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05 / 324
  • 愤怒的葡萄

    [美]约翰·斯坦贝克、[美] John Steinbeck / 王一凡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2019-6 / 69.00元
    2022-12-13 读过

    三分之一处开始引人入胜。虽然写的是美国的历史,但是打工人读的时候也太能共情了。一处是“拍卖工作”,总会有更需要这份工作的人接受它的不公。另一处是效率更高的机器取代了人工劳动力,冷酷无情。 今天多少人戏称自己的工作是车间拧螺丝,失去了自己耕种的那片土地。也没办法不失去,我们决定不了社会发展的走向。 结尾写得很妙,失去了孩子的罗夏莎拯救了另一个生命,脑袋里面一直回响那句“只有穷人会帮助穷人”。

  • 间谍与叛徒 : 改变历史的英苏谍战

    [英] 本·麦金泰尔 / 袁鑫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21-1 / 92.00元
    2022-11-25 读过

    比《潜伏》更惊心动魄,残酷又反人性的斗争

  • 晚熟的人

    莫言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20-8-1 / 59
    2022-11-14 读过

    3.5吧姑且 很多篇都没读懂 可能以后会再看一遍

  •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

    李诞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2021-8-20 / 42.00元
    2022-11-14 读过

    受众不是我,讲的东西对我也没啥用处。纯粹是在帖子里看到书里某句话去看了看整本书。认同“把脱口秀当成工作,稳定产出才是专业的”。其他行业也是,看似门槛低,实则需要克服的东西很多,尤其是懒惰。光靠灵感不如脚踏实地。我宣布“做不好还做不坏吗”已经成为我新的干活动力

  • 弃猫 : 当我谈起父亲时

    [日] 村上春树 / 烨伊 / 花城出版社 / 2021-1 / 48.00元
    2022-11-14 读过

    3.5 很短很短的一本,大多是在回忆父亲年轻时的遥远陌生的记忆。但是阅读时让我感受到了宁静。也许人到了年纪就会好奇父母的既往经历,明白父母也不仅仅是“父母”而已。一些不管因为什么原因没说出口的话,总是来得太迟。和家人间丝丝缕缕的联系也会以无法察觉的方式渗透进生命里。

  •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黄永玉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14-5 / 45.00
    2022-10-20 读过

    在意大利生活时期的黄永玉脱离了各式各样的荣耀和名号,真真正正醉心绘画,对他来说写生画画是一种乐趣和享受。好羡慕啊。 书里的散文也散发着松弛感。能看到一个有趣的老头在意大利画画的所见所想。读多了苦大仇深的严肃文学,还是需要这样的书来缓解一下心情。特别喜欢他提到的“系统性地学习很多拜占庭艺术研究知识,就像两千万的手表只能博得主人的偶然一瞥。不能百分百地利用是很可惜的。倒不如边走边看身边的东西,也很有意思。” “艺术家像蜜蜂,而意大利对他们来说就像蜜罐。稍有不慎就会被丰富的艺术文化淹死。”当艺术鉴赏能力超过了自己的实践力,要么努力赶上,要么怠惰不前。黄永玉把这点看得太通透了。 看黄永玉讲文艺复兴(虽然只是一点点🤏)比教材可有意思多了

  • 亲历切尔诺贝利 : 揭开核灾难真相 直面生命的恐惧与勇敢

    [俄] 格里戈里·梅德韦杰夫 / 刘建波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2019-8 / 45.00元
    2022-10-03 读过

    书里情感煽动的部分很少,大多是核电站爆炸的前因后果和现象,以及经历其中的工作人员的证词。不过因为我没有专业的知识,所以在作者使用术语或者解释一些操作过程的时候(也许尽管已经是非常通俗的)我还是似懂非懂。无法从这个角度get到各种操作所代表的严重性。但从爆炸之后所描述的核辐射症状、群众疏散的情况来看,是让我切身感到害怕的。一旦想象到一天之内我被核辐射包围,无法抵挡,撤离代表着永远也不回来就很绝望。 书里有句话“人既是原因,也是结果。”当核设施被制造出来之后,所有的结果也将由人类承担。人会因为无知而无畏,也不能抵抗生命的不堪一击。

  • 文工团 : 王安忆中篇小说系列

    王安忆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2013-5-1 / CNY 29.00
    2022-08-19 读过

    《文工团》算是常规操作,给人物分类的小短篇读起来也很轻松。因为作者是有文工团的真实经历,所以可以挖掘文工团符号下往往被忽略的人们。比如自愿随团学习的、被当作童星挖掘的、带着抱负来到地方的上海学生。能体会到大家尽管目的不同,整体却也有一种只有在组团初期才能体会的温情。师徒制渐渐消亡,但作者记录下了这种制度留下的遗产。 《尾声》是我最喜欢的一篇。着眼于一个马上要被解散的文工团团长。团长这样的人是个好人,但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时代也挺残酷无情的,当你顺应它的时候,也许会得到很多东西。但人不像水可以放进任意形状的容器里,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已经形成,再去做与之违背的事情,结果往往不尽人意,时代不可能为谁停留或转变。团长其实很善良,但他也无法为文工团的前途买单,真的很无奈。

  • 恶棍列传

    [阿根廷] 豪·路·博尔赫斯 / 王永年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5-6-1 / 25.00元
    2022-08-14 读过

    好玩的人物故事集,后面几篇脱胎于一千零一夜,确实有种在读阿拉伯故事的感觉。还把各国的传说或事件拿来给故事穿针引线,游走在虚构和真实之间。但是我觉得还没到精彩的程度。

  • 窗边的小豆豆

    [日] 黑柳彻子 著、岩崎千弘 图 / 赵玉皎 / 南海出版公司 / 2003-1 / 20.00元
    2022-08-08 读过

    看到后半本,巴学园的快乐掺杂着战争的悲伤,尽管孩子们没有直面战争,也从不得不接受的事实里认识了离别。天真美好的愿望还是带给人一点抚慰。巴学园的校长和老师们也是少见的能够设身处地尊重孩子的人啊

  • 克拉拉与太阳

    [英] 石黑一雄 / 宋佥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21-3 / 68.00
    2022-07-23 读过

    打卡 克拉拉与太阳 也许因为人类社会千疮百孔,所以很难相信童话意味的结局。乔西的父亲说人心是复杂的,我跟着剧情确实体验到了我自己人心的复杂。一会儿阴谋论一会儿又觉得自己想太多😂 克拉拉作为人类的af,可以扮演好乔西这个角色,但它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乔西。即使它遍访所有乔西“内心的房间”,由于自身的性质,也不会做出任何“自私”的选择。因此也就失去了人性。 看完就一整个心疼克拉拉。在她自己看来是完美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我看来是被掌控者奉献和孤独的一生。大家享受着她的好,如图享受一件卓越科技产品,所以在产品老化时结局必然是回收销毁。(也许这也是我作为人类的自作多情和无意义的同情)

  • 可能性的艺术 : 比较政治学30讲

    刘瑜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22-4 / 82.00元
    2022-07-14 读过

    政治果然是可能性的艺术。这本书说不上很高深很全面,但是能提供一个跳出自己国家、自己身边局限性的视野,站在世界高度,看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同一历史时刻世界不同地区的差异。 作者思路和分析都很清晰,不懂政治,但书写的不晦涩。看的时候完全丧失独立思考能力,被作者带着跑……

  • 活着

    余华 / 作家出版社 / 2012-8 / 28.00元
    2022-07-11 读过

    看完太难受。好惨一福贵,活着在人世间受遍生离死别种种痛苦,从充满希望地活着变成活着就行。对于凤霞和二喜的结合感觉很不真实,从封建地主被打倒跨到结婚前,凤霞一直都是不被命运关照的人,所以觉得突然出现的二喜有些生硬。“鸡养大了就变成了鹅,鹅养大了变成了羊,羊养大了又变成了牛。”最后一朝化为乌有。有种可怕的念头:生活就是这样在无尽的痛苦里轮回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 毛姆读书随笔

    [英]毛姆 / 罗长利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017-6-20 / 42.00元
    2022-07-05 读过

    读完一本书如读一本书。感觉适合当读完书里所提作者作品之后的消遣。书里写了毛姆对这些文学作品的看法见解和一些生活经历。对作家八卦并不很感兴趣,没读过的书又很难有共同语言。有点失望

  • 天堂蒜薹之歌

    莫言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2017-1 / 69.00元
    2022-07-03 读过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21 2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