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今读的书评 (37)

论语今读(读书报告)
李泽厚先生是研究中国古代美学的大家,在哲学,美学,文学领域也颇有造诣。“南方周末”曾经对李泽厚先生做过一次专访,文章以鲁迅先生开头,及至李泽厚先生,笔者以为写得很好,完全符合“凤头”之意,故借用于此。 ——据说,鲁迅曾经想写一部长篇小说,描摹...
(展开)

读李泽厚《论语今读》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历来对它的注释传疏就数不胜数。耳熟能详的当然该算是南宋大儒朱熹夫子的《论语集注》。读朱熹的书,重要的是“玩味体察”,非读读便可,因其带有理学观点,所以处处要和理学的整体看法配合才能读懂朱熹的注释。正如蒙文通所言:“读宋、明理学书,不能...
(展开)

李泽厚《论语今读》札记
李泽厚《论语今读》札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新版 2005年购于当当网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陆依阻。静寄东窗,春醪独扶,良朋悠邈,搔首延贮。 停...
(展开)

计算机视角下的中西差异
从算法的角度来看,宗教和伦理可以被理解为两种不同的决策系统: 宗教系统特点: 类似于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 使用硬编码的决策树 具有明确的输入输出映射 决策过程类似IF-THEN规则链 系统更新需要权威解释或新的神谕 错误容忍度低,倾向于绝对判断 伦理系统特点: 类似于机器学...
(展开)

这是最原味的那一碗鸡汤
早先读《中国哲学史》,数次读,数次半途而废。仅此读《论语今读》,虽也断断续续,但最终是完整读下来,而且今后也必会再度。 《论语》未读之前,觉得要读也是严肃认真才行。但是当第一次读,便为李泽厚先生的讲解赞叹不已,越读越发觉《论语》中的轻松愉悦。现...
(展开)

了解《论语》的经典读本
从以往的读书经历看:读《论语》是件很吃力的事。古代文本和现代文本有很大距离,且涉及古代典章制度的细节也是今人所不易了解的。最大的问题是,这种语录体形式所表达的内容大多没有上下文的关联,让人不得其解。而《论语今读》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但将原文解释清楚,且...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