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安静改变世界》试读:8 心灵深处的专注

正如你已经看到的那样,我们有许多理由来进行冥想。但每当我面对一个对冥想持观望态度的人,想要给他一个实际的理由时,我通常会这样告诉他们 : “冥想能够让你事半功倍。” 仔细想想这句话。 想象一下,如果你每天的工作效率都比你的同事高出一倍会怎样?你每天看的报告要比坐在你隔壁的家伙多一倍,教授的课程比其他教师多一倍,甚至是洗的菜比厨房里其他小工多一倍。你觉得你需要等上多长时间才会在公司、学校或是餐馆得到提拔?不会很久的。我可以告诉你,要是我公司里突然有谁开始用同样的时间完成两倍的工作量,我肯定会注意到他的。并且会大大地褒奖他。 所以,要是你对如何变得更加专注、更有效率感兴趣的话,接下来我想让你们了解一些研究工作,这些研究已经证明,相比那些不进行冥想的人,进行冥想的人能更长久地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例如,最近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进行了一项关于冥想如何影响应试能力的研究,大家都知道,应付考试需要极大的专注力。在这项研究中,一些大学生被要求参加 GRE。然后,学生们被分成两组,一组开始接受密集的冥想课程培训,另一组则进行“填鸭式”的补习。 两个星期后,两组学生再次参加了 GRE 考试。进行了大量补习的那组学生没有任何成绩上的提升,而参加了冥想课程的那组学生,GRE 口语考试的平均成绩从 460 提高到了 520。此外,在有关记忆力与专注力的测试中冥想对成绩也有显著的提升。 如果你曾经准备过 GRE 或 SAT 考试,就会知道六十分的成绩提升相当了不得。为了这一程度的提升,人们经常花费数千美元请家教或是上补习班。 乔治梅森大学和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也进行了一项类似的研究,希望找出冥想是否能够帮助大学生提升注意力、记住更多的课堂内容。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在上课前进行冥想的学生在随堂测验中的成绩要好于那些没有进行冥想的学生。研究人员之一、乔治梅森大学的罗伯特 · 尤曼斯教授这样说道 : “这项研究的数据表明,冥想可以帮助那些在注意力方面有问题的学生。” 最近发表在《心理科学》杂志上的一篇名为“高强度冥想训练对知觉辨认及持久注意力的提升”的文章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在这项研究中,实验对象被分成了两组——一组进行了高强度的冥想训练,一组没有。随后研究人员给两组人分派了一些任务,这些任务要求实验对象能够分辨他们看到的事物之间存在的细微差别,然后考察他们在完成这些任务时保持专注的能力。毫无意外,学习冥想的那组实验对象在考察中的成绩要好许多。据研究人员说,冥想对专注力的提升具有延展性,“在高强度训练结束五个月后,那些继续每天冥想的人(专注力)持续的时间更长”。 并非只有科学家认为冥想可以提升专注力。许多商界领袖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商业内幕》杂志最近发表了一篇题为“十四位信奉冥想之道的商界领军人物”的文章,我的名字也有幸忝列其中。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注意到所有信奉冥想之道的商界领袖都在不断提及两个词语——“专注”与“清晰”。绿山咖啡公司(Green Mountain Coffee)创始人罗伯特 · 斯蒂勒(Robert tiller) 这样说道 : “如果进行冥想修习,你在会谈时将更有效率。冥想有助于提升专注力与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而曾经掌管联合国际燃料公司(United Fuels International)的史蒂夫 · 鲁宾 (Steve Rubin) 则表示,多亏了冥想,他才能拥有“清晰敏锐的头 脑,不管是对细节还是对全局的把握都犹如激光般精准”。 一些管理人员还谈到冥想是如何帮助他们做出更好的决策的。合法海鲜餐厅(Legal Sea Foods)的 CEO 罗杰 · 伯科威茨(Roger Berkowitz)这样说道 : “有时,我在冥想之前正纠结于某个问题,在冥想中我会豁然开朗,得到答案。”而哈特福德金融服务公司(Hartford)董事长兼 CEO 拉曼尼 · 阿耶尔Ramani Ayer)指出 : “重要的是,(冥想)能帮助我做出更清晰、更有效率的决策。” 我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我发现自己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哪怕是面对一个看起来很复杂的局面,也总能清晰地看穿它,而不是深陷其中不得其解,从而果断地做出决定——通常情况下这个决定都是对的。比方说,我记得有一年,RushCard 创造了一千五百万美元的收益,但在接下去的一年,一分钱也没赚到。这个牌子的热度只是减退了,但周围的人都在跟我说它完蛋了,朋友、会计师乃至手下的资深管理人员,都在试图说服我不要在上面浪费时间和金钱了。事实上,它的确经历了一个大的更新换代。但我没有任由自己被这些担忧的话干扰。 相反,我非常冷静地研究了这一局面,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公司并没有完蛋,只是到了一个需要奋力一跃的阶段。所以,在每个人都嚷嚷着让我关掉公司的时候,我反而把更多的钱投了进去。我将资金注入公司的核心产品,让它改头换面重获新生。这一做法起作用了。一年后,我们回到了盈利的状态,之前所有那些嚷嚷着让我快放弃的反对者都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 要是没有通过冥想得到的专注和冷静,我就不能透过所有那些反对的声音看到 RushCard 仍有潜力可挖掘。正如瑜伽大师尤迦南达曾写的那样 : “所有成功的男人和女人都会花许多时间强化自己的专注力。他们能够深入自己的心灵,找到如同珍珠般散落各处的答案,从而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 我还发现一个非常说明问题的事实——史蒂夫 · 乔布斯唯一曾下载到自己 iPad 里的书,是《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正是由我刚才提到的那位瑜伽大师尤迦南达所著。事实上,沃尔特 · 艾萨克森在其所著的《乔布斯传》中就写道,《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将乔布斯“引上了静思冥想与灵性的道路,他在十几岁时第一次阅读了这本书,之后又在印度之行中重读过,此后每年都会再读一次”。 古往今来,再没有第二个人像史蒂夫 · 乔布斯那样将商业与科技结合在一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样一个人每年都要重读的是什么书呢? 一本关于平静与冥想的书。 冥想的美妙之处在于,那些“珍珠”并不是在你冥想的当时出现 ;相反,你会开始在一天里的其他时候发现它们的亮光,虽然那可能非常微妙。你不必坐下来 “用力”地思考要不要接受一份新工作或是对某段关系做出承诺 ;相反,你可能会在开车或是做饭的时候听到一个轻轻的声音告诉你答案——不管困扰你的问题是什么。那个声音会说 : “是的,那份工作给的钱的确要多些,但你对那家公司没什么好感。你不喜欢他们的产品,那个将要成为你顶头上司的家伙也让你感觉很不舒服。所以不要接受。”听到这个声音时,你就知道你已经找到自己的“珍珠”了。也许你脑海中会立马跳出另一个声音,焦躁不安地想要反驳前者 : “要是我再也找不到给这么多钱的工作怎么办?要是我拒绝了这份工作,六个月后现在这份工作也丢掉了怎么办?”——但那个以冷静专注的语气告诉你拒绝这份工作的声音听起来就比那个焦躁不安的声音更可信。哪个才是正确的决定就不言自明了。 就像尤迦南达说过的那样,能够获得更深层次的专注力是成功者必备的才能之一,而在网络时代,它变得尤为必要。别误会我,网络和社交媒体上的许多东西都让我爱不释手。在许多方面,网络和新科技的长处与冥想的一些长处类似——它们将人们聚集在一起,让我们能够一同分享各种事情。我之所以运营一个名为 Global Grind.com 的网站,主要是我坚信互联网能够帮助年轻人跨越各种文化上的鸿沟——这些鸿沟一直在阻碍着他们的前辈。 我们完全可以在内心的宁静与将全人类联系在一起的新科技之间建立一种健康的关系,但只有当我们能够真正保持对内心宁静的关注才能做到。否则,无处不在的互联网科技将彻底淹没那份宁静与专注。 现代社会,你只需要上推特,就可以看到在埃及正举行一场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这很令人惊叹。但互联网同时也会极度分散你的注意力——你不断浏览朋友圈的照片,看你的朋友们刚吃了什么,或是某个真人秀节目中刚发生了什么。我们从社交网络中获取的许多信息只不过是毫无意义的噪音,就像持续不断的“嗡嗡”声,只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在这里我要坦白,在这个方面我做得也不够好。虽然我的确认为我在推特和脸书上发的消息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的联系,但也的确制造了不少“噪音”。 问题是这种噪音很容易让人上瘾。有多少次你正在琢磨某件事情,然后遇到了瓶颈,这时你是不是突然很想去查一下电子邮件或是登录脸书看看?有多少次你会掏出手机任由自己沉迷到那些消遣玩意儿中,而不是专注地解决你遇到的问题? 这种情形也会发生在社交场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某个派对上环视四周,发现好像有一半人正在盯着手机?有的人甚至站在舞池里盯着手机。你知道他们其实并不是在回复某封紧急的电子邮件。相反,这些人只是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在社交场合感觉有些害羞或是不自在。但过去我们会克服不自在的情绪,朝某个陌生人走过去,自我介绍,然后发起一场谈话,或者哪怕只是自己自娱自乐地跳会儿舞。但现在呢?人们会选择用手机里那些消遣玩意儿来掩盖自己的不自在。 过去那种克服尴尬与害羞、跑去与陌生人搭讪的做法,经常能给你的生活带来新的机遇。同某个几乎不认识的人开启一段对话,也许你就遇上了真命天子或是生意上的重要投资人,哪怕只是简单地结交一个新朋友也是好的。 可要是在派对中只盯着手机看,你是不会发现这些机遇的。如果你能时刻轻松自如,自然就能抓住机会将自己介绍给某个素未谋面的人。这种轻松自如正是冥想可以提供给你的。

>用安静改变世界

用安静改变世界
作者: 【美】拉塞尔•西蒙斯(Russell Simmons) 著
副标题: 如何科学又艺术地冥想
原作名: Success through Stillness
isbn: 7510843715
书名: 用安静改变世界
页数: 240
译者: 杨蓓
定价: 38.00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年: 2016-7
装帧: 平装
出品方: 阳光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