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起来讲故事
《荒野上的大师——中国考古百年纪》,你如果以为此书内容仅限于与各种遗址挖掘有关的文物考古,那就错了。此书所说考古是广义的,我觉得可以这样定义:跳出书斋,走向田野,开展有关中国的实际调查,与文字记载结合起来,将学术推向新的高度。民国之初,一群经受中西学训练、具有自觉意识的学人,在不同领域先后开始这样的研究探索,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为此后人将其称为“大师”,其探索过程或当时被记录,或被后人钩沉,然后演绎出很多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并流传下来。此书就是其中一部,而且是比较靠近流传链条“下游”的一部。
此书综合起来讲了四个故事:地质调查所的故事,以丁文江为代表;清华国学院的故事,以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为代表;史语所的故事,以傅斯年、李济为代表;营造学社的故事,以梁思成为代表。我这样区分有一点武断和简单化,实际上这些大师在四个故事里常常是相互穿插的,而且在这些大师周围还有很多人,应该是以这些大师为中心的群像。“故事”所涉主题包括:中国早期地质调查与发现,北京猿人考古,地方方言调查,殷墟发掘,中国古建筑考察,等等。我之所以说此书靠近“下游”,是因为,此前看过一些讲这些故事、这些大师的书,或许此书作者自己确实查阅了更多档案资料(我不是各个领域的专家,无法识别),但至少故事的轮廓应该是来自已有的这些书——应该说,这是一部汇编起来的书。
能够汇编起来,肯定也不简单。原来的书可能只涉及一个领域,以某方面为中心,然后会涉及到不同人物。此书则要将若干领域并行放在一起,将其中的联系——学科的联系以及人物之间的联系——搭建起来并讲清楚,比如李济拎着几十箱发掘文物出现在清华研究院的故事中,赵元任的方言调查先后出现在清华研究院和史语所;同时要为那个时代风云际会、具有开创性的学人塑造群像。还有,尽管标以“考古百年”,但实际上大事件主要发生在民国那三十年,此后的故事都是这些大事件的“余音”;但是,唯有后面这些“余音”的出现,才能展现这些大事件所具有的意义,才能为了解这些大师的前世今生而增添复杂的历史况味。从这个意义上说,此书身处“下游”还是有优势的。
作者是媒体人背景。这就决定了此书写法不同于一般的传记或者研究性著作,而是类似于非虚构文学的样子,这从其大小目录中就可以体现出来。笔端饱含情感,褒贬分明,对大师的敬仰,对当时背景的刻画,对相关人物悲欢离合的渲染,溢于言表。这样写有好处,容易把读者带入其中;但也有不好处,先入为主,缺乏了一些客观性,有时候还会画蛇添足。我举一处为例:158页写到赵元任1981年访问北京重回清华旧居,徘徊良久,“那是赵元任最后一次回清华。几个月后,他在美国去世。那个群星闪耀的年代,去势决绝,终不回头”。你看,前一句是说明一件事实,没问题,但后一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