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然对《穿越艺术》的笔记(1)

穿越艺术
  • 书名: 穿越艺术
  • 作者: 滕矢初
  • 页数: 316
  •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 出版年: 2006-2
  • 全部

    【前言】P3 罗曼·罗兰:不要绝望,因为人类的优秀与你同在。 【序言】P4 后来,音乐成为我的职业,她成就了我的事业,也带给我荣誉,但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我更需要感谢的是她带给我精神的寄托,无论喜怒哀乐,无论成败荣辱,都能通过音乐来表现和释放;她的丰厚和深邃紧紧地吸引着我,激励着我,带我前行,使我废寝忘食、流连忘返;是她给予我知识和品性,给予我自信和力量,给予了我热爱生活的原动力。 【第一章】 【艺术的价值和力量】P1 无论是通过书本、音像资料,还是亲临博物馆,当我们欣赏到最原始的艺术品时,比如岩画、生活器具上的图画、粗糙的饰品,抑或构造简单的乐器等等,不禁会生发出无限遐想。透过那些斑驳的色彩,简陋的符号,我们试图穿越时空去探究远古传递的信息。试想,在人类最初阶段极为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吃饱穿暖已不容易,是什么原因促使人们创造出最原始的艺术? 据史料记载,唐玄宗击鼓的技巧非常之高,速度极快极匀,力度、幅度也很大。另外他还才情俱佳,因对当时的盛唐情景触景生情,常有感而发,亲自作曲,亲自指挥,与三百乐工共同完成许多乐曲的二度创作。 ...我想仅仅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他远不是仅仅沉湎于靡靡之音的亡国之君,而是对艺术倾注心血,在艺术上有所追求,有所建树,并通过实践努力去开拓创新的有功之君。如果不是一国之君,仅根据他的艺术成就,即便作为一个平民百姓也可以被称为艺术家了。然而,回顾一下历史对他的评价,似乎没有人郑重地授予他这样的称号,除了梨园戏曲界尊他为鼻祖,人们不仅没有形成这样的共识,相反所听到的往往是沉湎于声色犬马的亡国之君。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传统价值观中对艺术的轻视和偏见。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前428—前348)也充分肯定音乐对人的积极影响及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认为好的音乐能教化人的灵魂,音乐应该以道德和正义为目标,对人应该产生增强自信、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社会道义等影响,而不应该用夸张的音响表现,追求效果或仅仅用来享乐,更不能使人堕落和昏聩。 【超越时空的音乐语言】P9 音乐有一种神奇的功效:既可以语言般地传情达意,又可以用超越语言的表现方式抒发情感,有言道“言之不竭则咏之,咏之不竭则手舞足蹈”。 音乐不仅能够表达感情,还可以“描绘”情景。 《展览会中的图画》:生动地用音乐勾勒出了10幅生动的画面:蹒跚的侏儒;古城堡;图伊勒里宫花园;波兰牛车;未出壳小鸡的舞蹈……经常有音乐爱好者问我如何去欣赏这支曲子,我让他们牢记每段的标题,不要弄错,然后比照去想像,去聆听。其中一些段落,例如第四、五、六段,听众们听着听着会露出会意的笑容,因为音乐描绘得太形象太逼真了,好像自己身历其境。 《沃尔塔瓦河》::长笛和黑管所描绘的涓涓细流分别由两个源头流淌而出,汇成河流;猎人吹响了狩猎的号角;热闹的婚礼中人们跳起欢快的波尔卡舞;在迷人而安谧的月夜里,由加弱音器的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宛如仙境的优美旋律,水仙女们在翩翩起舞;木管奏出潺潺流水,竖琴的琶音溅起一串串水珠…… 想要很好地驾驭音乐语言,就要了解和运用好音乐的两大基本要素:节奏和旋律。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的本性就是政治性的动物”,人们以群体的形式存在于现世。现实社会中的人既不是生活在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也不是生活在鲁宾逊居住的孤岛上,而是每天面对现实中的具体生存问题。远古的先祖们在面对艰辛的生活时,需要彼此帮助,协同劳动,靠集体的力量去战胜自然界的艰难险阻,所以以节奏为主的劳动号子应运而生。 歌曲之王舒伯特的一首《摇篮曲》则表达了母亲对儿女的舔犊之情,温存而安详,充满期待。相比之下,勃拉姆斯(1833--1897)的《摇篮曲》不像是哄孩子入睡的,而更像是一首纯粹的抒情歌曲,它一进来就不那么安定,有些动荡,进入到下半段,情绪一下就涌了上去,内心的感情势不可挡,陷入了母亲沉静的遐想和深深期望。有谁能想到写出动人心魄的摇篮曲的勃拉姆斯,竟然从未结婚,更不要说养育过孩子,在一幅看似严峻,充满哲理性的北德意志人的面孔下,是内心深处的一颗充满挚爱之心。 【音乐的源泉与生命力】P19 记得我上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二年级的时候,在一本分析肖邦作品的书中,有一段话对我影响至深。大意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当然也应该包括所有的艺术家,绝不是靠表现他自己的痛苦和幸福而伟大起来,而是由于他的痛苦和幸福都是在社会、民族和历史的土壤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波兰音乐家肖邦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民族音乐家。他的作品几乎全部来自波兰民间的音乐素材,不管是波兰舞曲,还是玛祖卡,他把那些带着泥土芳香的民间音乐加以提炼,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如《e小调钢琴协奏曲》的末乐章(活泼的回旋曲),每次我演奏或指挥这首曲子,都觉得灵魂像被沐浴了一遍,洗去了心灵上的尘埃,精神为之焕发。 艺术的源头在于民间,任何华丽典雅的艺术都是来自民间的。艺术的生命力来自于生活,生活是不竭的创作源泉。生活素材经过沉淀、发酵,才能酝酿成为艺术的美酒。 采风之风绝非近代才有,古已有之。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旧有专职去民间采集歌谣的人,并由这方面的文化官员掌管。这是文化官员了解民心的一个途径,因为当时很多社会民情、动态都是通过歌谣在民间流传。 孔子对周朝搜集到的大量民谣、诗歌都非常重视,经过筛选,整理成册,选了305篇经典之作,编成《诗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传世作品。 其实,一部音乐作品,不必那么宏大,也不必那么深刻而沉重,只要是源于自然贴近人们生活的作品,总能唤起人的共鸣,很多歌曲的流行,正是由于它们道出了普通人的心声。相反一些急功近利的作品,即使题材很大,曲式繁杂,配器恢宏,名字起得很有气魄,也会缺乏最基本的“灵魂”——没有贴近生活的真实感受,没有源自民间的群众性音乐的基础,而失去知音,变成孤“音”自赏的自恋作品,显得苍白无力。 【音乐与其他艺术共融】P26 对于古希腊人来说,音乐却有着更加宽泛的含义。Music是muse一词的形容词,而缪斯在古希腊神话中是9个主管诗歌、艺术和科学的姐妹女神的统称。 古希腊人认为凡追求真和美的活动都不能没有音乐,所以,在神话中,音乐与其他艺术及科学门类形同姊妹。 “巴洛克”一词最早来自葡萄牙语的baroco,意思是指奇形怪状的不规则的珍珠,尤指一些较大的异形珍珠。最初的巴洛克音乐,是指一些不正规的,甚至是稀奇古怪的、随意的、世俗的及怪诞的音乐作品。 【音乐滋润人生】P43 我国有关音乐治疗疾病方面的记载也是很早的,在春秋战国时期《左传·昭公元年医和汉乐》中就谈到音乐对身心健全的影响:“……于是有烦于淫声,慆堙心耳,及忘和平,君子勿听也。至于烦,乃舍也易,天以生疾。君子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我国古代医学认为,五声音阶与人体五脏相关联:宫属土,通于脾;商属金,通于肺;角属木,通于肝;徵属火,通于心;羽属水,通于肾。五声音阶不但与五脏相关,还与构成万物的五行相联系。 欧美及日本等国家不断探索和研究音乐与人生理和心理的关系,认为音乐对人的心律、血压、肌肉等方面有一定影响,对调节精神的作用尤为巨大。 在一些医院中,专家还开展了“体感音乐疗法”的研究,病人躺在装有震动装置的床或沙发上,在听音乐的同时感受震动,这对一些倍感身心疲惫的病人疗效很好。 除了和谐之美,歌唱本身也有益于健康,合理地运用气息会不断地增加肺活量,吐故纳新,是一种很好的运动。就像倾诉和哭泣一样,放声地歌唱也是一种在释放情感、情绪的过程中解脱自我的过程,而且是一种积极的宣泄,一切烦恼随着歌声烟消云散,换来的是心理上的放松。 【从民乐变迁看文化交融】P48 【器乐学习使人受益无穷】P56 首先,这种锻炼更易于培养孩子做事专注、沉静,有耐力、肯钻研、勇于挑战的品质和善于解决困难的能力,并且通过音乐的感染而获得丰富的思想情感和细腻的表现力。另外,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域文化、艺术流派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门类的了解,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面。 其次,能最大限度地锻炼大脑的敏捷。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乐器的演奏极大限度地调动人们身体感官的协调性----眼睛要看着谱子,经大脑处理后要指挥手指弹奏出来,同时耳朵要听辨演奏的音符、节奏、强弱力度等处理是否正确、到位,并经反馈及时做出调整。10个指尖此起彼伏,不断地刺激神经末梢,锻炼大脑分析、判断、反应、协调等能力,所谓心灵手巧,手巧心更灵,在手、眼、耳、脑快速反应的不断练习中,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所以说,练习乐器有助于开启人的心智。而音乐带给人的联想和感动又引发无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还有一种现象十分有趣,凡是学习音乐,特别是学习器乐的人,都比较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自杀率和犯罪率都很低。音乐的美妙感人至深,人们能从音乐中汲取力量,获得信心,得到慰籍,从而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同时人们可以在自己营造的音乐世界里宣泄情绪,平衡心境。 另外,乐器演奏还可以培养一个人良好的心态。因为演奏不仅仅是一种自娱自乐、自我把玩的行为,还需要面对大庭广众,在很多场合亮相。这要求演奏者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及时调整心态,具备不怯场的素质,在众目睽睽之下从容不迫地表现音乐。 心理素质不仅仅体现在竞技、表演中,在学习、工作、生活这些人生的大舞台上也处处会体现出来,一个人的一生会遇到无数让自己紧张的时刻,如何把握和控制自己的状态,使生理和心理松弛下来,正常地发挥自己的才智,可能是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所以,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是所有人一生的课题。因而如何锻炼我们结实的神经,去面对压力和挑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我认为演奏正是一门锻炼控制自己、驾驭自己的艺术,而登台演奏是锻炼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法。 懂得放松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张弛有度,这对健康大有裨益。我在前面已举例,说明中外钢琴家里,不乏八九十岁的寿星,这固然与这个职业的手脑活动及自制能力有关,同时也与懂得放松,张弛有度密不可分。 【演奏中的音乐表现与演奏技巧】P67 【欣赏音乐 感受艺术】P92 浓厚的艺术氛围和良好的艺术品位犹如肥沃的土壤,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从中受益,而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是无法想象的。 还有很多外国艺术歌曲的保留曲目,尤其是18、19世纪的古典艺术歌曲,像莫扎特的《渴望春天》;舒伯特的《摇篮曲》、《鳟鱼》、《魔王》;门德尔松的《乘着歌声的翅膀》;拉赫马尼诺夫的《春潮》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传世佳作。 舒伯特喜欢为歌德的诗谱曲,天才音乐家与伟大诗人珠联璧合,创作了歌曲《魔王》。在这首歌曲中,舒伯特用不同的声调为四位角色定位:诱惑的魔王、惊恐的孩子、坚强的父亲和平静的叙事者。这首歌曲创造了艺术奇迹,有奇异的想像、丰富的故事、错落有致的歌曲和美妙的伴奏,令人陶醉,美不胜收。 巴赫在他的《英国组曲》及《法国组曲》中,以各种舞曲作为这些组曲的主要成分:像《阿拉曼德舞曲》(Allemande)起源于德国的民间舞蹈,平稳而流动;《库伦特舞曲》(Courante) 起源于法国的舞蹈;《小步舞曲》(Minuet)起源于法国优美而高雅的宫廷舞蹈;《萨拉班德》 (Sarabande)是西班牙的一种轻慢而矜持的舞蹈,起源于东方;《加沃特舞曲》(Gavotte)常伴有仿风笛音调的《缪赛特舞曲》(Musette)。所以在巴赫的初级钢琴曲集(俗称《小巴赫》)里,对于这第13首舞曲的名字,不同时期常常有不同的叫法。有时称为《风笛舞曲》,有时称为《加沃特舞曲》,有时又叫《缪赛特舞曲》。除此之外,还有源自著名的波兰民间舞的《波罗乃兹》舞曲;较欢快的《布列》舞曲(Bourree),以及情绪热烈、一般作为组曲结尾的《吉格》舞曲(Gigue)。以上提到的这些欧洲各国的舞曲,情绪、速度各不相同,风格各异,所以经常作为组曲的常用素材在室内乐的演奏中出现,当然随着不断地发展,后来序曲、进行曲等也加入进来,使室内乐的题材更加广泛。 在室内乐演奏模式成型过程中,有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在巴赫影响之下转化而来的海顿弦乐四重奏。从1771年开始的第十七弦乐四重奏开始,海顿确立了四个乐章的结构形式,更重要的是在结构上开始运用奏鸣套曲的创作规则。它的影响深远,直至现在,无论是一百多人演奏的交响乐,还是四个人演奏的四重奏,抑或是由钢琴或小提琴等乐器演奏的奏鸣曲,在乐曲的结构和乐章的安排方面基本上都沿袭了这个套路。 和交响乐相比,室内乐的重奏有着细腻的表现力,又擅长旋律的歌唱性,各声部乐器的组合也更加精致,所以得以流传至今。

    2016-09-12 22:57:06 回应

司马昭然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155条 )

什么样的爱值得勇敢一次
1
幸福的三个真相(全新修订本)
1
把日子过明白
1
但愿婚前我知道
1
松弛感
1
给青年编辑的十六堂课①
1
非暴力沟通
1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1
活出生命的意义
1
被讨厌的勇气
1
爱欲之死
1
起床后的黄金1小时
1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
1
月亮和六便士
1
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1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
1
钝感力
1
男人是鲑鱼 女人是鳟鱼
1
我执
1
皮囊
1
识男手册
1
偶遇
1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1
城市意象
1
遇见未知的自己
1
红玫瑰与白玫瑰
1
男女有别
1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1
野兽绅士
1
城市规划CAD
5
吕思勉说三国
1
搜神记
1
小说课
1
在宇宙间不易被风吹散
1
迎男而上
1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1
北京,北京
1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2
图解城市设计
5
在细雨中呼喊
1
活着活着就老了
1
精进
1
魔鬼约会学
1
朱光潜谈美
2
余欢
1
一学就会的手绘建筑效果图表现技法
1
身份
1
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
1
全球城市史
1
漫画世界系列3:漫画德国
1
送你一颗子弹
1
大学之路 上册
1
无知
1
爱与寂寞
1
音乐小百科
1
遇见菜根谭
1
澳大利亚自助游(第2版)
1
垂死的肉身
1
十一种孤独
1
许三观卖血记
1
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
1
女神一号
1
一生的学习
1
长安乱
2
我所理解的生活
1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1
三重门
1
王小波全集(第九卷 书信集)
1
看示范·学水彩
1
最简单的读谱法
4
三十六大
1
通稿二零零三
1
雅思阅读真经总纲
4
图解城市设计
1
慎小嶷
1
德语发音入门
1
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记
1
尘世的爱神
1
不择手段记单词
1
熟年革命
1
和精英价值说再见
1
死于威尼斯
1
西行25度
1
我的母亲是纳粹
1
我的德国笔记
1
急迫与忍耐
1
黄金时代
1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
快速规划设计50例
1
鸽子
1
幸福与不幸永在
1
齐达内的忧郁
1
先生
1
跟莫言学写作
1
少年维特之烦恼
1
德国
1
低音提琴
1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1
悉达多
1
漂泊的灵魂
1
城市规划快题设计与表现
1
彷徨少年时
1
黄昏里的男孩
1
幸福
1
股事
1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1
十一岁到德国
1
半生缘
1
你有权以自己的方式长大
1
安静
1
规划快题高分攻略
1
精神家园
1
自慰
1
品读德意志
1
尼采治焦虑
1
幸福离我们有多远
1
谋杀村
1
咬一口爱情三明智
1
不省心
1
王尔德的美丽哲学
1
古典音乐大研究
1
扛得住,世界就是你的
1
速写
1
零下一度
1
随想
1
那么,爱呢?
1
古典音乐
1
说并做着
1
思并辨着
1
趣味识谱
1
大量阅读的重要性
1
我们为什么会分手?
1
卡夫卡荒诞小说
3
一把雨伞给这天用
1
35次平川漫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