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黄金时代,从来都是勇毅者于深谷中劈出一线光明”
《荒野上的大师》是近期读到的最有心流感的一本书,像考古版的《觉醒年代》,让人沉迷于这些历史深处的跌宕故事和灿若星辰的大师群像而无法自拔。几乎半本书划线摘录,无数次看到热泪盈眶。
作者以严谨的考据精神和深厚的写作素养,钩沉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开山宗师,梳理了地质调查所、清华国学研究院、中研院史语所、营造学社四大学术机构的勃兴、离散和传承,以及其身后留下的丰厚学术遗产和不灭的精神火种。
那是不世出的天才和理想主义者辈出的黄金时代。以丁文江、翁文灏、李济、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吴宓等为代表的有强烈民族意识、融汇古今、学贯中西的一代学人,第一次抛下文人传统走出书斋走向荒野,放下纸笔拿起斧铲,深耕于民族起源、地质矿产、文物国故、历史建筑等领域,在短短的十余年间以不俗的学术成就震惊国际、蜚声世界。他们在民族危亡之际,打破旧思想枷锁,不仅趟出一条注重科学理念、实地调研、田野考察、测绘勘探等方法的现代学术之路,而且借助各自深厚的国学修养,令中国学术在古今转型与中西交融时空里构建出新的学科体系与学术范式。
那也是充满内忧外患和民族屈辱的黑暗年代。学人们筚路蓝缕、上下求索,原本寻求的是令中华文明发掘与现代中国建构同频共振、同向共生。只可惜,彼时学术研究与汹涌的国家理想、激昂的民族情绪勾兑到一起,最终酿成的,却是一杯甘苦难辨的酒——许多年后,当这些知识分子在持续震荡、泥沙俱下的乱世中几经逃难迁徙,最终黯淡飘零、离席散场时,他们毕其一生倾力背负的那些菲薄而沉重的学术理想,势必也会走向疾风骤雨,最终遭遇冰封雪藏。他们在当年那个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上共同书写的,是一部荡气回肠的创业史,也是让人掩卷浩叹的伤心史。
让人触动的还有作者张泉的语言力量。他的文字极具音画质感,致使阅读过程中脑中一直浮现纪录片旁白般的画外音和种种跃然纸上的生动画面,让人仿佛置身真实的历史现场。后来才发现,张泉不仅是《敦煌:众人受到召唤》的作者,还是《生活》月刊前主编,以及诸多纪录片总撰稿人,田野考察能力一流,非虚构写作功力深厚,足可成就纪实文学的一种范例。
奉上书中非常警醒人心的一段话,以与我辈同人共勉:
无论怎样的时代都有落幕的一日,星河终将消逝,人们各奔前程乃至生死陌路,过往种种都被时间稀释。街市永是流驶,世事不断轮回,他们经历的困惑,未来的世代仍要面对并做出抉择——是信仰科学还是迎合权力,是融入世界还是闭门自守,是努力恪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还是甘做附庸……究竟该如何选择,似乎不言而喻,但在现实中,所望与所求常常相悖。许多事情听来都是常识,可惜,当人们真的需要做出选择时,最先舍弃的,往往就是这些最基本的准则与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