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说起童话故事,我们总要想到这样的结尾:“从此以后,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当然,王子和公主不会永葆青春,当他们白发苍苍之后,有了小王子、小公主之后,又会是什么样呢?艾伦•奇南的《秋空爽朗——童话故事与人的后半生》通过对一些有特色的老年童话故事,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艾伦•奇南。艾伦•奇南是美国的一位精神病医生,1952年出生,亚裔。他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著有多篇有关成人发展和老年学的论文。这本书便是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在阐释这本“老人童话故事”时,他借助了人类发展心理学学说,特别是卡尔•荣格和埃里克•埃里克森的学说,他们首创了对成人发展的心理学研究。艾伦•奇南以深邃的洞察力引导我们深入理解这些故事的心理学意义和精神意义。这些童话经他的巧妙解释,成为了一部用机敏与智慧取代了鲁莽与青春活力的成年期心理学。因此这本书不仅...
说起童话故事,我们总要想到这样的结尾:“从此以后,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当然,王子和公主不会永葆青春,当他们白发苍苍之后,有了小王子、小公主之后,又会是什么样呢?艾伦•奇南的《秋空爽朗——童话故事与人的后半生》通过对一些有特色的老年童话故事,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艾伦•奇南。艾伦•奇南是美国的一位精神病医生,1952年出生,亚裔。他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著有多篇有关成人发展和老年学的论文。这本书便是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在阐释这本“老人童话故事”时,他借助了人类发展心理学学说,特别是卡尔•荣格和埃里克•埃里克森的学说,他们首创了对成人发展的心理学研究。艾伦•奇南以深邃的洞察力引导我们深入理解这些故事的心理学意义和精神意义。这些童话经他的巧妙解释,成为了一部用机敏与智慧取代了鲁莽与青春活力的成年期心理学。因此这本书不仅是一部童话集,还是一部老年发展心理学的重要著作。对于童话的研究来说,这本书也做出了巨大贡献。艾伦•奇南从世界民间故事的丰富宝库中首次以“老人”为主的童话故事收集在一起,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老年童话,开拓了童话学研究的新领域。
本书的主体部分一共由十五个老年童话故事构成,这些故事是从作者为写本书而翻阅的四千多篇故事中精选出来的,在这十五篇故事中,有十二篇来自亚洲,对此,作者在导言中做了解释:“老人的故事在东方文化的国家中如日本、阿拉伯和中国等国家流传的较为普遍,原因之一是这些国家的文化较之现代西方社会给予老年人以更多的尊重,因而很自然地,在他们的民间故事中,老年主人公占有较大的比重。” 每一篇故事后都有作者分析阐释的文章,故事之间并不孤立。艾伦•奇南在分析故事时,运用了许多象征手段来解释一些故事的要素。精神分析学家指出童话故事极像梦,无论是梦还是童话都使用着象征——无意识意象的语言。将之用于老年童话中,就形成了诸如贫困象征着逝去的年华:健康、亲人及经济保障的丧失;老年人的体力状况象征着心理状况;老年人的居住地——森林的边缘象征着无意识的边缘等等。以这些象征为基础,作者通过对故事的分析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前后连贯、条理清晰的心理任务图——自我分析、自我超越、返璞归真和为社会的解放多做贡献。这是每个人在后半生要完成的心理发展任务,是对面临的困难和危险的告诫,也是对希望、前途和潜能的一种预观。
老人的故事与我们熟悉的《白雪公主》《睡美人》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在本书的结束语部分,作者集中对比了这两种人类生活不同的完美典型——勇士和老人。
倘若青年的美德是勇气、坚韧和信心,那么老人的美德则是机警、坦率和好奇心;
倘若青年人进行着斗争去改变世界,老人则寻求着去改变他们自己;
青年人的历险一般在他们获得了黄金珠宝后就结束了,老人的故事一般是以丧失了财宝最为开始。后半生的目标不是私人的财富,而是给人类以精神的启示。
在大多数为人们所熟悉的童话故事中,王子和公主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之后,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人生更多的内容存在于“从此以后”,魔力和天真又回归到人的后半生,是人生的开始和人生的终结结合在一起,使“从此以后”变得崇高而完美。
作者简介 · · · · · ·
艾伦·B.知念 Allan B.Chinen,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心理学科普作家。他运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阐释世界各地的童话,创作了大量有关成人发展和老年学的研究著作,开拓了童话学研究的新领域。代表作有“童话与心理学”四部曲:《从此以后——童话故事与人的后半生》《童话中的男性进化史》《大人心理童话》《拯救王子的公主》。
译者 刘幼怡,1942年出生于北京。1990~2001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英语系副教授。1982~1983年,公派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访问学者,1987~1997年,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加拿大语言中心中方副主任。1990年公派加拿大圣玛丽大学进修并获硕士学位。出版译著《外语学习与教学的原理》,编著有《许国璋英语教程详解》《英语教程初探》等作品。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首要的挑战是对付衰老的幽灵,以及人到了晚年所面临的综合性的丧失:健康、朋友、财富以及权力的丧失。这些丧失尽管是令人痛苦的,但为新的发展清除了道路——它们打破了旧的常规,为意想不到的发展让出空位。年龄和经验使人产生新的力量去面对过去的恐惧,对中老年人的挑战是去运用这些有利条件发展自己,而存在的危险是在绝望和苦恼中逃避现实。 最终,这种对新体验的开启状态依靠对人类本性的阴暗面以及人自身内的“阴影”的正视:对老年人受到轻视的愤怒、对弥补所失去的一切的绝望、对年轻一代仍然占有一切的妒忌,以及对生活更多的渴求。自我斗争和自我改造构成了第二任务,这项任务的失败会导致精神的卑劣和灵魂的枯萎。 由自我斗争产生了对邪恶的了解,反过来,又产生出人世间的智慧:为了他人的利益,建立在洞察力基础上的创造令人信服的幻想的能力。这是人得后半生的第三项任务:从青年时期朝气蓬勃地专注于工作——操作使用着物件和积累财富,转变为对人的本性的深入理解。这种人世间的智慧帮助了人去保护自己免受更强大敌手的伤害,并适应以后生活的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智慧是对诚实的自我斗争的奖赏。然而,生存与适应不是生活的最终目标,而人不久就会面临新的、更困难的挑战——自我超越的挑战。 第三项任务是挣脱支配青年的个人雄心和梦想。带有讽刺意味的是,倘若人的前半生的着眼点在于树立自我,对中老年的挑战就是将这来之不易的自我抛在脑后。埃里克森的生成概念是自我超越的一个例子。理想的做法是,中老年人以一种更深刻的方式——以更充分的理解和使某些梦想成真的方法回到他们青年时期超验的灵感中。力量、耐心和老年智慧是必不可少的。所有令人振奋、令人惊叹的崇高的信念现在已凌驾于单纯的个人愿望之上。高级的自性、社会或是上帝代替了自我,成为生活的指导力量。 具备了超越纯粹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的能力,老人现在能抛弃社会惯例,而这就成为人的后半生的第五项任务:从支配中年...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96页 -
在神话和童话故事中,一般是男青年而不是女青年出去探险。实际上,女青年的角色通常是作为一种美丽的奖品在家中等待着英雄归来。在童话故事中以及传统的社会中,光荣和权力总是属于男人而不是女人的。我们的语言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女主人公”(heroine)源自“男主人公”(hero),好像女主人公事派生出来的,从属于男主人公。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0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秋空爽朗"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秋空爽朗"的人也喜欢 · · · · · ·
秋空爽朗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变老,是一件可怕的事吗?

《从此以后——童话故事与人的后半生》读书总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主要运用了荣格、埃里克森等精神分析学家的理论,通过对各国老人童话的解读,及其与青年童话的不同,分析了成人后半生的重要任务。任务一是直面衰老,健康、朋友、财富和权力的丧尸;任务二是正视自己的缺点,通过对自我的分析,有了应对不愉快或矛盾冲突的能力,成功地进... (展开)
从此以后,老人归老人,童话归童话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很好的人生指导书:《秋空爽朗——童话故事与人的后半生》

下半生精彩的童话生活
> 更多书评 15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8.2分 200人读过
-
Rudolf Steiner Pr (1989)暂无评分 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荣格崇拜 (M)
- 曼荼罗丛书 (Herr.Nos)
- 11 (林静)
- 儿童文学研究(续1) (把吴钩看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秋空爽朗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猫狸枭乌狼 2023-01-09 22:56:35 上海
多年以后,我扔下破败不堪的斧头向窗外望去,小驴运来的究竟会是财宝,还是香蕉叶子上的银灰呢?总感觉我还没到看这本书的精神状态,毕竟接纳和反省自己之前,还得找到并认识自己吧…只能说当闲书随便看看还是挺开心的
0 有用 口口人口 2010-03-21 16:42:44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老年人可能成为化解中年人和青年人利益冲突的桥梁。奇怪的是,选取的大多是东方的童话故事。可能是因为西方童话更多反映青年人寻求和掠夺的乐观精神,而东方民族历史悠久、更注重内省的缘故吧。
0 有用 等等等等 2019-05-03 15:30:27
对老人的生命状态有了更多的理解
0 有用 西祠 2009-05-24 21:50:27
老年人怎样看待死亡?
1 有用 阿啃1919 2013-01-25 20:35:49
@兔老师 推荐
0 有用 Tindrer 2023-11-01 23:44:23 吉林
童年时期读过很多童话故事,确实对这些主角是中老年人的故事不感冒,看了这本后似乎对年龄这个东西有了新的看法。
0 有用 猫狸枭乌狼 2023-01-09 22:56:35 上海
多年以后,我扔下破败不堪的斧头向窗外望去,小驴运来的究竟会是财宝,还是香蕉叶子上的银灰呢?总感觉我还没到看这本书的精神状态,毕竟接纳和反省自己之前,还得找到并认识自己吧…只能说当闲书随便看看还是挺开心的
0 有用 憬平🌟 2022-09-09 14:19:11 浙江
让智慧与天真相结合,实用主义与魔力结合,生命的尽头成为了生命的开始,一切终结都是更新了和修复了的开端。🍵🍃
0 有用 了了 2022-04-08 23:23:12
还是不错的
0 有用 茶如书 2021-11-14 21:49:41
1.真可惜,当年没有看过这类书,不然,或许关于《彼得潘》的论文就写得出来了。 这本书挺有意思的。或许后续,会再看看《童话心理学》。 2.很久没有一口气读一本书,读上100页了。 原来认为自己没有忍耐力了,所以看书就像吃日本寿司一样,一个口味吃上一小块。 今天一对比,觉得吧,或许只是没有那么喜欢吧。喜欢的话,我也还是可以一次看好多。不喜欢的话,一天看两三页,也只是忍受罢了。 3.老年期的任务就是自我... 1.真可惜,当年没有看过这类书,不然,或许关于《彼得潘》的论文就写得出来了。 这本书挺有意思的。或许后续,会再看看《童话心理学》。 2.很久没有一口气读一本书,读上100页了。 原来认为自己没有忍耐力了,所以看书就像吃日本寿司一样,一个口味吃上一小块。 今天一对比,觉得吧,或许只是没有那么喜欢吧。喜欢的话,我也还是可以一次看好多。不喜欢的话,一天看两三页,也只是忍受罢了。 3.老年期的任务就是自我分析,自我改造,自我超越。把财富,智慧和勇气传承给下一代人。 4.两天读完这本书。好像回到了年轻时候。讲这话,感觉有点暮气沉沉的感觉。但是,心无旁骛的读书,真的是种享受。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