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部 官制
一、唐代直官制
(一)有关直官的制度规定
(二)史籍中所见的各类直官
1.尚书省直官
2.门下省直官
3.中书省直
4.大理寺直
5.太常寺直、教坊直
6.光禄寺直
7.鸿胪寺直
8.太仆、卫尉、司农、太府寺直
9.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直
10.殿中省直
11.秘书省直
12.太史监直
13.国子监直
14.内侍省直
15.东宫直官
16.弘文馆、崇文馆、史馆及集贤殿书院直
17.其它直
(三)直官的地位及作用
二、永徽东宫诸府职员令残卷考释兼论唐前期东宫王府官设置变化
(一)残卷的校补
(二)名词解释
1.装书生
2.录事掌署令旨
3.千牛刀
4.府佐国官
5.续劳
6.府主
(三)文书中反映的问题
1.永徽令与史志中关于东宫王府官设置记载的比刊
2.唐东宫、亲王府官的设置变化
三、唐代的视品官制――以嗣王以下府佐国官为中心
(一)亲王国、三师以下府佐国官的设置
1.亲王国官
2.三师以下府官
3.王公以下国官
(二)视品国官府佐的选补和人流
(三)视品官的出现与消亡
附录 唐永徽东宫诸府职员令录文
四、“蒲州刺史充关内盐池使”与景云政治
(一)景云时盐池分布及管理
(二)景云年间政治
(三)景云二年三至五月蒲州刺史考
(四)蒲州、关内池盐经营方式、供给范围与太平公主蒲州之行
(五)“蒲州刺史充关内盐池使”的政治作用
五、唐代的勒留官
(一)史籍中有关勒留官的记载
(二)勒留之司及勒留官的特点
1.政事堂
2.史馆
3.度支使司
4.户部使司
5.盐铁使司
6.巡院
7.禁军
(三)勒留官对唐官制的影响
六、唐代“散试官”考
(一)从史籍记载看唐代散试官的特点
1.地位低
2.不属于有出身有官人
3.散试官奏充差摄官时条件苛刻
4.散试官为“虚衔”
5.散试官只在丧葬标准等级上起作用
(二)散试官、试散官
(三)虚衔授官与散试官
第二部 教育制度
一、大成
二、礼学
三、书法教育
四、唐代的弘文、崇文馆生
(一)弘文馆的设置
(二)崇文馆与贞观武后时政治
(三)唐后期的二馆生及其与科举门荫的关系
第三部 军事制度
一、“城傍”与大唐帝国
(一)城傍的设置状况
1.东北城傍
2.北方城傍
3.西北城傍
(二)有关城傍的制度
(三)城傍的消失及其对唐后期历史的影响
二、陌刀与大唐帝国的军事
三、唐前期马政
(一)仗内仗外闲厩及其与禁军的关系
(二)八马坊
1.八马坊设置的时间
2.八马坊的性质
3.八马坊出现的原因
(三)陇右九使六十五监
第四部 交通、社会制度
一、唐前期传制
(一)传送马驴与传车
(二)车坊的特色及其与传的关系
1.县置车坊
2.车坊与馆密切相关
3.车坊提供住宿、供客
4.车坊有马坊
5.车坊供递
6.车坊由兵士经营、属州府兵曹掌管
(三)馆与传
二、唐代的给侍制度――儒家学说的具体实现
(一)唐初律令诏敕反映的给侍制度
(二)给侍制度在开天时的发展变化
(三)唐代给侍制度的普遍性和完备性
1.给侍制度的普遍实施
2.亲侍外侍之分
3.身份复杂的侍丁
4.严格的请侍手续
(四)给侍制度是儒家学说的具体实现
附 作者所发表与本书相关论文目录
后记
· · · · · · (
收起)
0 有用 面茶糕 2025-03-12 12:44:27 北京
永远喜欢绣老师,她的言行和作品都在告诉我们,当爱好和事业真正结合,灵感、乐趣和成果都会是源源不断的!
0 有用 数峰无语 2024-09-23 20:34:55 北京
非常多启发,清晰而深刻,真正好的制度史研究。 李锦绣老师可谓将“读书得间”的研究方法运用到了极致。先比对诸记载之间存在哪些差互之处;进而探讨不一致的原因,是各史料的生成年代不同,亦或抄纂之时出现了讹误,及讹误的成因;在彻底厘清制度面貌后,又往往以小见大,从制度的演变或特例的出现着手,把握时代的脉搏。制度内外,令人叹服。 我注意到,李老师行文之时,经常引一段史料于篇首或节初,点明“此为理解某某制度最... 非常多启发,清晰而深刻,真正好的制度史研究。 李锦绣老师可谓将“读书得间”的研究方法运用到了极致。先比对诸记载之间存在哪些差互之处;进而探讨不一致的原因,是各史料的生成年代不同,亦或抄纂之时出现了讹误,及讹误的成因;在彻底厘清制度面貌后,又往往以小见大,从制度的演变或特例的出现着手,把握时代的脉搏。制度内外,令人叹服。 我注意到,李老师行文之时,经常引一段史料于篇首或节初,点明“此为理解某某制度最重要的一则史料”,使得读者更容易把握重点。反思自己行文之时,史料堆砌,大水漫灌的进行论述,一方面是对制度的理解不够到位,挑不出最精要的材料;一方面也是写作技巧不足,思路不畅所致。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做出这样的好研究。 (展开)
4 有用 文明与疯癫 2011-12-13 23:41:56
刚开始读隋唐史,看基本书的时候,有些问题也关注过,读李先生书,发现李先生的视角非常好。而且论述很干净利落。读来很有启发。
1 有用 栖筠 2022-05-27 15:32:41
从问“解官充侍”开始就已经暴露我没有好好读这本了,愧做李门弟子。
0 有用 智术师 2025-04-12 21:54:40 湖北
唐代制度史研究必读书目,书名有追慕陈寅恪先生之意。全书精湛明晰、不枝不蔓,适合作为这一领域的入门书与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