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深入藏地》一书真实记录了作者徒步12万公里,历时4年考察西藏的历程。作者的足迹遍布这片神秘土地的各个角落,从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怒江到整个雅鲁藏布江;南到喜马拉雅,东到横断山,北到唐古拉,西到帕米尔;包括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藏东昌都、察隅、洛隅、门阳,东羌塘霍尔,卫地拉萨,吐蕃发祥地,藏地,阿里、西羌塘无人区; 通过了临近的印度、锡金、不丹边境和麦克马洪线,涉足尼泊尔加德满都以北地区。
古老神秘的高原、瑰丽荒凉的风光、传奇动人的故事。作者把个人的生命运动和哲学思考与雪域高原紧紧地结合起来,这是本书有别于中外人士描写西藏极地的重要特点,它是一部突破自我、超载极限、追寻生命意义和人格独立的血泪之作。
1939年生,四川自贡荣县人,民间学者、潜写家、文学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化学家、政治思想家。
中国年纪最小的极右派分子,人称小五七,实名古子文,笔名网名30余个。上世纪70年代末平反,80年代抛弃铁饭碗漂泊天涯,成为中国文坛“漂泊者”头号人物。历经“伤痕文学”和“漂泊文学”的磨励,最后创建了“时代现实主义文学”样式。从90年代始创“原色世界创作室”闭关潜写16年,成果丰硕,包括大型时代文学报告系列,政治哲学系列,文化政治学系列,中国现当代史学系列,以及世界新老殖民普世史等,凡600余万言。2009年出关,成为博场领头羊,批判现代专制主义及其文化被殖民主义,高举民族民主旗帜,反对“中华文化死亡说”,力主“中华文化民主主义修复说”,并努力于东方人文自主创新。同时抵制美普,质疑全球一体化,呼吁以东方意识形态团结东方,重建世界文化生态和世界政治生态。
书有许多障碍打开:题材俗+内容多老乡不宜+八十年代文学风。然终是可取。注视自由化后除名复旦生,与商人做军师,和妓女结合的勃勃生气,看同类沦落为乞丐,讨取进入某社会学刊物的投效钱……默然更深看许多已知者一层。
80年代的人还是单纯
这人思维有些偏激,历史沿革倒是记得很清楚。没想到双修明妃还有更隐秘的一层,怪不得还珠格格里的皇阿玛要坐床当佛爷了;“长漂”原来是一出“补漂”“分人分段”的闹剧。书里提到的那些欢喜佛壁画塑像可能不会公开展览了。
不讲文笔,作者的经历是不可复制的,当得起深入二字,值得一读
本书乃作者藏地行脚实录,亦彼心路旅程;作者驭笔经年,文字不免油滑,然其于史实沿革用力甚深,所书雪域人情、民风异俗皆可歌可泣,其中于文化摧毁之伤倍极痛切;窃以为书中思想促狭含混,故作深刻,与作者途经万里,止观天地无垠不契,窥之因果,或谓此书积墨成篇,写作周期漫长,或因彼为早年阴影所覆,亦或篇幅所限未可尽意,期待《极地文化学》
一言难尽的一部“游记”。估计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由于“密宗”和“佛母”而听说了这本书。普通人很可能会觉得书中的内容(无论是关于历史人文还是关于图中的小人小事)非常不可思议。但,不得不说作者显然憋着种种情绪在写书,这种情绪让人觉得幼稚可笑,也让自己的故事可信度大打折扣。比如,作者一边树立自己的清高形象,鄙视肉食权贵,一边自己却又找情人又利用周俊光这样的副书记为自己打开方便之门。在最后甚至出现价值观混乱的... 一言难尽的一部“游记”。估计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由于“密宗”和“佛母”而听说了这本书。普通人很可能会觉得书中的内容(无论是关于历史人文还是关于图中的小人小事)非常不可思议。但,不得不说作者显然憋着种种情绪在写书,这种情绪让人觉得幼稚可笑,也让自己的故事可信度大打折扣。比如,作者一边树立自己的清高形象,鄙视肉食权贵,一边自己却又找情人又利用周俊光这样的副书记为自己打开方便之门。在最后甚至出现价值观混乱的状态(对于猎杀羚羊说不,但是立刻又“真香),这种混乱应该就是他痛苦的根源吧。 (展开)
大概男的会喜欢这书吧
这样一本绝版佳作能见到已属实幸运,光作者的写书经历就不可复制,可说是藏地纪实小说第一人了。其中的内容更是值得反复回味,求再版!另外自APP的普及后,大众使用手机更方便,为此豆瓣评分质量也越来越差
《深入藏地:徒步西藏十万公里纪实》图书作者、民间学者、作家古子文先生,2022年1月23日因心肺衰竭在四川省成都市去世,享年83岁。他是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留佳镇人,1957年被划为右派仅18岁,晚年创作了“原色世界”书系(未出版)。其遗体运回青少年时学习和成长的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火化,由子女带骨灰盒回到荣县安葬。
斥巨资购买热情阅读🀄️
> 更多短评 29 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4篇
> 44人在读
> 106人读过
> 909人想读
订阅关于深入藏地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河南 2015-04-24 10:22:53
书有许多障碍打开:题材俗+内容多老乡不宜+八十年代文学风。然终是可取。注视自由化后除名复旦生,与商人做军师,和妓女结合的勃勃生气,看同类沦落为乞丐,讨取进入某社会学刊物的投效钱……默然更深看许多已知者一层。
0 有用 Jack 2021-08-27 22:23:57
80年代的人还是单纯
0 有用 生存在海拔四米 2020-08-07 17:42:02
这人思维有些偏激,历史沿革倒是记得很清楚。没想到双修明妃还有更隐秘的一层,怪不得还珠格格里的皇阿玛要坐床当佛爷了;“长漂”原来是一出“补漂”“分人分段”的闹剧。书里提到的那些欢喜佛壁画塑像可能不会公开展览了。
10 有用 羚羊挂角 2015-05-26 10:55:54
不讲文笔,作者的经历是不可复制的,当得起深入二字,值得一读
0 有用 㺯春公子 2011-06-10 01:08:41
本书乃作者藏地行脚实录,亦彼心路旅程;作者驭笔经年,文字不免油滑,然其于史实沿革用力甚深,所书雪域人情、民风异俗皆可歌可泣,其中于文化摧毁之伤倍极痛切;窃以为书中思想促狭含混,故作深刻,与作者途经万里,止观天地无垠不契,窥之因果,或谓此书积墨成篇,写作周期漫长,或因彼为早年阴影所覆,亦或篇幅所限未可尽意,期待《极地文化学》
0 有用 谁人的猫 2022-08-08 11:27:56
一言难尽的一部“游记”。估计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由于“密宗”和“佛母”而听说了这本书。普通人很可能会觉得书中的内容(无论是关于历史人文还是关于图中的小人小事)非常不可思议。但,不得不说作者显然憋着种种情绪在写书,这种情绪让人觉得幼稚可笑,也让自己的故事可信度大打折扣。比如,作者一边树立自己的清高形象,鄙视肉食权贵,一边自己却又找情人又利用周俊光这样的副书记为自己打开方便之门。在最后甚至出现价值观混乱的... 一言难尽的一部“游记”。估计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由于“密宗”和“佛母”而听说了这本书。普通人很可能会觉得书中的内容(无论是关于历史人文还是关于图中的小人小事)非常不可思议。但,不得不说作者显然憋着种种情绪在写书,这种情绪让人觉得幼稚可笑,也让自己的故事可信度大打折扣。比如,作者一边树立自己的清高形象,鄙视肉食权贵,一边自己却又找情人又利用周俊光这样的副书记为自己打开方便之门。在最后甚至出现价值观混乱的状态(对于猎杀羚羊说不,但是立刻又“真香),这种混乱应该就是他痛苦的根源吧。 (展开)
0 有用 美轮明辉 2022-02-23 00:55:28
大概男的会喜欢这书吧
1 有用 俞宙 2022-02-13 08:04:29
这样一本绝版佳作能见到已属实幸运,光作者的写书经历就不可复制,可说是藏地纪实小说第一人了。其中的内容更是值得反复回味,求再版!另外自APP的普及后,大众使用手机更方便,为此豆瓣评分质量也越来越差
3 有用 燕子李三 2022-02-08 23:16:12
《深入藏地:徒步西藏十万公里纪实》图书作者、民间学者、作家古子文先生,2022年1月23日因心肺衰竭在四川省成都市去世,享年83岁。他是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留佳镇人,1957年被划为右派仅18岁,晚年创作了“原色世界”书系(未出版)。其遗体运回青少年时学习和成长的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火化,由子女带骨灰盒回到荣县安葬。
0 有用 Timmy 2021-11-30 23:46:55
斥巨资购买热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