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F.A.对《余光中谈翻译》的笔记(13)

余光中谈翻译
  • 书名: 余光中谈翻译
  • 作者: 余光中
  • 页数: 203
  • 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出版年: 2002-1
  • 翻译和创作
    可是翻译,我指文学性质的,尤其是诗的翻译,不折不扣是一门艺术。业余我们应该采用其他的名词,例如“传真”,来代替“翻译”这两个字。真正有灵感的译文,像投胎重生的灵魂一样,令人觉得是一种“再创造”。 流行的翻译体就是这样:用多余的字句表达含混的意思。 中文周转不灵,词汇贫乏,句型单调,首尾不能兼顾的苦衷,恐怕要付另一半的责任。至于文学修养的较高境界,对于公式化的翻译,一时尚属奢望。
    引自 翻译和创作
    2012-02-29 20:22:04 回应
  • 外文系这一行
    英诗,或者一般的英国文学,该怎么研读。有三种途径:如果只在语言而不在文学欣赏欣赏便好。如果要做以为文学学者,就必须博览群籍,认真而持续的研究。如果要做以为作家,则要找到能启发滋润的先驱大师。 翻译要求需要更高水准的英文程度。而现状就是外文这一行的食洋不化和中文不济。
    引自 外文系这一行
    2012-02-29 20:28:43 回应
  • 用现代中文报道现代生活
    新闻的译文体,通常有一个现象,就是句法是欧化的,用于却往往是文言的。句法欧化是因为译者的功力无法化解繁复的西式句法,只好依样画葫芦。用于太文,因为译者幻想文言比较节省篇幅。
    引自 用现代中文报道现代生活
    2012-02-29 20:31:58 回应
  • 变通的艺术
    早在17世纪,大诗人德莱顿就曾经指出,对翻译这么一门大学问,是人的赞美和鼓励实在是太少了。主要原因是译者笼罩在原作者的阴影之中,译好了,光荣归于原作者,译坏了,罪在译者。如果说原作者是神灵,那么译者就是巫师,任务是把神的话传给人。翻译的妙旨就在这里:那句话虽是神谕,要传给凡人时,多多少少,毕竟还是用人的方式委婉点出,否则那个神谕仍留在云里雾里,高不可攀。译者介于神人之间,既要通天意,又得说人话。 在坚守“精确”的原则下,译者应当常常自问:“中国人会这样说吗?”如果中国人不这样说,译者至少应该追问自己“我这样说,一般中国人,一般不懂外文的中国人,能不能了解?”如果两个答案都是否定的,译者就必须另谋出路了。译者追求“精确”,原意是要译文更接近原文,可是不“通顺”的译文令人根本读不下去,怎能接近原文呢?不通顺的精确,在文法和修辞上已经是一种病态。要用病态的译文来表达常态的原文,是不可能的。理论上来说,好的译文给译文读者的感觉应该像原文给原文读者的感觉。如果原文是清畅的,则不够清畅的译文,无论译的多么“精确”,对原文来说仍是不忠,而不忠与精确恰恰相反。 翻译是译句不是译字。句是活的,字是死的,字必须用在句子中,有了上下文,才具生命。欧化分子的毛病是,第一,见字不见句;第二,以为英文中的任何字都可以子啊中文里找到同义词;第三,以为把英文句子每一部分都译过来后就等于把句子译过来了。事实上,英文里有很多字都没有现成的中文可以对译,而一句英文在译成中文时往往需要删去徒乱文艺的虚词冗字,填满文法或语气上的漏洞,甚至需要大动手术,调整文词的次序。所谓“勿增、勿删、勿改”的戒条,应该是指文意,而不是文词。文词上的直译、硬译、死译,是假精确,不是真精确。
    引自 变通的艺术
    2012-02-29 21:14:04 1人喜欢 回应
  • 哀中文之式微
    中文式微的结果就是舍简就繁,舍平易就艰拗。所谓中文的程度,泛指用现代的白话文来表达情意的能力。文白夹杂,也是一种不通,至少是不纯。 不纯的中文,在文白夹杂的大难之外,更面临西化的浩劫。西化的原因有二,一为直接,一为间接,其间的界限已经很难划分。直接的原因就是读英文。英文读的越多,中文读的越少,表现的方式甚至思考的方式,都不免渐受英文意识的侵袭。
    引自 哀中文之式微
    2012-02-29 21:20:30 回应
  • 从西而不化到西而化之

    一个民族的语言自然要变,但是不可以变得太快、太多、太不自然,尤其不可以变得尽失原有的特性和美质。我们的教育界、文化界、和各种传播机构,必须及时警惕,预为良谋。否则有一天“恶性西化”的狂潮真的吞没了白话文,则不但好作品再无知音,连整个民族的文化生命都面临威胁了。

    2012-02-29 21:24:14 回应
  • 与王尔德拔河记
    我作译者一向守一个原则:要译原意,不要译原文。只顾表面的原文,不顾后面的原意,就会流于直译,硬译,死译。 遇见长句时,译者要解决的难题,往往首在句法,而后才是词语。对付繁复的长句之道,不一而足,又是需要拆开重拼,有事需要首尾易位。一般译者只知道顺译(即依照原文次序),而不知道逆译才是中文,才有力。
    引自 与王尔德拔河记
    2012-03-01 22:35:17 回应
  • 白而不化的白话文
    虚词是文章的润滑剂,可以调节实词之间的关系助长文句的语气和态势。用的恰当,文句便周转自如,用滥了,反而乱人耳目,造成淤塞:于是虚词比诗词还要实了。 白话文运动推行了六十年的结果,竟然是培养出这么可怕的繁硬文体,可见不但所谓的封建文言会出问题,即连革命的白话文也会毛病百出,而愈是大众传播的时代,愈是如此。
    引自 白而不化的白话文
    2012-03-01 23:14:08 回应
  • 横行的洋文
    语言,天生是不讲理的东西,学者必须低首下心,唯命是从,而且昼思夜梦,年年游戏,若中邪魔,才能出生入死,死里求生。学外文,必须先投降,才能征服,才能以魔鬼之道来伏魔。 有人笑称,学习外文之道,始于寒暄而终于吵架。也就是说,如果你能用外语跟人对骂,功夫就到家了。
    引自 横行的洋文
    2012-03-01 23:28:01 1人喜欢 回应
  • 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措辞简洁,语法对称,句式灵活,声调铿锵,这些都是中文生命的常态。 大凡有志于中文创作的人,都不会认为善用四字成语就是创作的能事。成语历千百年而犹存,成为文化的一部分。成语的衰退显示文言的淡忘,文化意识的萎缩。 其实研究翻译就等于研究比较语言学,下列中西文化之差异,略分析中文西化之病: 1.英文不但富有抽象名词,也喜欢用抽象名词。中文常用一件事情(一个短语)做主语,英文常用一个名词或名词片语。英文好用抽象名词,其结果就是软化了动词,也就是说架空了动词。 2.名词成灾,灾情最严重的应该会死所谓的“科学至上”。有意无意总喜欢应一些“学术化”的抽象名词号线的客观而精确。 3.不少国人惑于西化的意识,常爱画蛇添足,“人们”实在是丑陋的西化词,林语堂绝不使用,希望大家也不要使用。“......之一”的泛滥也不容忽视。 在英文里,词性相同的字眼常用And来链接,但在中文里,类似的场合往往不用连接词。同样地,一长串同类词在中文里,也任其并列,无须连接。 “及”字破坏了中文的生态,因为中文没有这种用法。一定要用连接词的话,也只能用“而”,不可用“及”。“而”之为连接词,不但可表进一步,可谓建有and和but之意。 介词子啊英文里的用途远比中文里重要,简直成了英文的润滑剂。因而中文之中“有关”“关于”“由于”泛滥。 英文的副词形式对中文为害尚不显著,但也开始。例如“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地还是去赴了约”,“地”可删去,代之以逗点,使句法松松筋骨。 白话文一用到形容词,似乎离不开“的”,简直无“的”不成句。一碰到形容词就不加思索交给“的”去组织,正是流行的白话文僵化的原因。白话文啰嗦而软弱,虚字太多是一大原因,而滥用最多的虚字正是“的”。 后饰句可以一路加下去,虽长而不失自然,富有弹性。前饰句以名词压底,一长了就显得累赘、紧张,不胜负担,所以前饰句是关闭句,后饰句式开放句。
    引自 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2012-03-02 00:04:36 回应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