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世纪文艺复兴》试读:教士们不要渎神的文学

从罗马帝国灭亡一直到现代,拉丁古典著作为西欧提供了每一时期文化的最佳晴雨表。它们从来没有完全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但对它们的研究时兴时衰,这与教育和知识活动的总体水平密切相关。在中世纪早期疾风暴雨般的时代,古典著作一时黯然失色,但是它们随着查理曼及其继承人时期的教育和学术的复兴而再度出现。在号称"铁的世纪"的10世纪,它们再一次遭到漠视,直到11世纪后期和12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才再度兴起。一定程度上,13世纪是一个例外,这个世纪活力四射,但更多表现在哲学和科学方面而非文学方面,这主要是得益于希腊文和阿拉伯文著作的译本而非直接运用拉丁文文献。接踵而至的是14、15世纪的伟大学术复兴,它首先是一次拉丁文化复兴,它的主要先驱彼特拉克热爱西塞罗和维吉尔的作品,如饥似渴地搜寻拉丁作家的手抄本;人文主义的拉丁元素在希腊文化复兴后仍然坚守住了自己的阵地,拉丁文化长久成为人文学科中现代人文教育的基石。 古典著作的前两次复兴持续时间不长,但是的确发生过。9世纪的复兴毫无疑问值得历史学家认真研究。它的抄写员使许多古典著作免遭毁灭;它创作了数量可观的拉丁韵文;它为后来拉丁文用法和拉丁写作风格整体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当然,它的中心相对稀少分散,而且人文主义者当中像费里耶尔的吕皮那样类型的人为数极少,此公是"精力充沛的借阅者,当然多少也算得上是个小心谨慎的图书出借者" ,他的书信向我们展示了修道院时代这位学者的多彩生活。此外,加洛林文艺复兴运动虽然仅仅局限于法兰克土地上,但是到了12世纪,文化已经远播法兰克域外,修道院和大教堂数量猛增,文化领域的复兴范围已是欧洲而不仅仅是法兰克帝国。与此同时,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节奏也变得更快,而正是这种活跃滋长了古典著作的竞争者甚至是敌人。除了无知和野蛮外,古典作家还不得不总是与宗教进行斗争;他们现在又在逻辑领域发现了新的敌人。中世纪古典著作兴衰曲线的描绘必须考虑到所有这些变量。 基督教与拉丁古典著作的冲突可以追溯到罗马时代,因为拉丁文学是新信仰得以诞生的异教环境的一部分,基督教曾与它进行过激烈战斗,而拉丁语和拉丁文学在中世纪是作为罗马遗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继承下来的。只要拉丁语仍然是教会语言,罗马文学就是一本敞开的图书,供所有具备宗教教育基础的人阅读,而且只要教会圣典、信条、法律和礼仪书是用拉丁文所写,那么,通晓拉丁语对所有神职人员来说就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不过,这本敞开的图书是一本异教徒之书,反映在这种文化采信的--如果说不是它直接传授的--宗教上;不仅如此,更表现在它的生活观上,这种生活观坦然接受现实世界和它全部的欢愉。所以,根植于文化传统和教会体系的冲突延续了一代又一代而不得解决。在这个更为严格的教派看来,拉丁文学习应该仅限于对具体运用这种语言必需的语法要点,古典著作的任何进一步学习往最好处说也是浪费时间,往最坏处说是毒害灵魂。对于厌世者而言,仅仅拉丁风格之美本身可能就是一种危险。圣哲罗姆描述过常常被他人引用的一种幻觉:天使训斥他是西塞罗的信徒而不是基督徒。公元398年,迦太基第四次宗教大会禁止主教阅读异教徒的书籍。教皇使节利奥在10世纪说:"圣彼得的代表和信徒不会以柏拉图、维吉尔和特伦斯为师,[9也不会以其他哲学牲口为师。"即使少量的语法学习也遭到格里高利大帝的反对,他写道:"我一点也不回避与野蛮人混在一起。我蔑视所谓的语法结构和词语搭配,因为我认为,上天的圣言还要受到多纳图斯规则的约束是非常不适宜的。" 普里西安和多纳图斯因为省略了上帝的名字而受到批评--美国宪法和乘法表也因为省略了上帝的名字而遭到批评。而9世纪斯马拉格图斯写了一本语法书,书中所举例句则选自教廷唯一承认的钦定拉丁文版《圣经》而非危险的异教徒作家的作品。 12世纪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所谓的欧坦的霍诺里乌斯(Honorius of Autun)问道:"灵魂是如何从赫克托(Hector)的争吵、柏拉图的论点、维吉尔的诗篇甚或奥维德的挽歌中得到好处的呢?谁--还有他们的同类--正在普鲁托(Pluto)暴政控制下的地狱般的巴比伦牢狱中咬牙切齿呢?"甚至阿贝拉尔也在探询"为什么基督教的主教和哲人不把那些诗人--柏拉图禁止他们进入自己的世俗之城--赶出上帝之城呢" ;"而克莱沃的贝尔纳的秘书尼古拉,面对着西塞罗和那些诗人们的诗歌、哲学家的金玉良言以及'海妖的歌声'的魅力,他曾经感受到的魅力,也只好一声叹息。" 吉贝尔·德·诺让(Guibert de Nogent)为他年轻时期的拉丁诗人们的遭遇感到遗憾。这些诗人受到特别冷待,有时还被列入术士一类。难怪在兰兹贝格的赫拉德所写的《乐园》中,四位怂恿他的"诗人或术士"全都被刻画成灵魂邪恶之徒,而未将他们纳入文科七艺之列。当格拉提安大约在1140年准备他的《歧异教会法规汇编》(Concord of Discordant Cannons)时,需要协调的一个主要分歧是这样一个问题,"教士们该不该了解渎神的文学?" 正像我们从这一争论的转折点所看到的那样,双方的权威们两排就座: 从所有收集到的例证来看,渎神的文学知识不是教士们该追求的。

>十二世纪文艺复兴

十二世纪文艺复兴
作者: [美] 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
原作名: The Renaissance of the twelfth century
isbn: 7542626671
书名: 十二世纪文艺复兴
页数: 383页
译者: 张澜, 刘疆
定价: 42.00元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8年3月
装帧: 平装16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