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哲学思考与人工智能结合得很好的一本书,藏着不少精妙论证和耳目一新的观点
人工智能本就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因此从哲学角度切入十分有必要。将传统哲学思想资源融入进来,充分利用哲学、认知科学、演化心理学、决策科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不闭门造车,以哲学为底色,跨学科地进行人工智能的思考,是这本书的一大特色。
书中有一章节是讲人工智能情绪的,纯粹从技术、定量的角度讲情绪,实难切中情绪研究的要害,反而从哲学的视角,从生存论的角度看情绪,可以为人工智能的情绪研究提供一些启发。
作者给出为什么人工智能需要情绪的论证,既十分有趣又令人信服:
一个是 基于进化心理学的论证 ,以一种分析论证的方式讲了一个道理, 在“立即输出行动”的时间压力非常急迫,而“给出行动的理性根据又不足”的情况下,人工智能体就非常需要通过人工情绪机制对于理性推理机制的接管,来快速地应对外部环境所提出的挑战。 对于一个任何一个要适应环境的行动者来说, 情绪提供了一种快速表征、决策的功能。
另一个是 多重任务管理需要的论证 ,无论是人还是智能机器,都以处理多任务为典型特征,周末又要打游戏、又要加班码代码、又要出去浪、又要洗衣服,这个时候情绪在任务切换中就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用书中的话来说就是“ 一个需要在起码的意义上适应于环境的人工智能系统,将在那些对其生存具有更关键意义的任务之上打上“优先处理”的标签,而这种打标签的处理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情绪化反应”(因为此进程往往没有经历对于任务复杂度的精细分析)。所以,通用人工智能系统的设计,是难以回避对于人工情绪的涉及的。”
第三个论证是 基于社会交互需要的论证 ,简来来说就是 人工情绪的介入,能够使得系统在理性推理资源不足与分析用数据不足的情况下,以较便捷的信息处理通道,把握人类社会生活的这些微妙面相。
书中的论证更为精细,一个直观阅读感受是,无论作者持有什么要的观点,至少有理有据,讲道理给论证,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比绝大多数哲学书好很多了,至少作者在和我们一起思考、一起讨论,就像一起在课堂上讨论问题一样,而不是直接输出观点,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作者是分析哲学出身,在文中竟然大量引用现象学的思想来讨论人工情绪问题,看来作者是在用实际行动,打破分析哲学与现象学之间的分野。能把复杂、术语颇多的现象学讲得既深入浅出,背后也是扎实的欧陆哲学研究工夫。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总结了,胡塞尔的思想为人工情绪的研究提出了以下三个难题也较有启发性,值得反复思考:1. 如何在一个智能体的信息处理系统内部表征出一个“生活世界”? 2.由于“生活世界”自身的广博性,我们又当如何使得被构造的人工智能体在产生特定的意向行为的时候,能够在合适的向度上与其生活世界的合适部分产生合适的关联呢? 3.人工智能体本身是硅基的,而非碳基的,因此,其关于自身物理机体运作的背景性信念就会与人类非常不同。譬如,人类在饥渴条件下对于水的渴求,就很难成为人工智能体的背景性信息,因为水的存在非但对人工智能体的正常运作没有帮助,反而会是有害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如何可能通过人与机器之间的共通的生活世界的营建,以便让人工智能体对人类用户所处的某些危难产生足够的同情感呢?
在现象学的理路中,无论是胡塞尔还是海德格尔对情绪的论述的确可以为当代人工智能的情绪研究提供启迪,但如果篇幅允许的话,能再把其他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古希腊哲学、德古、甚至中国哲学)有关情绪、情感的思想纳入讨论,可能会有更精妙的思想火花。
这章节的一个有价值的哲学工作我认为是,仿照意识研究的难问题与易问题,提出了人工情绪的研究,也有“易问题”、“难问题”与“非常难的问题”的分野,其中难问题尤为值得咀嚼, 书中说,“人工情绪研究中的难问题则指的是:如何在系统运作资源相对有限的前提下,使得系统根据对于目标与现状的差值的评估,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通道,以便使得其在符号推理无法胜任对于问题的处理的情况下及时输出恰当的行为。 ”我觉得这些划分,为后续的人工情绪研究划分了不同的研究层级,更有利于人工情绪问题由易到难的逐步攻克。
情绪、情感具有具身性,离开了肉身和大脑,理性与计算都无法模拟出情绪、情感出来。因此,人工智能是否能具有情绪、如何具有情绪,现在很难回答,未来也不见得能有令人满意的答案,但该问题却又是未来人工智能可能无法绕过的槛。作者给出了很好的分析思路和方向,启迪了读者,但对问题的终极解答却仍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