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薇安的书评 (170)

鱼草 2005-11-18 11:28:55

有多少声音可以被记忆?

 当代文学的老师曾经在课上说,他的记忆里充斥着那个年代的高声大嗓。这些声音,某种程度上,型塑了他的语言。  我们的对声音的记忆甚于对文字的记忆,那些或尖利或柔和或铿锵或黏连的声音,总是萦绕耳际,即使声音所承载的文字已被忘却。 那个声音  高一的时候看了《...  (展开)
nora 2008-11-26 19:40:54

我放手离开的爱情

那次见你,我问你现在还看安妮吗?那个女人,曾经让我们的心一次一次被挖空被抛弃,现在你还看她吗? 你说还是会买,惯性的吧《素年锦时》带了回家却只是放在一旁没有去看。 我说也许我们已经走到前面去了,不再是那种会因为文字的简单华丽而心惊胆战的小女生了。可是就是忘不...  (展开)
羊毛的书舍 2006-04-21 09:33:32

写给安妮:只是一封信而已

想了多久了,想写关于安妮的书评。有过多少主题多少想法,希望能表达出我完整的思绪。“评”这种东西,总是令人生畏,书评也好,影评也好,需要客观,需要技术,需要有人阅读,未免有了许多额外的压力,而我只有一份心情。我写安妮,仅仅因为她是我喜欢的女子,曾在她的文字里...  (展开)
随心而安 2006-09-14 16:32:42

必胜客式的文学

第一次吃必胜客,很喜欢,口味地道,搭配成熟,服务可心。但是吃了两三次就厌了,单调得让人发疯。 安妮的书也一样。 初看时非常喜欢,精致的文字,细腻中带着灰暗的情感,忧伤自虐的底蕴。很有偶年轻时的调调。 于是想方设法去收集更多。可是渐渐地就没了新鲜感。女孩没有...  (展开)
花橘子叔叔 2008-07-12 22:22:05

写爱情小说的人越来越多,成功恋爱的人越来越少

写爱情小说的人越来越多,成功恋爱的人越来越少, 古代人生活质朴:庸人多福,蚌病生珠, 大家男欢女爱时,哼着“社会主义好”的调子,边喊: “原始社会好,原始社会好,原始社会大家光着屁股跑” 纯白色棉布裙,杜拉斯的小说,梵高的蓝色鸢尾花, 新时代男女把自己包裹得越...  (展开)
一颗树 2008-08-05 08:08:14

初饮初乐

读薇安的感觉象饮酒,刚读的时候很忧郁,有点“借酒消愁”,继续读下去开始迷蒙,“酒精作用”。出现血腥的故事,可能是读的“上头”了。闭上眼,晕晕的~大家都在醉生梦死。读过的小说不很多,如果和喜欢的风格比,亦舒是洋酒,爱玲是清酒,薇安是毒酒。 颓废的情节,阴暗的基...  (展开)
看不见的灯笼 2009-09-28 20:56:32

薇笑

一个冬夜,与Aiya网上相遇,忘了说到什么,懒得发那个微笑表情,于是打了四个字,唯有薇笑。不觉一愣,不是因为打了错字,而是,想起了那个女子。 那个光脚穿球鞋,白棉布裙子,素颜,长发,喜欢喝冰水,有着漆黑明亮的眼睛的女子。 Vivian……or 薇安。 ...  (展开)
桔子酪 2008-02-24 00:07:18

写在水中的文字——《告别薇安》看两个文化疾病

安妮宝贝在她的第一本小说集的序言中这样形容她自己的文字:文字不断地涌现,不断地消失,好象是写在一面空旷的湖水上,而我确信,自己是在写着一本写在水中的小说。 她用了“一面”这个量词,让我很容易联想到镜子。的确,她的小说更象一面镜子,和这个社会的若干文化现象构...  (展开)
和风 2015-10-23 23:36:28

《下层阶级修辞学》

当你点开这个网页的时候,也许你对本书的作者——恶俗小说的代言人安妮宝贝——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然而如果你真的以为此人是本世纪(我们必须指出,告别薇安是九八年写的,零零年出版)中国本土的玛格丽特·杜拉斯,现实将会给你沉重的一击。 如果你已经阅读过...  (展开)
戴文开 2011-01-28 09:47:16

交换

我始终记得安妮宝贝的第一本纸质书《告别薇安》的模样。封面上穿白布棉裙的女孩与阴郁的背景色给人感觉是特别的。这也是安妮很多小说中那个女孩的形象,长相表情可能各不相同,但情感内核趋于同一。一些人会给安妮的文字贴上颓圮的标签,可能是她早期的作品不安于世的惊艳给人...  (展开)
公主@小老虎 2006-01-05 19:19:55

我的安

  不知道什么时候听到安妮宝贝这个名字,直到看到她的文字。我毫不犹豫的直奔西单图书大厦,一个蓝色的精灵从此属于我了。   “任何人离开我们的生活,生活始终都在继续,没有人必须为我们停留,我们也不会为任何人停留。想清楚了,不会有任何怨言!!”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段...  (展开)
annie妖 2009-12-14 08:48:49

告别薇安后告别安妮babe

第一次遇见这本书是1999年的时候吧,和那个时候的男朋友躺在床上听广播,一个男人在播“告别薇安”。很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感觉是,这什么操蛋故事啊?没个头绪,只记得男人揍了女人,女人要自杀之类的。 一年后机缘巧合的看到这本书,那个深蓝色而简单的封面挺招我喜欢的,也完全...  (展开)
浩子 2009-02-16 19:19:17

杂乱心情

每晚翻开这本书,看这些阴郁美丽的文字,然后,合上书,关灯。一天结束。黑暗中,不知道是怎样的感觉,正如现在的我。白天,像所有大学青年一样,和不同人说话,吃饭喝酒,健谈,并且狂傲不羁。夜晚到了。然后,灵魂中的某个角落,像蛰伏的野兽般被唤醒了,无声无息。安妮说...  (展开)
巴黎之火 2008-01-31 23:04:46

安,你,宝贝

凌晨,缩在被窝里,冰冷的手捧一本安妮宝贝,我一向不喜欢这女人,但我要一本书帮助我入睡。书里和我生活在一座城市的男男女女也和我一样面临着脆弱的睡眠和更加支离破碎的爱情,但我并不需要像他们一样拐带未成年少女上床,用铁丝烟头自残,被包养或在pub跳艳舞为生,像水一...  (展开)
DieKlavier 2009-03-19 14:09:26

还是时代

以前人们如同崇拜Duras一样抄写她的文字,她是Duras式的女性独立与寻找幸福论调的中国代表,她告诉女孩生活可以更灿烂,也劝戒她们必须坚强地活着,但同时她在小说里显示出惊人的脆弱。然而现在豆瓣上批评的声音渐渐多了起来。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从推崇到批评,大概意味着时代...  (展开)
LeeCY 2011-06-12 00:42:45

重读这本书,由力荐到较差

七月与安生的话剧如火如荼,勾起我重读这短篇的冲动。 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竟找不到几个完整的,最后在人家博文中终于读完,边读边感叹:自己观念果然巨大转变。 以前那个多情、善良、纯真的我呢?曾经将这书几篇文章自然背下来。 而现在我竟对安生如此厌恶。 七月是成熟的,...  (展开)
jing 2010-06-02 16:47:26

不断重复的颓废心情与故事

作者的所有作品中的主人公(不只是这一本)都是同一类人,都对生命持非常轻视的态度,都冷漠而特立独行,都喜欢残忍、血腥的场面,甚至连外貌、着装、做过的事都如出一辙(包括她前期的随笔)。看一本还行,第二本就腻了。只有《素年锦时》还算比较成熟,经得起一读再读。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后页> (共170条)

订阅告别薇安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