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在许多读者的印象中,经济学家似乎都是天马行空的奇才,我们努力把他们“还原”回来,并着力发掘这些经济学家求学和步入经济学殿堂的历程,不放过那些看似偶然的契机,是我们的追求。也许有一天,你也会走上这样的道路。
在10位经济学家当中,有2位曾经获得诺贝尔奖,他们是美国主流经济学的两翼:萨缪尔森和弗里德曼,瓦里安和斯蒂格利茨岂止一教科书见长;刘遵义和克鲁格曼曾预言东亚金融危机、宾默尔得意的无线电频道拍卖、罗宾逊夫人对主流经济学的抗争;斯卡夫和邹至庄诲人不倦的学者本色灯,皆构成了本书的篇章。
19岁时参与编写的书。
一些问题没有解释清楚。比如为什么Binmore认为沉没成本理论是一种谬论,我在书里没找到答案。
> 更多短评 2 条
清明士人 (收获如盗寇之将至)
2021-05-10 18:17:53
p. 119 “因为该论文触极了美国医学学会等行业组织” 应为“触及”
p. 186 “从国际市场大量借人短期债务” “借人”应为“借入”
p. 220 “把她当做‘尊敬的男士’” 英文明显为honorary man,应译为“荣誉男士”
p. 283 “德母大学”现在通译为“达特茅斯学院”
> 3人在读
> 15人读过
> 31人想读
订阅关于经济学家成长的故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soom(榻榻米) 2006-08-21 12:56:28
19岁时参与编写的书。
0 有用 清明士人 2021-07-29 04:26:16
一些问题没有解释清楚。比如为什么Binmore认为沉没成本理论是一种谬论,我在书里没找到答案。
0 有用 清明士人 2021-07-29 04:26:16
一些问题没有解释清楚。比如为什么Binmore认为沉没成本理论是一种谬论,我在书里没找到答案。
0 有用 soom(榻榻米) 2006-08-21 12:56:28
19岁时参与编写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