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章学诚著作《文史通义》想挽救当时的学风。他在《上辛楣宫詹钱大昕》的信里说:“世俗风尚,必有所偏,达人显贵之所主持,聪明才俊之所奔赴,其中流弊必不在小。载笔之士不思救挽,无为贵著述矣。苟欲有所救挽,则必逆于时越。”他看到当时学风的流弊,想加以挽救。
目录 · · · · · ·
题记
例言
序/章华绂
卷一 内篇一
易教上
易教中
易教下
书教上
书教中
书教下
诗教上
诗教下
经解上
经解中
经解下
卷二 内篇二
原道上
原道中
原道下
原学上
原学中
原学下
博约上
博约中
博约下
言公上
言公中
言公下
卷三 内篇三
史德
史释
史注
传记
习固
朱陆
文德
文理
文集
篇卷
天喻
师说
假年
感遇
辨似
卷四 内篇四
说林
知难
释通
横通
繁称
匡谬
质性
黠陋
俗嫌
……
卷五 内篇五
申郑
答客问上
答客问中
答客问下
……
卷六 外篇一
方志立三书议
州县请立志科议
地志统部
和州志皇言纪序例
……
卷七 外篇二
永清县志皇言纪序例
永清县志恩泽幻序例
永清县志职官表序例
永清县志选举表序例
……
卷八 外篇三
答甄秀才论修志第一书
答甄秀才论修志第二书
答甄秀才论文选义例书
修志十议
……
附校警通义
卷一
序
原道第一
宗剑第二
互著第三
……
卷二
补校汉艺文志第十
郑樵误校汉志第十一
……
引用书目
· · · · · · (收起)
例言
序/章华绂
卷一 内篇一
易教上
易教中
易教下
书教上
书教中
书教下
诗教上
诗教下
经解上
经解中
经解下
卷二 内篇二
原道上
原道中
原道下
原学上
原学中
原学下
博约上
博约中
博约下
言公上
言公中
言公下
卷三 内篇三
史德
史释
史注
传记
习固
朱陆
文德
文理
文集
篇卷
天喻
师说
假年
感遇
辨似
卷四 内篇四
说林
知难
释通
横通
繁称
匡谬
质性
黠陋
俗嫌
……
卷五 内篇五
申郑
答客问上
答客问中
答客问下
……
卷六 外篇一
方志立三书议
州县请立志科议
地志统部
和州志皇言纪序例
……
卷七 外篇二
永清县志皇言纪序例
永清县志恩泽幻序例
永清县志职官表序例
永清县志选举表序例
……
卷八 外篇三
答甄秀才论修志第一书
答甄秀才论修志第二书
答甄秀才论文选义例书
修志十议
……
附校警通义
卷一
序
原道第一
宗剑第二
互著第三
……
卷二
补校汉艺文志第十
郑樵误校汉志第十一
……
引用书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原學下 諸子百家之患,起於思而不學;世儒之患,起於學而不思;蓋官師分而學不同於古人也。後王以謂儒術不可廢,故立博士,置弟子,而設科取士,以爲誦法先王者勸焉。蓋其始也,以利禄勸儒術,而其究也,以儒術徇利禄,斯固不足言也。而儒宗碩師,由此輩出,則亦不可謂非朝廷風教之所植也。夫人之情,不能無所歆而動,既已爲之,則思力致其實,而求副乎名。中人以上,可以勉而企焉者也。學校科舉,奔走千百才俊,豈無什一出於中人以上者哉?去古久遠,不能學古人之所學,則既以誦習儒業,卽爲學之究竟矣。而攻取之難,勢亦倍於古人,故於專門攻習儒業者,苟果有以自見,而非一切庸俗所可幾,吾無責焉耳。學博者長於考索,豈非道中之實積,而騖於博者,終身敝精勞神以徇之,不思博之何所取也?才雄者健於屬文,豈非道體之發揮?而擅於文者,終身苦心焦思以搆之,不思文之何所用也?言義理者似能思矣,而不知義理虚懸而無薄,則義理亦無當於道矣。此皆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也。程子曰:“凡事思所以然,天下第一學問。”人亦盍求所以然者思之乎?天下不能無風氣,風氣不能無循環,一陰一陽之道,見於氣數者然也。所貴君子之學術,爲能持世而救偏,一陰一陽之道,宜於調劑者然也。風氣之開也,必有所以取;學問文辭與義理,所以不無偏重畸輕之故也。風氣之成也,必有所以敝;人情趨時而好名,徇末而不知本也。是故開者雖不免於偏,必取其精者,爲新氣之迎;敝者縱名爲正,必襲其僞者,爲末流之託;此亦自然之勢也。而世之言學者,不知持風氣,而惟知徇風氣,且謂非是不足邀譽焉,則亦弗思而已矣。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内篇二 -
专门之书,已成钜编,不为采录,大凡预防亡逸而听其孤行,渐致湮没;则比次之业,难於凭藉者六矣。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8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文史通义校注"的人也喜欢 · · · · · ·
文史通义校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是繁体、竖排吗? | 来自乘风 | 2 回应 | 2013-06-06 18:04:56 |
好书。以前清华国学院史学的必读书。 | 来自wudaokou | 1 回应 | 2007-10-26 13:19:5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中华书局 (2014)9.3分 90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4)9.2分 20人读过
-
中华书局 (1985)暂无评分 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清代知识谱系 (北望)
- 读史宜夏,其时久也。 (羊的门)
- 史记研究目录(工地) (疯清扬)
- 文学参考(fencius) (沈书枝)
- 读经宜冬,其神专也。 (羊的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文史通义校注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浮生梦萦 2019-05-03 22:48:54
在章实斋的“六经皆史”论中,经与史、史与学、学与官,异名而同实,最终归结于官。章氏对东周以降的处士横议痛心疾首(自诸子之纷纷言道,而为道病焉),且视“以吏为师”的刑名之治为三代之美政旧法(秦之悖于古者多矣,犹有合于古者,以吏为师也),甚至主张以“书掌于官,私门无许自匿著述”的激烈手段,恢复“治教无二,官师合一”的三代(实为暴秦)之治。以经术导为刑名,其恶每甚于申韩,而祸常烈于秦火,观章氏可知也。
0 有用 Highway 1988 2012-05-31 17:11:25
實齋誠我師也
9 有用 vivo 2010-11-01 09:37:47
此书绝不艰深,而注疏繁复若是,乃欲令人畏惧不读也。
1 有用 新青年 2013-07-22 18:32:12
今世仍有称章学诚不学而好发空论者,不知何故
0 有用 俨然若思 2012-03-25 00:46:43
叶先生乃吾乡人,学有源流,真可希慕!
0 有用 岁华可读 2022-12-12 17:00:43 江西
为了pre读了其中的《诗教》《文集》等篇
0 有用 晚来的迟到豆友 2022-04-19 21:28:30
被原道篇的哲学思想迷住了
0 有用 狡兔三窟 2021-12-05 23:03:00
@2013-08-11 22:53:58
0 有用 鮀城書蠹 2021-05-06 15:18:16
补标
0 有用 阿九 2020-12-28 00:37:43
当文章读过大半本,当年真是不求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