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章节笔记
题目
从神话到历史是什么意思呢?
历史大概是指商周之后的中国,而本书作者试图从商周之前的神话出发,以较严谨的考古学的方法去考察商周之后产生的“中华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神话,也是指对其存在尚缺乏更多考古学证据的夏朝, 从后世的史书及传说中看,史前社会存在着多元的地域文化。 而历史书记载的则是以商周为正统的一元中国,作者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广阔的视野带领我们窥探这个演变的过程。
序
夏王朝可知? 是否等于二里头文化? 不可知论者认为只有同时代的文字资料印证才能证明其存在 =>作者认为应该把问题转化为:二里头文化是否达到了王朝进化标准。
本书论点:中国的历史并不只是农业社会的历史,是在农业社会与畜牧型农业社会这两股潮流的融合和相克中展开的。 (多元史前观)
线索:梳理了区域文化(华北 华中 华南 东北 西北等)的发展脉络。如何从史前时代的多元地域观到历史时代以后的一元地域观。
第一章 神话与考古
史记中的五帝,是根据司马迁民间走访,以及《尚书》《国语》记载写成,相当于传说(没有同时代的文字资料印证)。
史书中还记载了其他族,比如蚩尤、共工、三苗(长江一带)
尧舜禹时,治水事业使得社会向国家阶段发展。 另一个问题有趣的问题是洪水是否导致了文化的消失?
唐代又给史记补充了《三皇本纪》, 伏羲 女娲 神农(姜姓),他们是处于五帝之前的华夏系神话。为什么么要补充呢,可能是为了体系的完整性。 伏羲女娲是在汉代出现和得到体系化的,有趣的事一开始他们是单独出现的,交尾的形像是更迟出现的。
三国时期的《三五历记》还提到盘古开天辟地
《左传》还提到其他族 大皞(陈国始祖) 少皞(鲁国始祖) 祝融(郑国始祖)
所以三皇五帝只是渭河流域黄河中游的华夏系始祖,体现的是商周的正统性。
第二章 发掘物语
二战之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文化有:仰韶文化(河南、彩陶)、甘肃彩陶、 红山文化(内蒙古) 山东龙山文化(黑陶、目前收藏于台湾) 良渚文化(在浙江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后呢,考古又有了更多的发现和发展。
第三章 农业的诞生。 作者的观点是农业不是作为一种更先进的生产方式而诞生的,一开始的诞生是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
1、人类非洲起源说or多元说 有待论证 目前发现最早的是 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500万年前的始祖地猿,250万年前的石器。 人类离开非洲大概是在150万年前。 东亚最古的人是元谋人,约187万年-167万年(待证)
2、中国南部的古石器群和古人类与非洲早期(奥杜为)石器文化有紧密联系。
3、旧石器时代的两大文化圈和交界地:
中国南部的砾石文化圈(北限到黄河中游)之所以稳定是因为第三、四纪间,喜马拉雅山凸起,隔绝了亚欧。使得气候适宜植物丰富,砾石器文化安定。
华北北部至东北、西北 是小型石片文化,多洞穴岩石,更依赖动物资源,后来发展出细叶石文化,与欧洲西亚有共同趋向。
华中地带是两大文化圈的交界地,也向着小型石片石器变化,正是此地,于全新世(新石器时代)过渡期诞生了栽培作物。
4、1.3万年前的旧新石器时代的转换。
气候变寒,从采集食物的根茎果实到坚果, 大型动物的灭绝,人类狩猎小型动物。
新石器时代的特征: 磨制石器的出现、农业出现(提供安定的食物来源) 《=》 定居
东亚陶器的出现,用来烹煮某种植物资源或鱼贝 , 再到栽培的出现:华北地区栽培栗黍。华中地区栽培水稻。证据是窖穴和炭化作物。
栽培稻理论:全新世初期,新仙女木期(1.1万年前)气候变冷 野生稻变异,成为主要食物,后来气候变得适宜,开始栽培。
此时,远东、华南尚在采集狩猎形态社会。
第四章 区域文化发展
从陶器看两大系统(旧石器时代就存在) 南:圆底 釜; 北 平底 罐 交界的华北-》诞生了有三个角的 后发展为鼎
之后农业促进了社会的组织化阶层化,发展迅速,与非农社会的发展进程就不一致了。
6500年前 海平面最高后稳定 华北变化大 长江中下游山东稳定
公元前3000年(新石器中/后期) 从高温期到寒冷干燥期 出现了青铜器
第五章 社会阶层化 组织化 本章从考古的角度来看当时社会的分化情况。
出现男女分工(农业专业化) 首领分配剩余物资(阶层化) 祭祀(维护稳定) 黄河流域进化得快,已经变成了父系社会,长江流域相对慢 还在母系,因为水稻生产率高(不怎么靠男性劳动力)。后也急速发展。
新石器时代后期,首领阶层的出现 各地的交流促进了进化、同一化。
第六章 非农地带与农业扩散
华北的农业->辽西->辽东->朝鲜半岛,是包括石器在内的文化复合体的扩散
稻作农业->沿着滨海地带北上 到朝鲜半岛 只是农业单独扩散 两者的相遇点 胶东半岛 也是日本列岛水稻农业文化的起源地。
而华南地区 3000bc(新石器后期气候变得寒冷干燥)才开始向农业社会转换 在进入寒冷期后,作为文化综合体的稻作文化才向南扩散。
第七章 畜牧性农业社会(游牧民族)
3000bc 黄河上游 内蒙古中南部 气候变得寒冷干燥,森林退化为草原,促进畜牧动物家畜化->农业北扩 形成畜牧行农业社会-> 气候干燥发展为畜牧为主的游牧社会
此种南北格局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就形成了
青铜器可能是新石器时代中后期从西亚欧洲过来,而长城地带的青铜器发展为短剑、随身物品。 黄河中游发展成以青铜礼器为中心的仪礼体制
第八章 区域交流与社会统合
交流原则:连接群体关系的赠与,是一种象征权威的交涉,而不涉及经济贸易
随着陶器和玉器的交流产生共享信息圈 同时黄河中游也吸收了始于长江流域的玉器作为宝物
黄河中游地区社会关系进化迅速,达到复杂的首领社会阶段,群体竞争也逐渐走向统合。
第九章 牺牲和宗教祭祀
黄河流域:祖先祭祀
长江流域:崇拜太阳神
长江下游:玉器祭祀,神人兽面纹=太阳神
统合形成二里头文化(夏) 二里岗文化(商)
第十章 走向初期国家的曙光
商王朝是新石器时代以前,以农业社会为基础的社会组织逐渐进化,利用祭祀礼仪、身份秩序,形成了以王权为中心的宗族和氏族组成的安定的阶层构造,并建成了以纳贡体制为基础的古代国家。
发展过程:农业社会->父系家长制->首领制->世袭首领制
作者观点:中国的历史不仅仅是以中华为核心的农业社会发展史,还有北方畜牧社会的一条线,两者接触地带是社会进化的起爆剂。
从神话到历史是什么意思呢?
历史大概是指商周之后的中国,而本书作者试图从商周之前的神话出发,以较严谨的考古学的方法去考察商周之后产生的“中华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神话,也是指对其存在尚缺乏更多考古学证据的夏朝, 从后世的史书及传说中看,史前社会存在着多元的地域文化。 而历史书记载的则是以商周为正统的一元中国,作者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广阔的视野带领我们窥探这个演变的过程。
序
夏王朝可知? 是否等于二里头文化? 不可知论者认为只有同时代的文字资料印证才能证明其存在 =>作者认为应该把问题转化为:二里头文化是否达到了王朝进化标准。
本书论点:中国的历史并不只是农业社会的历史,是在农业社会与畜牧型农业社会这两股潮流的融合和相克中展开的。 (多元史前观)
线索:梳理了区域文化(华北 华中 华南 东北 西北等)的发展脉络。如何从史前时代的多元地域观到历史时代以后的一元地域观。
第一章 神话与考古
史记中的五帝,是根据司马迁民间走访,以及《尚书》《国语》记载写成,相当于传说(没有同时代的文字资料印证)。
史书中还记载了其他族,比如蚩尤、共工、三苗(长江一带)
尧舜禹时,治水事业使得社会向国家阶段发展。 另一个问题有趣的问题是洪水是否导致了文化的消失?
唐代又给史记补充了《三皇本纪》, 伏羲 女娲 神农(姜姓),他们是处于五帝之前的华夏系神话。为什么么要补充呢,可能是为了体系的完整性。 伏羲女娲是在汉代出现和得到体系化的,有趣的事一开始他们是单独出现的,交尾的形像是更迟出现的。
三国时期的《三五历记》还提到盘古开天辟地
《左传》还提到其他族 大皞(陈国始祖) 少皞(鲁国始祖) 祝融(郑国始祖)
所以三皇五帝只是渭河流域黄河中游的华夏系始祖,体现的是商周的正统性。
第二章 发掘物语
二战之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文化有:仰韶文化(河南、彩陶)、甘肃彩陶、 红山文化(内蒙古) 山东龙山文化(黑陶、目前收藏于台湾) 良渚文化(在浙江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后呢,考古又有了更多的发现和发展。
第三章 农业的诞生。 作者的观点是农业不是作为一种更先进的生产方式而诞生的,一开始的诞生是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
1、人类非洲起源说or多元说 有待论证 目前发现最早的是 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500万年前的始祖地猿,250万年前的石器。 人类离开非洲大概是在150万年前。 东亚最古的人是元谋人,约187万年-167万年(待证)
2、中国南部的古石器群和古人类与非洲早期(奥杜为)石器文化有紧密联系。
3、旧石器时代的两大文化圈和交界地:
中国南部的砾石文化圈(北限到黄河中游)之所以稳定是因为第三、四纪间,喜马拉雅山凸起,隔绝了亚欧。使得气候适宜植物丰富,砾石器文化安定。
华北北部至东北、西北 是小型石片文化,多洞穴岩石,更依赖动物资源,后来发展出细叶石文化,与欧洲西亚有共同趋向。
华中地带是两大文化圈的交界地,也向着小型石片石器变化,正是此地,于全新世(新石器时代)过渡期诞生了栽培作物。
4、1.3万年前的旧新石器时代的转换。
气候变寒,从采集食物的根茎果实到坚果, 大型动物的灭绝,人类狩猎小型动物。
新石器时代的特征: 磨制石器的出现、农业出现(提供安定的食物来源) 《=》 定居
东亚陶器的出现,用来烹煮某种植物资源或鱼贝 , 再到栽培的出现:华北地区栽培栗黍。华中地区栽培水稻。证据是窖穴和炭化作物。
栽培稻理论:全新世初期,新仙女木期(1.1万年前)气候变冷 野生稻变异,成为主要食物,后来气候变得适宜,开始栽培。
此时,远东、华南尚在采集狩猎形态社会。
第四章 区域文化发展
从陶器看两大系统(旧石器时代就存在) 南:圆底 釜; 北 平底 罐 交界的华北-》诞生了有三个角的 后发展为鼎
之后农业促进了社会的组织化阶层化,发展迅速,与非农社会的发展进程就不一致了。
6500年前 海平面最高后稳定 华北变化大 长江中下游山东稳定
公元前3000年(新石器中/后期) 从高温期到寒冷干燥期 出现了青铜器
第五章 社会阶层化 组织化 本章从考古的角度来看当时社会的分化情况。
出现男女分工(农业专业化) 首领分配剩余物资(阶层化) 祭祀(维护稳定) 黄河流域进化得快,已经变成了父系社会,长江流域相对慢 还在母系,因为水稻生产率高(不怎么靠男性劳动力)。后也急速发展。
新石器时代后期,首领阶层的出现 各地的交流促进了进化、同一化。
第六章 非农地带与农业扩散
华北的农业->辽西->辽东->朝鲜半岛,是包括石器在内的文化复合体的扩散
稻作农业->沿着滨海地带北上 到朝鲜半岛 只是农业单独扩散 两者的相遇点 胶东半岛 也是日本列岛水稻农业文化的起源地。
而华南地区 3000bc(新石器后期气候变得寒冷干燥)才开始向农业社会转换 在进入寒冷期后,作为文化综合体的稻作文化才向南扩散。
第七章 畜牧性农业社会(游牧民族)
3000bc 黄河上游 内蒙古中南部 气候变得寒冷干燥,森林退化为草原,促进畜牧动物家畜化->农业北扩 形成畜牧行农业社会-> 气候干燥发展为畜牧为主的游牧社会
此种南北格局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就形成了
青铜器可能是新石器时代中后期从西亚欧洲过来,而长城地带的青铜器发展为短剑、随身物品。 黄河中游发展成以青铜礼器为中心的仪礼体制
第八章 区域交流与社会统合
交流原则:连接群体关系的赠与,是一种象征权威的交涉,而不涉及经济贸易
随着陶器和玉器的交流产生共享信息圈 同时黄河中游也吸收了始于长江流域的玉器作为宝物
黄河中游地区社会关系进化迅速,达到复杂的首领社会阶段,群体竞争也逐渐走向统合。
第九章 牺牲和宗教祭祀
黄河流域:祖先祭祀
长江流域:崇拜太阳神
长江下游:玉器祭祀,神人兽面纹=太阳神
统合形成二里头文化(夏) 二里岗文化(商)
第十章 走向初期国家的曙光
商王朝是新石器时代以前,以农业社会为基础的社会组织逐渐进化,利用祭祀礼仪、身份秩序,形成了以王权为中心的宗族和氏族组成的安定的阶层构造,并建成了以纳贡体制为基础的古代国家。
发展过程:农业社会->父系家长制->首领制->世袭首领制
作者观点:中国的历史不仅仅是以中华为核心的农业社会发展史,还有北方畜牧社会的一条线,两者接触地带是社会进化的起爆剂。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