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书酱对《5%的改变》的笔记(1)

芝书酱
芝书酱 (天涯处处皆芳草)

读过 5%的改变

5%的改变
  • 书名: 5%的改变
  • 作者: 李松蔚
  • 页数: 280
  •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 2022-6-22
  • 1

    《5%的改变》

    李松蔚

    96个笔记

    ◆ 引言

    >> 绕过惯性的阻力,请当事人尝试从没有做过的事情,获得不一样的经验

    >> 想改变吗?做点什么吧!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变化,也一定要从“做”点什么开始。

    >> 很多人都喜欢通过“思考”寻找答案,更安全,更无痛,并且显得更深刻和触及灵魂。但要我来说,还是“做”点什么更管用。行动会直接带来新的经验。

    >> 这跟神经系统的加工偏好有关。我们把那些熟悉的刺激看成安全的(哪怕实际上在伤害自己),一遍遍甘之如饴,而新的经验无论好坏,都让人如临大敌。

    >> 你的建议对我太刺激了,我顶多想一想,肯定做不到!”

    >> 他们要尝试的行动既要是新的,又不能太难受,这就是所谓“扰动”:恰到好处的“刺激”,让对方更容易地启动不一样的尝试。

    >> 问题”并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它是一种叙事,它建立在提问者过去理解并回应这个世界的视角之上。既然问题是在这个角度下产生的,就无法通过相同的角度解决。

    >> 谁会愿意听一个看轻自己的人说话呢?反过来,一个人越是被理解,越是感到安全,就越是愿意打开自己,面对新的经验。

    >> 心理咨询的基本功,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理解对方。他眼中的世界有他的道理,只是他的道理此刻遇到了麻烦,这是他学习的契机,而不能当他是一个“之前都大错特错”或者“自作自受”的肇事者。

    >> 受到的训练来自系统式心理治疗,它把大多数“问题”都看成系统自组织维持的稳态。我理解一个人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了自圆其说的稳定感,也意识到改变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 请你保持基本不变的同时,朝着可能的方向改变一点

    >> 行动比正确的行动更重要。

    >> 这只是我的建议,我不确定对你会怎么样。”——给他留一点尝试的空间

    ◆ CHAPTER 1 自我

    >> 当事人:“你认错人了。我不是你以为的那个应该看书的人,我是……”

    坚持记录七天,然后反馈你的感想。

    >> 小虫子就是我,旁观者、当事人都是我。我过激地否定某部分自己,像割掉肿瘤一样割掉某些“我”,浑噩、挣扎又压抑地活了好久。

    >> 大多数痛苦都可以概括成两句话:

    “我不希望自己这样,但确实我就是这样的。”

    “我希望像别人一样,但我又做不到那样。”

    >> 解决方案说来简单,就是“接纳”,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就像打牌,先承认手里的牌就是这些,然后再谋划怎么打好。理想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说一千道一万,现实中这个人再不行,他也是唯一的行动的指望。

    >> 消化了“我不该如此”的错位感,才能看清楚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满意也罢,不满也罢)。

    >> 5%其实也不错了,问题在于,如果你太想要一个彻底的、长久的改变,你就会被挫败、沮丧和自我否定压垮,最后的结果是连5%也做不到。你只做到了0%。

    >> 想跟父母和解也好,转行也好,学习新的技能也好,只能拿出特定的一小时来做这件事。是的,保持一周不变,改变的时间绝不能超过一个小时。

    >> 明天开始,每天晚上花三分钟,给自己一个小型的仪式。如果你白天的学习效率还不错,当晚的仪式主题就是:“我真棒。我战胜了疫情的影响,离好学校又近了一步。”你可以对着镜子说这句话,可以写下来,或者用别的什么办法庆祝。

    如果那天学习效率不高,仪式主题就是:“我真棒。但是因为疫情,让我离好学校更远了。”同样,把这句话说出来或者写下来。

    >> 未来的七天里,能不能请你每天拿出一个小时,在这一小时里暂时放下不甘心的感觉,去体会一下,假如这一刻的生活是你这一个小时能过上的最好的生活,你知足了,不奢望再有别的,你打算怎么利用这一个小时,让自己过好一点?

    记录下你的感受。剩下的时间,继续回到你不甘心的状态。过七天再做一个对比,看看两种状态有什么不同。

    >> 你可以每天最多给自己放半个小时的假。在这半个小时里对自己说“我累了,管它会不会发生,我都要休息一下”,但一定不能超过半小时。如果休息的过程让你担心“这样会不会太大意了”,就立刻结束休息时间,回到日常的备战状态里。

    >> 给自己设计一个“自律窗”,在真实的生活中留出一个用来展示自律的窗口。具体地说,在工作时一眼能看见的地方围出一块空地,比如工作桌上,0.1平方米就好(差不多是30厘米见方的一块地儿)。这块地方始终保持整洁,除此之外的地方,爱怎么囤积都可以。

    >> 你可以每天给自己设置60秒的时间,比如晚上11点59分到12点整,定一个闹铃,这60秒的时间里什么都不干,不吃东西,也不看剧。其他时间爱怎么吃东西和刷剧都可以。

    这0.1平方米和60秒就是你的自律符号。

    >> 自律本身并不是目标,只是用来实现目标的手段。

    >> 提问者指出的问题,不包含具体的“事”,更多是一种情绪性的结论,

    >> 生活中确实有一些具体的困惑,却被结论掩盖了。具体的问题解决起来是很辛苦的,需要动脑筋,需要投入,需要耐性,而且也可能解决不掉。这时有一种防御机制,就是不再关心具体问题,只把焦点放到内心,不去考虑“怎么办”,而变成“我应当悟出怎样的人生哲学”。这确实更容易带来满足感,同时,具体困惑也还是没有解决。

    >> 舒适的时候享受现状,焦虑的时候做一点自我折磨的尝试。

    >> 关于自我,想是想不明白的,解决办法往往需要行动。

    积极的行动会开启一条“行动让人的状态变好,状态变好又带来更多积极行动”的正反馈循环链路。与之相反的就是“向下螺旋”的恶性循环:因为心情不好,导致什么都不想做;因为什么都没做,导致心情更差。

    >> 就要少想,多做。一旦开始做事,就启动了“向上螺旋”。

    >> 要考虑的恰恰是在状态不好的同时,坚持迈出一小步。

    >> 重点是,每个声音都要表达。不要预设只能存在一个声音,这是在自己头脑里的暴政——我们总认为自己只能有“唯一”的观点,从而造成了更多的困惑。有时候,允许不同的观点同时表达,本身就带来了沟通和解决的空间。

    >> 一个人可能想佛系,又觉得佛系不好,放不下自己的雄心壮志,那么与其花时间纠结“哪种人生观更好”,倒不如两种都要:一半时间充分努力,另一半时间充分躺平。

    >> 由提问者根据当天的心情,区分不同的状态。

    >> 就算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也能做点什么。”进行了这样的深度加工,才能最有效地减轻焦虑。

    >> 提建议的同时,不对建议的结果做任何预判。这样,就把建议变成了实验。就像所有实验一样,因为猜不到结果,所以期待。

    >> 你照我说的做,保证解决问题”。后面这种说法一方面不负责任(谁真的能保证?);更大的问题在于它把“行动”的目的异化了。做事是为了期待中的结果,这反而让人畏惧不前。

    >> 实验的目的是探寻真相——无论结果符不符合期待,它都会增进我们对事物的了解,因为真实世界的规律就是如此。

    ◆ CHAPTER 2 原生家庭

    >> 时间很神奇,没有一种状态是永恒的,不是你变,就是她变。过去一直是你主动改变,迁就她,这次你把她当成一个会变的人,等等看?

    >> 在保持距离的前提下,有一点适度的关切。既不绝情,但也不要无端成为出气筒和替罪羊。保持你的稳定,剩下的,她会学着适应。

    >> 妈妈那些令我反感的行为和语言,如果不方便反驳,就保持尊重和淡漠。但如果她用更健康的模式对待我,我会积极响应,让她觉得这个方向是对的。

    >> 假设接下来一周妈妈穿上了隐身衣,戴上消音器,也就是说,她说什么做什么,你都看不见了。这一周她影响不了你,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管她有没有鼓励,你都听不见,也不在乎。她对你一点影响力都没有。我们看看这会让你感觉更好呢(因为自由了)?还是感觉更不好(因为失去了指责的对象)?

    >> 假如有一件举手之劳的事始终做不到,除了解释为某种缺陷或障碍,另一种解释是,出于某种目的而特意“不去做”。一个成年人有能力拒绝妈妈的影响,却没有拒绝,除了来自母亲的积威之外,多半这个影响也是他(她)自己想要的。

    >> 当一个年轻人对现状感到不满,对自己要求很严厉,同时也希望多体谅一下自己,那他就会说:“我已经尽力了,值得鼓励”,“都怪妈妈还在苛责我”。这样一来,就可以利用父母的要求,去摆平内心的冲突。看起来好像“难以”摆脱父母,但这总比承认自相矛盾好受一些。

    >> 每次争吵你只是控制不住情绪,但不是真的想让他们难受。为了体现这一点,每次你发现自己又“怼”了父母之后,就为他们做一件小事,比如倒一杯水(或者别的小事),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善意。

    >> 在我看来,完成一个动作,比想明白一百个道理更有用。

    >> 不要吵架”是一根随时绷紧的弦,“吵了再说”则有一种随遇而安的松弛。这反而有助于我们情绪平稳。有些情绪不再被刻意关注之后,自己就会淡化。

    >> 应对父母的办法倒是简单:不理。

    他们有权催生,你也有权把他们的声音当耳旁风。

    >> 请你连续三天暗中保持一个观察,记录你和妈妈的冲突,记住她说哪句话会激发你的愤怒。那句话最好一字不差地记下来:争吵是怎么激发的?你又会怎么回应?最好也能记住原句。

    如果在气头上记不下来,也可以录音。

    >> 那些让我们困扰半生的问题,其实我们从没有认真地看过。

    >> 吃东西从一个无意识的行为,变成了一组有计划的行动(列清单)。刻意为之,变化就随之发生。

    >> 原生家庭的解释就未必站得住。它是一种被发明出来的、功能性的解释,看上去是为了解决问题,实际效果却是维持了问题。

    >> 提问者遇到问题(发脾气),把它解释为原生家庭的痛苦,而这个解释又会反过来作用于提问者的问题,令她愤怒的情绪愈发强烈,由此形成恶性循环,问题就从偶然的、本可以自发调节的脾气,变成了难以自拔的怒火。

    >> 课题分离

    这是阿德勒心理学强调的原则,在处理家庭问题时尤其适用。简单地说,就是要区分一个问题是谁的“课题”。谁的课题,谁负责解决。

    区分的原则很简单:这个问题让谁感到困扰?谁困扰,就是谁的课题。

    >> 重要的不是跟父母较劲,你只要按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就够了。至于父母怎么想——

    “那不是你的课题。”

    >> 假如有一件举手之劳的事始终做不到,除了解释为某种缺陷或障碍,另一种解释是,出于某种目的而特意“不去做”——这种叙事的思路,叫作“目的论”。

    与目的论对应的叙事叫“原因论”。也就是遇到问题,先从过去找原因:因为曾经的某段经历,现在的我遇到了麻烦。我表现出了很多自己也不情愿的状态。在这种视角下,我是一个“受害者”。曾经发生的事情仿佛是一道横亘在面前的大山,除非付出超常的努力,否则无从翻越。

    >> 目的论提出了另外一种解释。它认为一个人做一件事,并非受制于过去的因果,而是为了实现将来的某种目的。换句话说,它相信人永远具有主观的能动性。“如果你做不到,不是因为你不能,而是不想。”

    >> 运用目的论的视角理解一个人,至关重要的原则是将他的行为目的看作合乎情理的、值得尊重的。由此构建起的叙事逻辑,才有助于接受干预的人感受到被理解、被支持,而不是受到指责,甚至是“诛心”。

    >> 哪怕一切照旧,只要当事人有意识地启动了观察,事情的性质就会有一些变化

    >> 心理咨询中常常化用这些生活中的仪式,那些想对来访者传达的重要信息——不只是让他们“听到”,还要产生记忆和影响,使用仪式会事半功倍。

    ◆ CHAPTER 3 工作与理想

    >> 怎么样才能迈出第一步呢?办法很简单,只要同时满足上面两个条件:你要一边通过行动带来效能感,一边不让自己真的“找到工作”。

    >> 请你每天花一点时间做简历(这会增加你的效能感),每天半小时上下就可以,不要超过一小时。无论做成什么样,完成后立刻把它删掉(这样你就不会真的找到工作了)。每天重复一遍这个任务。

    >> 后来我想起来电脑不也有回收站吗,大不了之后再找回来,嘿嘿嘿……

    >> 恐惧只是一种情绪,而工作表现更重要是取决于行为。一个人带着恐惧这种情绪,照样可以采取行动。归根到底,做了什么是第一位的。

    >> 做事甚至不必产生“实际”的结果,行动本身就会开启“向上螺旋”。最初的行动一旦被激活,身体自然会越来越有力量,做的事也越来越多。

    >> 就像是在滚雪球,从最初的一小点开始,一圈圈越滚越大。关键在于启动。

    >> 恐惧的人,先从“做点没用的事”的行动开始吧!

    >> 焦虑促使我不停地刷手机,其实我也并不是有多爱玩手机,只是一放下手机,那种无穷无尽的焦虑感便会袭来。

    >> 需要接受这一点:你在这个阶段,只能拿出1/7的时间和精力,也就是一周只有一天做科研。

    无论你有多么不想接受,这都是现实。

    >> 要接受自己本质上属于这样一类人,也许你就没那么焦虑了。

    >> 第一,把这1/7的时间充分利用好,效率最大化(这一点,我估计你已经在做了);第二,剩下的六天尽情做其他事。

    >> 和一个东西对抗,需要耗费的精力远远大于处理它本身。

    >> 恐惧在敲门,勇气打开门,门外什么都没有。”

    >> 请你在未来七天,从最有可能讨厌你的权威开始,每天针对一个权威,写一套在他身边保持安全的应对策略。也就是,作为被他讨厌的人,你要如何谨言慎行地活下去?

    >> 老是怀疑别人对我好是“别有用心”,而当别人对我的“好”不够稳定的时候,就会引发我的恐慌,因为我把它作为判断自我价值的标准,可能会抓住每一个证据来证明自己很糟糕。

    >> 关系中要对别人有用,对方其实不太关注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关注你对他有用的部分。

    >> “人家说不定不讨厌你。”“可是万一呢?”不如索性直面最坏的可能——你害怕的事就是真的,别人就是讨厌你,

    >> 划分一个专门时段,比如在做重要事情之前,先有这么一个“想”的仪式,一小段时间就好,就像古时候的焚香沐浴,给自己提振精神。

    用计时器设定时间,然后使劲想:“自己现在值多少,做到了二十六岁应该有的样子了吗?”

    计时器响,停下来,专心做事。

    至于一次仪式多长时间,我没把握。不妨先定为一次二十六分钟。你根据每天情况灵活调整,如果仪式之后还是控制不住地想,第二天就延长仪式的时间。反过来,如果没有那么多可想的了,第二天再缩短。

    >> 当我开始计时,“想”这件事就成了一个任务,成为任务以后我就希望它快点结束了。

    >> 你只负责眼前一年,把未来的一生交给“命”。

    >> 对于放不下的人来说,一年能拿出一天的假期,就很好了。

    >> 还发展出了第三种状态,就是心安理得地享受什么也不做的生活。每天固定两个小时的电视剧时间,让我发自内心感到愉快。

    >> 最难以安置的其实是自我谴责,是在干一天活的同时,质问自己“剩下六天干吗去了”。从负面的框架看自己,看到的就全是错漏,继而自责。这非但不会带来积极的行动,反而加剧了问题。越是沉浸在“我不好”的声音里,就越是破罐子破摔,也没有力气去改变什么。而最值得思考的问题是:“既然我是这样,那么这样的我又能找到哪些资源,去把事情做好呢?”

    所以,请先停下头脑里那些“我不好”的声音。

    >> 问题”只是一种主观建构,是若干个故事版本之一。

    ◆ CHAPTER 4 亲密关系

    >> 亲密关系可能是世界上最容易的关系了。它没有固定的需要学习的规则,硬要说的话,就是一条:两个人觉得可以就可以。

    >> 的,恐惧感。内心那些声音的来源是恐惧,恐惧失去这份滋养的有爱的关系。

    >> 你们三个人有三组关系:母子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请你尽量把三组关系分开

    >> 如果儿子受不了爸爸找你,你请他直接找爸爸。如果爸爸搞不定儿子找你,你请他直接找儿子。

    >> 你们开一个家庭的公共账户,你和老公各自赚的钱,都拿一定比例放到这个账户里——比例可以由你们自己决定,从0%到100%都可以。这样以后你就有三张卡(假设里面都有钱的话),每花一笔钱你都要判断:这是家庭账户里的钱,还是你自己的,还是老公的信用卡?

    ◆ CHAPTER 5 人际关系

    >> 只要妈妈继续保留对孩子的高期望,她就有可能陷入失控。

    越想控制一个人,就要承担越高的失控风险。

    >> 失衡的时候不做约束,任由这个情绪发展,看看会失衡多长时间?带来多大危害?最严重的时候会扭曲到什么程度?最后会怎么样好转?

    >> 你在接下来一个星期内,每天观察自己的行为,看看自己做的事情中有几件是:

    别人让你做,你不想,却身不由己的;

    别人让你做,你也想做,顺势答应的。

    把两个数字分别统计下来。一周之后告诉我,每天这两个数据会怎样变化。

    >> 我无法主动去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仿佛别人不要求我做,我就不会想去做一样。其实我完全有条件去做一些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别人也阻止不了我。如果我可以多做一些这样的事情,也许就能平衡一下不满的心态。

    >> 讨好的意思是,别人要我做的事,我就做。

    而讨好的反面,不一定是“别人要我做的事,我都拒绝”,反倒是“我想做的事,我就做”。做事主要取决于自己的意愿。这当中自然也包含一些别人要我做的事,没关系,如果正好也是我想做的,就做。

    >> 越是不准一个人做什么事,他就越是想做,冲动难以抑制。但如果由他自己一个人做决定,他掂量权衡之后,就会在他舒适的程度停下来

    2023-10-13 19:34:18 回应

芝书酱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219条 )

不原谅也没关系
1
九宫格写作法
1
掌控注意力
2
幸福的陷阱
3
想想就开心!未必事事如意,依然天天开心的自我心理学
1
游戏化思维
1
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
1
会做图表的人显得特别牛
1
和秋叶一起学PPT
1
高效学习法
1
结构思考力(全新升级版)
3
每天5分钟断舍离
1
笔记思考术
1
羞耻感
1
治愈隐性虐待
1
分心不是我的错
1
写给分心者的生活指南
1
分心的优势
1
硅谷最受欢迎的情商课
1
刻意学习
2
让孩子学会思考
1
不管教的勇气
3
快速阅读术
2
范志红详解孕产妇饮食营养全书
2
极简生活
2
项目管理式生活
2
小狗钱钱的人生整理术
2
当我遇见一个人
1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
2
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
2
读懂孩子的心
2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
2
免疫力
2
极速写作
2
自控力
2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
2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2
为什么精英这样用脑不会累
2
每天最重要的3件事
2
如何高效写作
2
中里巴人极简养生法
1
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
2
让你幸福起来的赞美日记
2
养眼就是养精神
2
八万四千问
2
北野武的小酒馆
2
人生效率手册
2
基本穿搭
2
极简主义
2
只管去做
2
小强升职记
2
终身成长行动指南
2
30岁前的每一天
2
战胜拖拉
2
那个姐姐教我们的事
2
从此,不再开口就紧张!
2
像希拉里那样工作-像赖斯那样成功
2
精力管理
2
番茄工作法图解
2
阅读变现
2
写作工具
2
接受不完美的勇气
2
被忽视的孩子
2
ACT 就这么简单
3
把不安当作朋友
2
巨人的工具
2
不乖
3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
福格行为模型
1
浓缩睡眠法
3
认知驱动
3
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
4
学习变现
2
你内心的无能为力,来自对世界的恐惧
2
你活得累吗
2
学习力
2
掌控生活,从掌控时间开始
3
如何才能不焦虑
2
《爆款写作课》
2
自我训练
2
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
2
跃迁
2
自驱型成长
2
如何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
2
掌控习惯
2
自我成长的力量
2
自控力
2
与内心的冲突和解
2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
2
认知觉醒
2
从出生到3岁
1
教养的迷思
1
如何让孩子自觉又主动
1
你的6岁孩子
1
园丁与木匠
1
自媒体写作,从基本功到实战方法
1
休活
1
一岁就上常青藤
1
欢迎来到一年级:幼小衔接家长手册
1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第3版)
1
宝宝这一年
1
4点起床
1
时间的格局
1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1
大萝卜和难挑的鳄梨
1
好好学习
1
自信思考
1
善用佳软
1
爱吃沙拉的狮子
1
高情商销售
2
协同:如何打造高联动团队
1
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
2
捕捉儿童敏感期
3
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
1
沃顿商学院自我管理课
1
学习力:颠覆职场学习的高效方法
1
知识变现
1
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
1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
1
懂选择的女人更幸福
1
如何用kindle高效学习
1
为什么精英都是清单控
1
天下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
1
快乐工作精彩生活
1
我好-你好
1
每周工作4小时
1
瘦子房间的秘密
1
红色范思哲 灰色阿玛尼
1
一只牡羊的金刚经笔记
1
别独自用餐
1
冷读术
1
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