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匠人”
美国计划创造第一批原子弹时,著名女哲学家汉娜•阿伦特便认为,工程师并非造物的主人,政治必须为体力劳动提供指导。她的老师,便是那位提出“诗意的栖居”的海德格尔,也是出于反对技术狂热创造这一名言。但是,她的学生,理查德•桑内特,却反向而行,提出了一种尊崇技艺的文化唯物主义,是谓《匠人》精神。
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 Sennett),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在社会思想研究方面著作甚丰,曾获德国“黑格尔奖”、 荷兰“斯宾诺莎奖”等多项学术大奖。早在2010出版的《新资本主义文化》里,他便指出,现代人正在丧失“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匠人精神。《匠人》的第一部分,便从历史角度对这一观点行进阐释。
金匠、铁匠、木匠都是古代典型的匠人形象。在基督教统治的中世纪,匠人具有一定的权威,因为基督便是木匠的儿子。匠人们在作坊里敲敲打打,日复一日,成就精湛的技艺。少数的顶尖人物成为“大师”,雕塑的米开朗琪罗、制造提琴的斯特拉迪瓦都是此间翘楚。精深的技艺是匠人的灵魂。事实证明,对一门技艺,从陌生到熟练,“一万小时定律”只少不多。桑内特在第二部分的“匠艺”篇,对技能培养的具体过程进行了近距离考量。
在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创世纪》中,上帝从天而降,与亚当指尖相对,将灵魂赐予人类。灵魂从手指进入身体,正如康德说,“手是心灵的窗户”。桑内特特意研究了手对匠人的意义。他以音乐家、厨师和玻璃吹制工为例,细致分析在技艺习得过程中手和脑的关系。桑内特发现,在小提琴指板上贴彩色的铃木教学法并不现实,儿童从中获得的只是一种虚假的演奏能力,学琴者必须不断自己试错,用手的预判功能不断调整,才能真正掌握音乐技能。而一篇诗意而形象的菜谱会更让人容易理解,新手需要的是“展现而不是叙说”。桑内特反对把技能用教学手册简单化的做法,因为人很复杂。而踏实的练习总会有收获,成就感便是匠人获得的情感回报。
18世纪中期,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开启了工业时代的大幕,更快速、更精准的机器逐渐取代人类的手工劳动,手工艺人日渐式微。“工匠”这个词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工人”二字,而 “匠”字意为“有手艺的人”。但是,桑内特对“匠人”有自己的定义,他认为,只要拥有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愿望,所有人都是匠人。古代的手工艺人虽已凋落,但今天的程序员、医生、律师、司机、保洁员等等,都可以称为“匠人”,都可以“独具匠心”。
对于桑内特倡导的匠人精神,中国人其实并不陌生,这不就是曾经的“劳模”精神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多少人的偶像就是那些平凡岗位上的“劳模”们。用病躯搅拌泥浆的王进喜、认真拾粪的时传祥,他们貌不惊人,无权无势,只凭着一股做好工作的纯朴动力,便成就了一个岗位的传奇,一个时代的信仰,这在今天是不可思议的。今天的偶像,除了明星、富豪和政客,还有什么呢?在这个快速消费的时代,人心浮躁,急功近利,潜规则的捷径比踏实工作更具吸引力。桑内特认为,把工作做好的能力人人都有,动机比才能更加重要。也许,在高等教育普及的今天,才能并不稀缺,简单纯粹的工作动机更为可贵
。
技术到底是不是会带来灾难的“潘多拉魔盒”?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奥本海默晚年沉浸在巨大的自责中。只管研究不顾后果的他成了阿伦特所说的“劳动之兽”。 《匠人》是桑内特为劳动之兽的正名。他坦承自己是实用主义的倡导者。实用主义思想坚信技能和感受不可分离,劳动者的精神并不贫瘠,他们在制造物品的过程中建造人际关系,通过自己制造的物品了解自身。桑内特也没有回避技术的伦理问题,认为匠人应该在工作过程中反复思考自己所做的事,这自然不是完美的解决之道。尽管如此,匠人也应该努力向前看,为自己的工作而骄傲。
其实,热爱工作,还是志于隐逸,是个人选择,匠人并非唯一的价值标准。桑内特似乎忽略了人的志趣和性格差异。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推动社会不断向前的巨大能量,只能来自于匠人们。
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欢迎约写人文社科类书评。
QQ175108258(请注明“约书评”)
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 Sennett),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在社会思想研究方面著作甚丰,曾获德国“黑格尔奖”、 荷兰“斯宾诺莎奖”等多项学术大奖。早在2010出版的《新资本主义文化》里,他便指出,现代人正在丧失“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匠人精神。《匠人》的第一部分,便从历史角度对这一观点行进阐释。
金匠、铁匠、木匠都是古代典型的匠人形象。在基督教统治的中世纪,匠人具有一定的权威,因为基督便是木匠的儿子。匠人们在作坊里敲敲打打,日复一日,成就精湛的技艺。少数的顶尖人物成为“大师”,雕塑的米开朗琪罗、制造提琴的斯特拉迪瓦都是此间翘楚。精深的技艺是匠人的灵魂。事实证明,对一门技艺,从陌生到熟练,“一万小时定律”只少不多。桑内特在第二部分的“匠艺”篇,对技能培养的具体过程进行了近距离考量。
在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创世纪》中,上帝从天而降,与亚当指尖相对,将灵魂赐予人类。灵魂从手指进入身体,正如康德说,“手是心灵的窗户”。桑内特特意研究了手对匠人的意义。他以音乐家、厨师和玻璃吹制工为例,细致分析在技艺习得过程中手和脑的关系。桑内特发现,在小提琴指板上贴彩色的铃木教学法并不现实,儿童从中获得的只是一种虚假的演奏能力,学琴者必须不断自己试错,用手的预判功能不断调整,才能真正掌握音乐技能。而一篇诗意而形象的菜谱会更让人容易理解,新手需要的是“展现而不是叙说”。桑内特反对把技能用教学手册简单化的做法,因为人很复杂。而踏实的练习总会有收获,成就感便是匠人获得的情感回报。
18世纪中期,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开启了工业时代的大幕,更快速、更精准的机器逐渐取代人类的手工劳动,手工艺人日渐式微。“工匠”这个词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工人”二字,而 “匠”字意为“有手艺的人”。但是,桑内特对“匠人”有自己的定义,他认为,只要拥有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愿望,所有人都是匠人。古代的手工艺人虽已凋落,但今天的程序员、医生、律师、司机、保洁员等等,都可以称为“匠人”,都可以“独具匠心”。
对于桑内特倡导的匠人精神,中国人其实并不陌生,这不就是曾经的“劳模”精神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多少人的偶像就是那些平凡岗位上的“劳模”们。用病躯搅拌泥浆的王进喜、认真拾粪的时传祥,他们貌不惊人,无权无势,只凭着一股做好工作的纯朴动力,便成就了一个岗位的传奇,一个时代的信仰,这在今天是不可思议的。今天的偶像,除了明星、富豪和政客,还有什么呢?在这个快速消费的时代,人心浮躁,急功近利,潜规则的捷径比踏实工作更具吸引力。桑内特认为,把工作做好的能力人人都有,动机比才能更加重要。也许,在高等教育普及的今天,才能并不稀缺,简单纯粹的工作动机更为可贵
。
技术到底是不是会带来灾难的“潘多拉魔盒”?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奥本海默晚年沉浸在巨大的自责中。只管研究不顾后果的他成了阿伦特所说的“劳动之兽”。 《匠人》是桑内特为劳动之兽的正名。他坦承自己是实用主义的倡导者。实用主义思想坚信技能和感受不可分离,劳动者的精神并不贫瘠,他们在制造物品的过程中建造人际关系,通过自己制造的物品了解自身。桑内特也没有回避技术的伦理问题,认为匠人应该在工作过程中反复思考自己所做的事,这自然不是完美的解决之道。尽管如此,匠人也应该努力向前看,为自己的工作而骄傲。
其实,热爱工作,还是志于隐逸,是个人选择,匠人并非唯一的价值标准。桑内特似乎忽略了人的志趣和性格差异。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推动社会不断向前的巨大能量,只能来自于匠人们。
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欢迎约写人文社科类书评。
QQ175108258(请注明“约书评”)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