚守】P19 真正精神性的东西是独立于时代的,它的根子要深邃得多,植根于人类与大地的某种永恒关系之中,唯有从这个根源中才能生长出天才和精神杰作。 所谓超脱,并不是超然物外,遗世独立,而只是与自己在人世间的遭遇保持一个距离。有了这个距离,也就有了一种看世界的眼光。 世上本无家,渴望与渴望相遇,便有了家。 【信仰】P22 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 于是,我们可以把精神活动归结为三种基本的方式。一是宗教,依靠单纯的信仰亦即天启的权威来建立与世界整体的联系;一是哲学,试图通过某种主观的情绪体验来建立这种联系。他们殊途而同归,体现了同一种永恒的追求。 宗教的价值在于为超出世俗的精神追求提供一种容易普及的方式,但是,一普及就容易流于表面的形式,反而可能削弱乃至丧失了追求的精神内涵。所以,真正看重信仰的人决不盲目相信某一种流行的宗教或别的什么思想,而是通过独立思考来寻求和确立自己的信仰。 判断一个人有没有信仰,标准不是看他是否信奉某一宗教或某一主义,唯一的标准是在精神追求上是否有真诚的态度。一个有这样的真诚态度的人,不论他是虔诚的基督徒、佛教徒,还是苏格拉底式的无神论者,或尼采式的虚无主义者,都可视为真正有信仰的人。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相信人生中有超出世俗利益的精神目标,它比生命更重要,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值得为之活着和献身。 现代的西绪弗斯可以不相信柏拉图的理念、基督教的上帝活着奥伊肯的宇宙生命,然而,只要他相信自己推巨石上山的苦役具有一种精神意义,藉此而忍受了巨石重新滚下山的世俗结果,则他就已经是在向他心中的上帝祈祷了。 信仰愈是纯粹,愈是尊重精神价值本身,必然就愈能摆脱一切民族的、教别的、宗派的狭隘眼光,呈现出博大的气象。在此意义上,信仰与文明是一致的。信仰问题上的任何狭隘性,其根源都在于利益的侵入,取代和扰乱了真正的精神追求。我相信,人类的信仰生活永远不可能统一于某一种宗教,而只能统一于对某些最基本价值的广泛尊重。 人的精神性自我有两种姿态。当它登高俯视尘世时,它看到限制的必然,产生达观的认识和超脱的心情,这是智慧。当它站在尘世仰望天空时,它因永恒的缺陷而向往完满,因肉身的限制而寻求超越,这便是信仰了。 “不可试探你的上帝”是信仰的题中应有之义,谁若试探他的上帝,他就不是真有信仰。 信仰要求的是纯粹,只为所信仰的真理本身而不为别的什么。凡试探者,必定别有所图。仔细想想,试探何其普遍,真信仰何其稀少。做善事图现世善报,干坏事存侥幸之心,当然都是露骨的试探。教堂里的祈祷,佛庙里的许愿,如果以灵验为鹄的,也就都是在试探。至于祈求灵魂升天或来世转运,则竟是把试探的周期延长到了死后。这个问题对于不信教的人同样存在。你有一种基本的生活信念,在现实的压力下或诱惑下,你发生了动摇,觉得违背一下未必有伤大节,——这正是你在试探你的上帝的时刻。 虔诚是对待信仰的一种认真态度,而不是信仰本身。一个本无真信仰的人却做出虔诚的姿态,必是伪善的。 在任何信仰体制之下,多数人并非真有信仰,只是做出相信的样子罢了。于是过分认真的人就起而论究是非,阐释信仰之真谛,结果被视为异端。 在一个宗教内部,虔信者大多是一些情感强烈理性薄弱的人。理性强烈情感薄弱的人无意做信徒。介于两者之间的是情感和理性皆强的怀疑者,他们渴望信仰而不易得,精神上最痛苦,以及情感和理性皆弱的盲从者,他们实际上并无信仰,只是随大流罢了。 怀疑来自过分认真。无所用心的人从不怀疑,但也没有信仰。 弟子往往比宗师更偏执。宗师的偏执多半出于一种创造的激情,因而本质上包含着对新的创造的宽容和鼓励。弟子的偏执却是出于盲信或利益,本质上是敌视创造性的。 一切简单而伟大的精神都是相通的,在那道路的尽头,它们殊途而同归。说到底,人们只是用不同的名词称呼同一个光源罢了,受此光源照耀的人都走在同一条道路上。 【宗教】P33 真正的宗教精神只关涉个人的灵魂,与世俗教派无关。一个人如果不是因为灵魂中发生危机而自救,无论他怎样具备救世的热情,宗教始终是外在于他的东西。 人的心智不可能是全能的,世上一定有人的心智不能达到的领域,我把那不可知的领域叫做神秘;人的欲望不可能是至高的,世上一定有人的欲望不该亵渎的价值,我把那不可亵渎的价值称作神圣。 宗教的本质不在信神,而在面对神秘的谦卑和面对神圣的敬畏。 人生要有绝对意义,就必须有神,因为神就是绝对的同义词。但是,必须有,就真有吗?人生的悲剧岂不正在于永远寻找、又永远找不到那必须有的东西吗? 《圣经》最好的读者在异教徒之中。 【哲学】P37 柏拉图有言:哲学开始于惊疑——惊奇和疑惑。惊奇面对自然,由惊奇而求认知,追问世界的本质;疑惑面对人生,由疑惑而求觉悟,追问生命的意义。哲学之所思无非这两大类,分别指向我们头上的神秘和我们心中的神秘。 任何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都不可能有所谓标准答案,可贵的是发问和探究的过程本身,使我们对那些根本问题的思考始终处于活泼的状态。 哲学并不提供答案,它只是推动你去思考。在哲学中第一位的是问题,如果你没有问题,哲学对于你的确是没有用的。 一个人需要哲学的程度,取决于他对精神生活看重的程度。当一个人的灵魂对于人生产生根本性的疑问时,他就会走向哲学。那些不关心精神生活、灵魂中没有问题的人,当然不需要哲学。 我们平时所做之事,所过之生活只是一个局部,哲学就是要我们从这个局部中跳出来,看世界和人生的全局,由此获得一个广阔的坐标,用以衡量自己所做之事、所过之生活,用全局指导局部,明确怎样做事才有意义。 哲学让人从当下的具体生活中跳出来,给人一个更高的视角。有没有这个视角很重要。如果有,大苦难也会缩小,不能把你压垮;如果没有,小挫折也会放大,把你绊倒。你尽可以在人世间执着和追求,但是,有了哲学,你就有了退路。 哲学是分身术,把精神的自我从肉体的自我中分离出来,立足于精神的自我,与那个肉体的自我拉开距离,不被它所累。如果这个距离达到无限远,肉体的自我等于不复存在,便是宗教的境界了。 哲学和宗教的区别在于,宗教在一个确定的信仰中找到了归宿,哲学则始终走在寻找信仰的途中。 一个好的哲学家并不向人提供人生问题的现成答案,这种答案是没有的,毋宁说他是一个伟大的提问者,他自己受着某些根本性问题的苦苦折磨,不倦地寻找着答案,也启发我们去思考和探索他的问题。他的问题属于我们大家,属于时代、民族乃至全人类。 人们常说哲学是方法论,遇到什么具体问题,就说用哲学的方法分析一下。哲学中根本不存在一种可以用来解决一切具体问题的万能方法。哲学是让你想大问题,大问题想明白了,你面对具体问题就有了开阔的视野和从容的心态。它给你的是智慧和境界,舍此而求所谓的方法,就是舍本求末,而这恰恰是违背哲学的本性的。 有两类哲学家,一类努力与使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另一类努力于使简单的事物变得复杂。 诗借瞬时把握永恒。哲学想直接把握永恒,但做不到,最后只好向诗求援。 一般人追求可望也可及的东西,诗人追求可望不可及的东西,哲学家追求不可望也不可及的的东西。 哲学和诗都孕育于神话的怀抱。神话是永恒的化身,她死了,留下了一双儿女。直到今天,哲学一醒来就谈论死去的母亲,诗一睡着就梦见死去的母亲。 艺术与性,哲学与死,均有不解之缘。艺术用审美净化性的烦恼,哲学用智慧净化死的恐惧。但是,性的癫狂一方面给人以个体解体即死的体验,另一方面又是种族生命延续即抗拒死的唯一手段。所以,性兼是死和死的拯救。那么,艺术是否也兼是哲学和哲学的拯救呢? 搞文学艺术的,才能差一些,搞出的东西多少还有娱乐的价值。可是,哲学本身不具备娱乐价值,搞得差就真的是一无价值了。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大众需要差的文学艺术,那是一种文化消费,但没有人需要差的哲学,因为哲学无论好坏都成不了消费品。一个人要么不需要哲学,一旦他感到需要,就必定是需要好的哲学。 人的一生中,是否受到哲学的熏陶,智慧是否开启,结果大不一样。是否受到哲学的熏陶,智慧是否开启,结果大不一样.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其实至大无比。有智慧的人,他的心是明白、欢欣、宁静的,没有智慧的人,他的心是糊涂、烦恼、躁动的。 哲学本质上只能自学,哲学家必定是自学成才的。如果说有老师,也仅是历史上的大哲人,他直接师事他们,没有任何中间环节。 【精神价值】 【理想】P50 在理想主义普遍遭耻笑的时代,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理想主义者,就必定不是因为幼稚,而是因为精神上的成熟和自觉。 有两种理想。一种是社会理想,旨在救世和社会改造。另一种是人生理想,旨在自救和个人完善。如果说前者还有一个是否切合社会实际的问题,那么,对于后者来说,这个问题根本不存在。人生理想仅仅关涉个人的灵魂,在任何社会条件下,一个人总是可以追求智慧和美德的。如果你不追求,那就是因为你不想,决不能以不切实际为由来替自己辩解。 理想:对精神价值的追求。理想主义:把精神价值置于实用价值之上,作为人生或社会的主要目标、最高目标。向理想索取实用价值,这是自相矛盾。 人的心灵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即理智、意志和情感,而真、善、美便是与这三个部分相对应的精神价值。其中,真实理智的对象,体现为科学活动,善是意志的对象,体现为道德活动,美是情感的对象,体现为艺术活动。当然,正像人的心灵本是一个整体,理智、意志、情感只是相对的划分一样,真、善、美三者也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它们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理智上求真,意志上向善,情感上爱美,三者原是一体,属于同一颗高贵心灵的追求,是从不同角度来描述同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 【梦】P54 梦是虚幻的,但虚幻的梦所发生的作用却是完全真实的。美、艺术、爱情、自由、理想、真理,都是人生的大梦。 我喜欢奥尼尔的剧本《天边外》。它使你感到,一方面,幻想毫无价值,美毫无价值,一个幻想家总是实际生活的失败者,一个美的追求者总是处处碰壁的倒霉鬼;另一方面,对天边外的秘密的幻想,对美的幢憬,仍然是人生的最高价值。那种在实际生活中即使一败涂地还始终如一地保持幻想和憧憬的人,才是真正的幸运儿。 在这个时代,能够沉醉于自己的心灵空间的人是越来越少了。那么,好梦连翩就是福,何必成真。 在一定意义上,艺术家是一种梦与事不分的人,做事仍像在做梦,所以做出了独一无二的事。 人生如梦,爱情是梦中梦。诸色皆空,色欲乃空中之空。可是,若无爱梦萦绕,人生岂不更是赤裸裸的空无;离了暮雨朝云,巫山纵然万古长存,也只是一堆死石头罢了。 在梦中,昨日的云雨更美,只因襄王一梦,巫山云雨才成为世世代代的美丽传说。 【心灵现实】P58 对真的理解应该宽泛一些,你不能说只有外在的荣华富贵是真实的,内在的智慧教养是虚假的。一个内心生活丰富的人,与一个内心生活贫乏的人,他们是实实在在的意义上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作为肉身的人,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唯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不管世道如何,世上善良人总归是多数,他们心中最基本的做人准则任何世风也摧毁不了。这准则是人心中不熄的光明,凡感觉到这光明的人都知道它的珍贵,因为它是人的尊严的来源,倘若它熄灭了,人就不复是人了。世上的确有那样的恶人,心中的光几乎或已经完全熄灭,处世做事不再讲最基本的做人准则。他们不相信基督教的末日审判之说,也可能逃脱尘世上的法律审判,但是,活着而感受不到一丝一毫做人的光荣,你不能说这不是最严厉的惩罚。 人类的那些最基本的价值,例如正义、自由、和平、爱、诚信,是不能用经验来证明和证伪的。它们本身就是目的,就像高尚和谐的生活本身就值得人类追求一样,因此我们不可用它们会带来什么实际的好处评价它们,当然更不可用违背它们会造成什么具体的恶果来检验它们了。 【思想】P61 世人往往不理睬平和的真理,对极端的真理则大表震惊和愤慨,然后就悄悄打折扣地接受。一切被人们普遍接受并长久流传的真理,在其倡导者那里几乎都是极端的,说得太过分的,只是后来才变得平和持中。 每一个伟大的精神创造者,不论从事的是哲学、文学还是艺术,都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具有内在的一贯性,其所有作品是一个整体。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每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一辈子只在思考一个问题,每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一辈子只在创作一部作品。另一个是具有挑战性,不但向外界挑战,而且向自己挑战,不断地突破和超越自己,不断地在自己的问题方向上寻找新的解决。 世界的真理始终是处在快要说出来却永远没有说出来的边缘上了,而这就证明它确实存在。 人的精神性自我有两种姿态。当它登高俯视尘世时,它看到限制的必然,产生达 观的认识和超脱的心情,这是智慧。当它站在尘世仰望天空时,它因永恒的缺陷而向往完满 ,因肉身的限制而寻求超越,这便是信仰了。 有时思想孕育沉默,而靠谈话催产。有时思想孕育于谈话,而靠沉默催产。 谎言重复十遍就成了真理,——当然是对那些粗糙的耳朵来说。   还有另一种情形:真理重复十遍就成了谎言,一一对于那些精致的耳朵来说。一个真理在人云亦云的过程中被抹去了个性,从而丧失了原初的真实性。精致的耳朵是宁愿听到有个性的谎言,而不愿听到无个性的真理的。不妨说,有个性的谎言比无个性的真理更为“真实”。   不存在事实,只存在对事实的解释。当一种解释被经验所证明时,我们便称它为真理。由于经验总是有限的,所以真理总是相对的。 有一类解释是针对整个世界及其本质、起源、目的等等的,这类解释永远不能被经验所证明或否定,我们把这类解释称作信仰。 那个用头脑思考的人是智者,那个用心灵思考的人是诗人,那个用行动思考的人是圣徒。倘若一个人同时用头脑,心灵,行动思考,他很有可能是一位先知。 一个人用一生一世的时间见证和践行了某个基本真理,当他在无人处向一切人说出它时,他的口气就会像基督。 【精神现象】P67 若想知道一个人的精神级别,不要看他研究什么,而要看他喜欢什么。一个人在精神素质上的缺陷往往会通过他的趣味暴露出来。趣味是最难掩饰的,因为它已经扎根在无意识之中,总是在不经意中流露。 所谓成熟是指适应社会现成准则的能力。一般来说,一个人如果过于专注于精神世界里的探索,就会没有兴趣也没有精力去琢磨如何使自己适应社会。年龄的增长在这里是无济于事的,因为精神的探索永无止境,而且在这一条道路上走得越远的人,就越不可能回过头来补习处世的基础课程,就像我们无法让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回到小学课堂上来做一个好学生一样。 另一方面,历史上也不乏在处世方面成熟的天才,但他们往往有二重人格。 强者的无情是统治欲,弱者的无情是复仇欲,两者还都没有脱离人欲的范畴。还有第三种无情:淡泊超脱,无欲无争。这是出世者的大无情。 感觉是虚幻的,但感觉岂非人的全部所有,而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也全在感觉,在感觉的高下、精粗、深浅、厚薄之不同。 【文化】 【知识分子】P76 我所说的智者是指那样一种知识分子,他们与时代潮流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并不看重事功,而是始终不渝地思考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问题,关注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他们在寂寞中守护圣杯,使之不被汹涌的世俗潮流淹没。我相信,这样的人的存在本身就会对社会进程发生有益的制衡作用。智者是不会有失落感的。领袖无民众不成其领袖,导师无弟子不成其导师,可是,对于智者来说,只要他守护着人类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即使天下无一人听他,他仍然是一个智者。 按照一种古典的人文信念,治学的目的不在获取若干专门知识,而在自身的精神完善,好的学者不只是某个领域的专家,甚至也不只是文史哲的通才,而更是具备人生识见的智者。 从世纪初开始,中国的学人一直在反省中国的国民素质和文化传统,找出了种种有待改进的缺点。有一个缺点似乎被忽视了,而忽视本身更证明了这个缺点的存在。中国人包括中国的学人历来看重事功,即使关心道德修养也有强烈的实用目的,而缺少对个人灵魂生活的关注。在我看来,一个人有无真正的灵魂生活,亦即是否具有对于自己生命意义的严肃态度,乃是他在世上的一切责任心包括社会责任心的至深根源。 仅仅有学历或者某个领域的知识,还不能算知识分子。什么是知识分子?人个人真正品尝到了智力生活的快乐,从此养成了智力活动的习惯,一辈子也改不掉了,让他不学习不思考他就难受,这样的人才叫知识分子。 【东西方文化】P81 什么时候我们才真正具备现代文明世界一员的自信,强壮得既不怕自己的传统,也不怕外来的文化,对两者都泰然处之呢?  我的意思是说,文化部分东西,只要合乎人性,表达人性,就都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常常听人叹息:“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思想家?什么时候我们才有自己的世界级大思想家?”我答道:难道这很重要吗?凡是大思想家,例如康德、海德格尔等,既然是世界级的,就是属于全世界的,也是属于你的。思想无国别。按照国别选择思想家的人,真正看重的不是思想,而是民族的虚荣。 人们常常叹息,中国为何产生不了大哲学家、大诗人、大作曲家、大科学家等等。据我看,原因很可能在于我们的文化传统的实用品格,对纯粹的精神性事业不重视、不支持。一切伟大的精神创造的前提是把精神价值本身看得至高无上,在我们的氛围中,这样的创造者不易产生,即使产生了也是孤单的,很容易夭折。中国要真正成为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大国,就必须改变文化的实用品格。一个民族拥有一批以纯粹精神创造为乐的人,并且以拥有这样一批人为荣,在这样的民族中最有希望产生出世界级的文化伟人。 【文化】P87 文化有两个必备的要素,一是传统,二是思考。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 一个城市的建筑风格和民宿风情体现了这个城市的个性,它们源于这个城市的特殊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消灭了一个城市的个性, 差不多就等于是消灭了这个城市的记忆。 这样的城市无论多么繁华, 对于它的客人都丧失了学习和欣赏的价值, 对于它的主人也丧失了家的意义。 其实, 在一个失去了记忆的城市里, 并不存在真正的主人, 每一个居民都只是无家可归的外乡人而己。 【教育】P91 天才却是不受某个具体环境限制的,因为他本质上是自己培育自己。当然,天才也可能被扼杀,但扼杀他的只能是时代或大的社会环境。 一个人最终是否成才,往往不取决于学历的长短和课堂知识的多少,而取决于是否善于自我教育。 真实的,不可遏制的兴趣是天赋的可靠标志。 一个人的天赋素质是原初的、基本的东西,后天的环境和教育都是以之为基础发生作用的。对于一个天赋素质好的人来说,即使环境和教育是贫乏的,他仍能从中汲取适合于他的养料,从而结出丰硕的果实。 教育即生长,教育的本义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 看教育是否成功,就看它是拓展了还是缩减了受教育的人生可能性。与幸福而有意义的人生这个目标相比,获得一个好职业之类的目标显得何其可怜。 如果说教育即生长,那么,教育的使命就应该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是最好的环境?第一是自由时间,第二是好的老师。 依我之见,可以没有好的老师,不可没有自由时间。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 怀特海说: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东西才是教育。 那个应该剩下的配称为教育的东西,用怀特海的话说,就是完全渗透入你的身心的原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 把你在课堂上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都忘记了,你还剩下什么?——这个问题是对智力素质的一个检验。 把你在社会上得到的地位、权力、财产、名声都拿走了,你还剩下什么?——这个问题是对心灵素质的一个检验。 教育的本义是唤醒灵魂,使之在认生的各种场景中都保持在场。相反,倘若一个人的灵魂总是缺席,不管他多么有学问或多么有身份,我们仍可把他看作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蒙昧人。 一个大学拥有一批心灵高贵、头脑智慧的一流学者,它就是一流大学。否则,校舍再大,楼房再气派,设备再先进,全都白搭。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他说,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如果只是适应现实,要教育做什么! 【文学艺术】 【美】 【艺术】P108 看并且惊喜,这就是艺术,一切艺术都存在于感觉和心情的这种直接性之中。不过,艺术并不因此而易逝,相反,当艺术家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看、新的感觉时,他同时也就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新的却又永存的世界。 每一个人都睁着眼睛,但不等于每个人都在看世界。许多人几乎不用自己的眼睛看,他们只是听别人说,他们看到的世界永远是别人说的样子。人们在人云亦云中视而不世界就成了一个雷同的模式。一个人真正用自己的眼睛看,就会看见那些不能用模式概括的东西,看见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 也许新鲜感大多凭借遗忘。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所有感觉都琢磨透并且牢记在心。不久之后他就会发现世上没有新鲜东西了。 艺术家是最健忘的人,他眼中的世界永远新鲜。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尼采说:美是生命。这两人都猛烈地抨击浪漫主义,看来不是偶然的。浪漫主义之所以令人反感,就因为它既是做作(反生活)的,又是病态(反生命)的。 如果说艺术是生命的自由表达,那么,艺术家的使命就在于为这一表达寻找最恰当的形式。 当心中强烈的情感无法排遣时,艺术就诞生了。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只有两件事是最重要的:第一是要有真实丰富,深刻的灵魂生活,第二是为了这灵魂生活寻找恰当的表达形式。前者所表达的高度决定了他的作品的精神价值,后者所达到的高度决定了他的作品的艺术价值。 如果说前者是艺术中的真,那么,后者就是艺术中的美。所以,在艺术中,美是以真为前提,一种形式倘若没有精神内涵就不能称之为 也许,意识的失误,其实源于无意识中的真实。 每个人都有那种奇妙的瞬时的感觉,可是大部分人抓不住,日常琐碎生活的潮流把他们冲向前去了,他们来不及,顾不上去回味和体验。有些人抓住了,但不能赋予形式,表达不出来。只有少数人既能抓住又能赋予形式,于是成为艺术家。 对于真正的艺术家来说,艺术始终是目的本身,而爱情在客观上只成了手段。可是,当他堕入情网、身历其境时,他所爱的对象就是目的,艺术反倒好像成了手段。他歌唱,写作,把作品呈献给心中的偶像。直到爱情消逝了,他的作品的真正价值才得以确立。 诗人从爱情中所能收获到的果实不是幸福的家庭,而是艺术。这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 【文学】P113 我所理解的文学,就是把真实感受到的东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一般来说,哲学应该以文学的方式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它在作品中最好隐而不露,无迹可寻,却又似乎无处不在。作品的血肉之躯整个儿是文学的,而哲学是它的心灵。哲学所提供的只是一种深度,而不是一种观点。卡夫卡的作品肯定有哲学的深度的,但我们在其中找不到哪怕一个明确的哲学观点。 不论小说的写法怎样千变万化,不可少了两个要素,一是叙事,二是虚构。 大体而论,在传统小说中,“事”处于中心地位,写小说就是编(即“虚构”)故事,小说家的本领就体现在编出精彩的故事。所谓精彩,无非是离奇、引人入胜、令人心碎或感动之类的戏剧性效果,虚构便以追求此种效果为最高目的。至于“叙”不过是修辞和布局的技巧罢了,叙事艺术相当于诱骗艺术,巧妙的叙即成功的骗,能把虚构的故事讲述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信以为真。在此意义上,可以把传统小说定义为逼真地叙虚构之事。 在现代小说中,处于中心地位的不是“事”,而是“叙”。好的小说家仍然可以是编故事的高手,但也可以不是,比编故事的本领重要得多的是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它展示了认识存在的一种新的眼光。在此眼光下,实有之事与虚构之事之间的界限不复存在,实有之事也成了虚构,只是存在显现的一种可能性,从而意味着无限多的别种可能性。因此,在现代小说中,虚构主要不是编精彩的故事,而是对实有之事的解构,由此而进窥其后隐藏着的广阔的可能性领域和存在之秘密。在此意义上,可以把现代小说定义为对实有之事的虚构式叙述。 散文最讲究味。一个人写散文,是因为他品尝到了某种人生滋味,想把它说出来。散文无论叙事、抒情、议论,或记游、写景、咏物,目的都是说出这个味来。说不出一个味,就不配叫散文。譬如说,游记写得无味,就只好算导游指南。再也没有比无味的散文和有学问的诗更让我厌烦的了。 散文的心境是一种孤寂、宁静、闲适的心境,有足够的光阴去回忆和谐想。好的散文总是散发出懒洋洋的气息。在我看来,独卧冬日向阳的山坡,或与好友炉边夜话,都是最适宜于散文诞生的情境。现代人却活得过于匆忙了,所以,现代缺乏好的散文。 所以,诗就是通过语言的巧妙搭配把情绪翻译成意象。 为什么要把情绪翻译成意象呢?情绪本身缺乏语言,直接表述情绪的词都过于一般化或极端化,抹杀了其中丰富的细微差别。直抒情绪的诗,听起来不是空泛,就是浮夸。语言表达意象的可能性却要宽广得多。因此,诗人就通过设计一个独特的意象,来间接地再现和唤起一个独特的情绪。 一切伟大的诗歌作品必有哲学的深度,都以独特的方式对存在有所言说。不过,在诗歌中,哲学是含而不露的,是底蕴而不是姿态。在我看来,凡在诗歌中从事说教、玩弄玄虚、堆积概念的都是坏诗人,而没有一个坏诗人会是一个好哲学家。 【创作】P120 创作过程离不开灵感。所谓灵感,其实包括两种不同状态。一是指稍纵即逝的感受、思绪、意象等等的闪现,这时必须立即把它们写下来,不能有分秒的耽搁,否则它们会永远消逝。这种状态可以发生在平时,便是积累素材的良机,也可以发生在写作中,便是文思泉涌的时刻。另一是指预感到创造力高涨而产生的喜悦,这时候会有一种欲罢不能的写作冲动,尽管具体写些什么还不清楚。 任何一部以过去为题材的作品,都是过去与当下的混合。 叔本华说:形容词是名词的敌人。我说:名词是动词的尸体。 【风格】P127 好的文字风格如同好的仪态风度一样,来自日常一丝不苟的积累。无论写什么,哪怕只是写信,写日记,写一个便笺,下笔绝不马虎,不肯留下一行不修边幅的文字。这样做的人日久必能写一手好文章。 质朴是大师的品格,它既体现在日常举止中,也体现在作品中。这是一种丰富的简洁,深刻的平淡,自信的谦虚,知道自己无需矫饰。相反,那些贫乏浅薄之辈却总是在言谈和作品中露出浮夸高深狂妄之态,因为不如此他们就无法使自己和别人相信他们也是所谓艺术家。 质朴是写作大家风度,表现为心态上的平淡,内容上的真实,文字上的朴素。相反,浮夸是小家子气,表现为心态上的卖弄,内容上的虚假,文字上的雕琢。 托尔斯泰有一种不露声色的幽默。他能发现别人容易忽略的可笑现象,然后叙述出来。是的,他只是叙述,如实地叙述,决不描绘,决不眉飞色舞,决不做鬼脸。可是那力量却异常之大,这是真实的力量。 文字平易难,独特也难,最难的是平易中见出独特,通篇寻常句子,读来偏是与众不同。如此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独特,方可称作风格。 刻意求来的独特是平庸的另一幅面孔,你会发现,它其实在偷偷地模仿,而它本身也是最容易被模仿和复制的。 真正的独特是不可模仿的。它看不见,摸不着,而你却感觉到它无处不在。它不是某些精心做出的姿态,而是贯穿作者全部作品的灵魂。这便是我所理解的风格。 一个好的作者,他的灵魂里有音乐,他的作品也许在谈论着不同的事物,但你仿佛始终听到同一个旋律,因为这个旋律而认出他,记住他。 一段表达精当的文字是一面旗帜,在它下面会集合起共鸣者的大军。 只有聪明人才能写出好格言,但只读格言的人却是傻瓜。 文人最难戒的毛病是卖弄。说句公道话,文字本身就诱惑他们这样做。他们惯于用文字表达自己,而文字总是要给人看的,这就很容易使他们的表达成为一种表演,使他们的独白变成一种演讲。他们走近文字如同走近一扇面向公众的窗口,不由自主地要摆好姿势。有时候他们拉上窗帘,但故意让屋里的灯亮着,以便把他们的孤独,忧伤,痛苦等适当地投在窗帘上,形成一幅优美的剪影。即使他们力戒卖弄,决心真实,也不能担保这诉诸文字的真实不是又一种卖弄。 这是一位多愁善感的作者,并且知道自己多愁善感,被自己的多愁善感所感动,于是愈发多愁善感了。他在想象中看到读者感动的眼泪,自己禁不住也流下感动的眼泪,泪眼朦胧地在稿纸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托尔斯泰说:在平庸和矫情之间只有一条窄路,那是唯一的正道,而矫情比平庸可怕。据我看,矫情之所以可怕,原因就在于它是平庸却偏要冒充独特,因而是不老实的平庸。 一般而言,艺术作品中激情外露终归是不成熟的表现,无论在艺术史上还是对于艺术家个人,浪漫主义均属于一个较为幼稚的阶段。 【读书】 【好读书】P144 凡人有了一种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种特别眼光,甚至有了一个属于他的特别的世界。 一个人怎样才算养成了读书的癖好呢?读书已经成为生活的基本需要,不读书就会感到欠缺和不安。宋朝诗人黄山谷有一句名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如果你三日不读书,就感到自惭形秽,羞于对人说话,觉得没脸见人,则你必定是一个有读书癖的人了。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而读书就是享用这些成果并把它们据为己有的过程。 青春期的阅读真正具有恋爱的性质,那样如痴如醉,充满着奇遇和单纯的幸福。人的一生中,以后再也不会有如此纯洁而痴迷的阅读了,成年人的阅读几乎不可避免地被功利、事务、疲劳损害。但是,倘若从来不曾有过青春期的阅读,结果是什么,你们看一看那些走出校门后不再读书的人就知道了。 人的身体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灵支配,忧虑往往致病,心态好是最好的养生。爱阅读的人,内心充实宁静,不易陷入令人烦恼焦虑的世事纷争之中。大学者中多寿星,原因就在于此。 阅读甚至可以优育,助人教子育人。父母爱阅读,会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子女产生不教之教的熏陶作用。相反,父母自己不读书,却逼迫孩子用功,一定事倍功半。 只有到了人生的逆境,被剥夺了靠交往和行动派遣寂寞的机会,或者到了人生的困境,怀着一种靠交往和行动派遣不了的寂寞,他才会用书来排遣着无可排遣的寂寞。如此看来逆境和困境倒是有利于读书的。 据我所见,凡是真正把读书当做享受的人,必有自己鲜明的好恶,而且对此心中坦荡,不屑讳言。 互联网是一个好工具,然而,要把它当工具使用,前提是你精神上足够强壮。否则,结果只能是它把你当工具使用,诱使你消费,它赚了钱,你却被毁了。 写作毕竟是一种劳动和支出,而读书纯粹是享受和收入。 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书往往是我们年轻时读的某一本书,它的力量多半不缘于它自身,而缘于它介入我们生活的那个时机。那是一个最容易受影响的年龄,我们好歹要崇拜一个什么人,如果没有,就崇拜一本什么书。 我们早期着迷的书的性质大致显示了我们的精神类型,预示了我们后来精神生活的走向。年长以后,书对我们很难再有这般震撼效果了。无论多么出色的书,我们和它都保持着一个距离。或者是我们的理性已经足够成熟,或者是我们的情感已经足够迟钝,总之我们已经过了精神初恋的年龄。 学者是一种以读书为职业的人,为了保住这个职业,他们偶尔也写书。 作家是一种以写书为职业的人,为了保住这个职业,他们偶尔也读书。 【读好书】P150 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 严格地说,好读书和读好书是一回事,在读什么书上没有品位的人是谈不上好读书的。所谓品位,就是能够通过阅读而过一种心智生活,使你对世界和人生的思索始终处在活泼的状态。 优秀的书籍组成了一个伟大的宝库,它就在那里,属于一切人而又不属于任何人。你必须走进去,自己去占有适合于你的那一份宝藏,而阅读就是占有的唯一方式。 所谓经典,就是时间这位批评家向我们提供的建议。 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每一个人只能作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典中去。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多么遥远。 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在这样的年代,一个人尤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 【怎么读】P157 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我衡量一本书对于我的价值的标准是:读了它之后,我自己是否也遏制不住地想写点什么,哪怕我想写的东西表面上与它似乎全然无关。它给予我的是一种氛围,一种心境,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种合宜的气候里,心中潜藏的种子因此发芽破土了。 对于我来说,读书最大乐趣之一是自我发现,知道自己原来还有这么一些好东西。 在人的本能中,既有爱美、占有美的冲动,又有亵渎美、毁坏美的冲动。后一种冲动,也许是因为美无法真正占有而产生的一种绝望,也许是因为美使人丧失理智而产生的一种恨。 在读一位大思想家的作品时,无论谴责还是辩护都是极狭隘的立场,与所读对象太不相称。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对话式的理解,其中既有共鸣,也有抗争。 认真说来,一个人受另一个人(例如一位作家,一位哲学家)的“影响”是什么意思呢?无非是一种自我发现,是自己本已存在但沉睡着的东西的被唤醒。对心灵所发生的重大影响决不可能是一种灌输,而应是一种共鸣和抗争。无论一本著作多么伟大,如果不能引起我的共鸣和抗争,它对于我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在灵魂与灵魂之间必定也有一种亲缘关系,这种亲缘关系超越于种族和文化的差异,超越于生死,当你和同类灵魂相遇时,你的精神本能会立刻把它认出。 【写作】 【写作的理由】P166 写作是精神生活的方式之一。人有两个自我,一个是内在的精神自我,一个是外在的肉身自我,写作是那个内在的精神自我的活动。普鲁斯特说,当他写作的时候,进行写作的不是日常生活中的那个他,而是“另一个自我”。他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外在自我会有种种经历,其中有快乐也有痛苦,有顺境也有逆境。通过写作,可以把外在自我的经历,不论快乐和痛苦,都转化成了内在自我的财富。有写作习惯的人,会更细致的品味、更认真的思考自己的外在经历,仿佛在内心中把既有的生活重过一遍,从中发现丰富的意义并储藏起来。 我相信人不但有外在的眼睛,而且有内在的眼睛。外在的眼睛看见现象,内在的眼睛看见意义。被外在的眼睛看见的,成为大闹的贮存,被内在的眼睛看见的,成为心灵的财富。 许多时候,我们的内在眼睛是关闭着的。于是,我们看见利益,却看不见真理,看见万物,却看不见美,看见世界,却看不见上帝,我们的日子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头脑是满的,心却是空的。 我之需要写作,是因为唯有保持着写作状态,我才真正在生活。 我的体会是,写作能够练就一种内在视觉,使我留心并善于捕捉住生活中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如果没有这种意识,总是听任好的东西流失,时间一久,以后再有好的东西,你也不会珍惜,日子就会过的浑浑噩噩。写作使人更敏锐也更清醒,对生活更投入也更超脱,既贴近又保持距离。 作家也是收藏家,他专门收藏自己的作品。当他打开自己的文柜,摆弄整理自己的文字时,那入迷的心境比起集邮迷、钱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文字是感觉的保险柜。岁月流逝,当心灵的衰老使你不再能时常产生新鲜的感觉,头脑的衰老使你遗忘了曾经有过的新鲜的感觉时,不必悲哀,打开你的保险柜吧,你会发现你毕竟还是相当富有的。勤于为自己写作的人,晚年不会太凄凉,因为你的文字——也就是不会衰老的那个你——陪伴着你,他比任何伴护更善解人意,更忠实可靠。 灵魂石一片园林,不知不觉中会长出许多植物,然后又不知不觉的凋谢了。我感到惋惜,于是写作。写作使我成为自己的灵魂园林中的一个细心的园丁,将自己所喜爱的植物赶在凋谢之前加以选择、培育、修剪、移植和保存。 我也不追求尽善尽美。我的作品是我的足迹,我留下它们,以便确认我走过的路,至于别人对它们做出何种解释,就与我无关了。 我把易逝的生命兑换成耐久的文字。文字原是我挽留生命的手段,现在却成了目的,而生命本身反而成了手段。 一个真正的写作者不过是一个改不掉写日记习惯的人罢了,他的全部作品都是变相的日记。他向自己说了太久的话,因而很乐意有时候向别人说一说。 人生最宝贵的是每天、每年、每个阶段的活生生的经历,它们所带来的欢乐和苦恼,心情和感受,这才是一个人真正拥有的东西。但是,这一切仍然无可避免的会失去。通过写作,我们把易逝的生活变成长存的文字,就可以以某种方式继续拥有它们了。这样写下的东西,你会觉得对于你自己的意义是至上的,发表与否只有很次要的意义。 写作的快乐是向自己说话的快乐。真正爱写作的人爱他的自我,似乎一切快乐只有被这自我分享之后,才真正成其为快乐。他与人交谈似乎只是为了向自己说话,每有精彩之论,总要向自己复述一遍。 当一个少年人并非出于师长之命,而是自发的写日记时,他就已经进入了写作的实质。这表明第一,他意识到了并试图克服生存的虚幻性质,要抵抗生命的流逝,挽留岁月,留下它们曾经存在的确凿证据;第二,他有了与自己灵魂交谈、过内心生活的需要。 写作也是在苦难中自救的一种方式。通过写作,我们把自己与苦难拉开了一个距离,把它作为对象,对它进行审视、描述、理解,以这种方式超越了苦难。 一个人有了苦恼,去跟人诉说是一种排解,但始终这样做的人就会变的肤浅。要学会跟自己诉说,和自己谈心,久而久之,你就渐渐养成了过内心生活的习惯。当你用笔这样做的时候,你就已经是在写作了,并且这是和你内心生活合一的真实的写作。 阅读是与大师的灵魂交谈,写作是与自己的灵魂交谈,二者都是精神生活的方式。本真意义的阅读和写作是非职业的,属于每一个关注灵魂的人,而职业化则是一种异化。 根据我的经验,思想的产生不仅需要交往亦即外界的激发,而且也需要思想者自身的体贴和鼓励。如果没有独处中的用心加工和表达,不但已经产生的思想材料会流失,而且新的思想也会难以产生了。 【写作的态度】P174 如果一个人出自内心需要而写作,把写作当做自己的精神生活,那么,她必然首先是为自己写作的,凡是精神生活,包括宗教、艺术、学术,都首先是为自己的,是为了解决自己精神上的问题,为自己精神上的提高。 我不相信一个好作家会是热衷于交际和谈话的人。据我所知,最好的作家都是一些交际和谈话的节俭者,他们为了写作而吝于交际,为了文字而节省谈话。他们懂得孕育的神圣,在作品写出之前,忌讳向人谈论酝酿中的作品。凡是可以写进作品的东西,他们不愿把它们变成言谈而白白流失。维斯瓦娃说她一生只做过三次演讲,每次都倍受折磨。海明威在诺贝尔授奖仪式上的书面发言仅一千字,其结尾是:"作为一个作家,我已经讲得太多了。作家应当把自己要说的话写下来,而不是讲出来。"福克纳拒绝与人讨论自己的作品,因为:"毫无必要。我写出来的东西要自己中意才行,既然自己中意了,就无须再讨论,自己不中意,讨论也无济于事。"相反,那些喜欢滔滔不绝地谈论文学、谈论自己的写作打算的人,多半是文学上的低能儿和失败者。 【作品的价值】P179 一个作家的存在理由和价值就在于他发现了个别人尚未发现的新大陆,一个仅仅属于他的世界,否则无权称为作家。 一切优秀的艺术家都具有一种日记意识,他们的每一件作品都是日记中的一页,日记成为一种尺度,凡是有价值的东西都要写进日记,凡是不屑写进日记的东西都没有价值。他们不肯委屈自己去制作自己不愿保藏的东西,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作品才对别人也有了价值。 一个有灵魂的业余作者远比那些没有灵魂的专业作家更加属于文学。 是否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说出一个真理,这不只是表达的问题,而是决定了说出的是不是真理。世上也许有共同的真理,但它只存在于一个个具体的人用心灵感受到的特殊的真理之中。那些不拥有自己的特殊真理的人,无论他们怎样重复所谓共同的真理,说出的始终是空洞的言辞而不是真理。 【我与写作】P183 有两样东西,我写时是绝没有考虑发表的,即使永无发表的可能也是一定要写的,即使永无发表的可能也是一定要写的,这就是诗和随感。前者是我的情感日记,后者是我的思想日记。有它们,我的生命线索就不致中断。 我的追求:表达真正属于我自己的人生体悟。不拘形式,学术研究和人生探索,哲学和文学,写作和翻译,皆无不可。在精神生活的深处,并无学科之分。 一种没有内在动力的写作不过是一种技艺,我已经发现,人一旦掌握了某种技艺,就很容易受这种技艺的限制和支配,像工匠一样沉湎其中,以为这就是人生意义之所在,甚至以为这就是整个世界。可是跳出来看一看,世界大得很,无论在何种技艺中生活一辈子终归都是可怜的。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充实完整的内在生活,而不是写作或别的什么。如果没有,身体在外部世界里做什么都无所谓,写作、绘画、探险、行善等等都没有根本的价值。 我写作从来就不是为了影响世界,而只是为了安顿自己——让自己有事情做,活得有意义或者似乎有意义。 我的所思所写基本上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也许正因为如此,写出的东西才会对那些面临着相似问题的人有所启迪,从而间接地产生了影响社会的效果。 回过头去看,我的写作之路与我的心灵之路是相当统一的,基本上反映了我在困惑中寻求觉悟和走向超脱的历程。我原始一个易感的人,容易为情所困,跳不出来。我又是一个天性悲观的人,从小就想死亡的问题,容易看破红尘。因此我面临双重的危险,既可能毁于色,也可能堕入空。我的一生实际上都是在与这两种危险作斗争,在色与空之间寻找一个安全的中间地带。我在寻找一种状态,能够使我享受人生而不沉湎,看透人生而不消极,我的写作就是借助于哲学寻找这种状态的过程。

    2015-07-09 21:38:43 回应

司马昭然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155条 )

什么样的爱值得勇敢一次
1
幸福的三个真相(全新修订本)
1
把日子过明白
1
但愿婚前我知道
1
松弛感
1
给青年编辑的十六堂课①
1
非暴力沟通
1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1
活出生命的意义
1
被讨厌的勇气
1
爱欲之死
1
起床后的黄金1小时
1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
1
月亮和六便士
1
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1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
1
钝感力
1
男人是鲑鱼 女人是鳟鱼
1
我执
1
皮囊
1
识男手册
1
偶遇
1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1
城市意象
1
遇见未知的自己
1
红玫瑰与白玫瑰
1
男女有别
1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1
野兽绅士
1
城市规划CAD
5
吕思勉说三国
1
搜神记
1
小说课
1
在宇宙间不易被风吹散
1
迎男而上
1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1
北京,北京
1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2
图解城市设计
5
在细雨中呼喊
1
活着活着就老了
1
精进
1
魔鬼约会学
1
朱光潜谈美
2
余欢
1
一学就会的手绘建筑效果图表现技法
1
身份
1
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
1
全球城市史
1
穿越艺术
1
漫画世界系列3:漫画德国
1
送你一颗子弹
1
大学之路 上册
1
无知
1
爱与寂寞
1
音乐小百科
1
遇见菜根谭
1
澳大利亚自助游(第2版)
1
垂死的肉身
1
十一种孤独
1
许三观卖血记
1
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
1
女神一号
1
一生的学习
1
长安乱
2
我所理解的生活
1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1
三重门
1
王小波全集(第九卷 书信集)
1
看示范·学水彩
1
最简单的读谱法
4
三十六大
1
通稿二零零三
1
雅思阅读真经总纲
4
图解城市设计
1
慎小嶷
1
德语发音入门
1
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记
1
尘世的爱神
1
不择手段记单词
1
熟年革命
1
和精英价值说再见
1
死于威尼斯
1
西行25度
1
我的母亲是纳粹
1
我的德国笔记
1
急迫与忍耐
1
黄金时代
1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
快速规划设计50例
1
鸽子
1
幸福与不幸永在
1
齐达内的忧郁
1
先生
1
跟莫言学写作
1
少年维特之烦恼
1
德国
1
低音提琴
1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1
悉达多
1
漂泊的灵魂
1
城市规划快题设计与表现
1
彷徨少年时
1
黄昏里的男孩
1
幸福
1
股事
1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1
十一岁到德国
1
半生缘
1
你有权以自己的方式长大
1
安静
1
规划快题高分攻略
1
自慰
1
品读德意志
1
尼采治焦虑
1
幸福离我们有多远
1
谋杀村
1
咬一口爱情三明智
1
不省心
1
王尔德的美丽哲学
1
古典音乐大研究
1
扛得住,世界就是你的
1
速写
1
零下一度
1
随想
1
那么,爱呢?
1
古典音乐
1
说并做着
1
思并辨着
1
趣味识谱
1
大量阅读的重要性
1
我们为什么会分手?
1
卡夫卡荒诞小说
3
一把雨伞给这天用
1
35次平川漫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