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吉登斯“历史唯物主义三部曲”的第三卷,是吉登斯的代表作。吉登斯在该书中秉承以往的克服主体主义和客体主义二元论的“二重性”理论思路,提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和积极的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激进政治框架,试图在左翼与右翼、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找到一种融合。
作者简介 · · · · · ·
安东尼・吉登斯
Anthony Giddens
英国著名社会理论家和社会学家,是当代欧洲社会思想界大师级学者。他生于1938年,曾在赫尔大学、伦敦经济学院和剑桥大学学习,1953年在莱斯特大学授课,1970年成为剑桥皇家学院院士,1996年出任伦敦经济学院院长,兼任剑桥大学教授。著述颇丰,主要代表作有“历山唯物主义三部曲”,即《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民主--国家与暴力》与《超越左与右》。他的《社会的构成》等著作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亦是我国学界最为瞩目的社会学家之一。
目录 · · · · · ·
能否建构一个安全能动的社会?(译者序言二) 杨雪冬
前言
导论
全球化、传统、不确定性
社会主义、保守主义以及新自由主义
激进政治的框架
尾声:力量问题
第一章 包含激进主义的保守主义
老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各种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与新自由主义
保守主义与社会变迁
保守主义与传统概念
第二章 退出激进主义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与历史问题
社会主义与民主
革命的社会主义
控制模式的局限
社会主义与福利国家
第三章 当代的社会革命
简单现代化和反思现代化
结构的影响
生活政治的到来
社会变化与积极信任的作用
人为不确定性和全球风险环境
第四章 两种民主化理论
民主的普及
一个可供选择的观点
参与、代表和对话
民主是什么?
对话民主政治
民主与团结问题
民主、不平等和权力
第五章 福利国家的矛盾
福利国家的结构性来源
福利问题:工作和阶级
下层阶级的问题
福利的未来:初步的定位
第六章 能动性政治和积极的福利
福利制度和人为不确定性
全球贫困提供的论据
一种可供选择的发展
钻石结构
第七章 积极福利、贫困和生活的价值
工作、生产主义、生产率
从福利国家到积极福利
后匮乏社会中的福利
阶级划分和社会冲突
富人反对穷人?一个能动性的平等模式
第八章 现代性的负面:生态问题和生活政治
考虑一下自然
自然:生存之地与共存之物
繁殖问题
后果严重的风险的秩序
环境、人格
结论
第九章 政治理论与暴力问题
国家与和解
男子气概和战争
暴力、族性差别和文化差别
第十章 力量和价值问题
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喜欢读"超越左与右"的人也喜欢 · · · · · ·
超越左与右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超越左与右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 条 )
> 更多书评 5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yobalcony (2111)
1、社会主义将出现大量的结构性失业,技术停滞,对资本的序政治拍卖以及中央政府为了防止或纠正工人合作社的弊端而采取的频繁的行政干预。 2、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完全后传统社会的第一代,后传统这个词在许多方面都优于“后现代”。 3、产权的个人占有和国家占有向社会占有的过渡,是一个全世界的经济现象。 4、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社会,行动与结构的关系,是社会学乃至社会科学的核心问题。 5、社会或社会系统都有“需求”;二是...2014-07-07 09:15:23 1人喜欢
1、社会主义将出现大量的结构性失业,技术停滞,对资本的序政治拍卖以及中央政府为了防止或纠正工人合作社的弊端而采取的频繁的行政干预。 2、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完全后传统社会的第一代,后传统这个词在许多方面都优于“后现代”。 3、产权的个人占有和国家占有向社会占有的过渡,是一个全世界的经济现象。 4、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社会,行动与结构的关系,是社会学乃至社会科学的核心问题。 5、社会或社会系统都有“需求”;二是通过分析它们满足这些“需求”的方式,来解释为什么特定的、既有的社会过程会体现为现有的状态。 6、功能主义在这里有三个谬误:第一,错误地区分了动态和静态,历时性与共时性;第二,由于强调系统需求(needs),无法把人看作是有理性的能动者,而后者了解自己社会所为的许多情况;第三,系统没有需求,因此通过分析系统需求不能解释任何问题。 7、对于进化论的批判……借助大量的人类学和考古学材料,认为这种认识没有把所有社会的发展路径都考虑进去,实际上带有偏狭的欧洲中心主义。其长期存在的最大危害是排斥了多样性的存在,扼杀了选择的可能性和创新的可能性。 8、区别了结构与系统(system)这两个非常容易混淆的概念。社会系统由行动者或行动集体间的关系模式组成,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再生产。因此,社会系统是由“情景化的实践”(situated practices)组成的,而结构可以被分为规则和资源,只有在不断参与到社会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的情况下,结构才能够在时间中出现,结构只有一种“具体的”存在。根据这种区分,吉登斯进一步指出,结构的二重性指的是社会实践实质的反复性本质。这个概念“把社会互动的生产(随时随地出现,是有理解力的社会行动者的相机性结构)与社会系统跨越时空的再生产联系在一起。” 9、人作为有理解力的主体,对自己的行为是了解的,而且知之甚多,但是他们的理解力是建立在实践意识的基础上的。他们虽然无法系统地把这种意识表达出来,但不等于无意识,这是他们在丰富多样的社会中长期实践的结果。 10、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吉登斯对主体理解力的分析实际上反驳了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进步/落后,文明/野蛮,现代/传统的二分法定式,强调了社会的连续性以及主体的能动性。 11、……在海德格尔以及现代地理学家(特别是哈格斯特拉德Hagerstrand)的著作中受益颇多,因此主张“必须把时空关系放在社会理论的核心”。 12、社会秩序问题实际上就是社会系统如何把时间和空间“捆绑”在一起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在考察社会系统、社会互动、社会转变的时候必须把它们定位在时空关系中。 13、……“现代性首先意指在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而且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它包括四种维度……(1)工业主义……(2)资本主义……包含竞争性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力的商品化过程中的商品生产体系;(3)监控系统……对信息的控制以及对社会成员的社会性监控制度(4)军事力量……在现代战争本身的高度工业化技术化条件下对暴力工具的控制。 14、从四种制度性维度来看,这些后果严重的风险包括……以及生态的恶化。 15、……四种社会运动:劳工运动、民主运动、和平运动以及生态运动。……有的与既定的组织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决裂,有的则通过进步的政治改革达到了殊途同归的目的。 16、监控的密集化,是现代社会及整个世界体系中组织发展的基础,也是迈向民主参与的趋势和压力得以实现的条件。 17、由于从制度维度中不仅看到人类面临的问题,也发现了替代性选择,所以吉登斯认为应该放弃“天命论”(providentialism),承认我们现在面临的风险,用现实主义的态度来诊断和分析制度发展的目前趋势。同时也不能只忙于眼前的问题,流于实用主义。要在内心保持乌托邦式的理想以及对道德的追求,这样才能清楚地勾画出美好社会的轮廓。在他看来,“一种重新焕发生命力的批判理论要把乌托邦主义和现实主义同等看待并且结合在一起”。 18、……国家这个概念逐渐淡出了西方社会科学的视野。个人、团体、社会等成了各学科分析的基本单位。在社会学中,学者们讨论的是家庭、阶级和越轨等问题,极少讨论军事制度、军事暴力以及战争对现代社会的冲击,而经典理论在国家问题上的认识也有失偏颇。……缺乏对有领土边界的民族国家的兴起以及它与军事力量之间的关系的系统阐述。
回应 2014-07-07 09:15:23
-
yobalcony (2111)
1、社会主义将出现大量的结构性失业,技术停滞,对资本的序政治拍卖以及中央政府为了防止或纠正工人合作社的弊端而采取的频繁的行政干预。 2、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完全后传统社会的第一代,后传统这个词在许多方面都优于“后现代”。 3、产权的个人占有和国家占有向社会占有的过渡,是一个全世界的经济现象。 4、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社会,行动与结构的关系,是社会学乃至社会科学的核心问题。 5、社会或社会系统都有“需求”;二是...2014-07-07 09:15:23 1人喜欢
1、社会主义将出现大量的结构性失业,技术停滞,对资本的序政治拍卖以及中央政府为了防止或纠正工人合作社的弊端而采取的频繁的行政干预。 2、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完全后传统社会的第一代,后传统这个词在许多方面都优于“后现代”。 3、产权的个人占有和国家占有向社会占有的过渡,是一个全世界的经济现象。 4、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社会,行动与结构的关系,是社会学乃至社会科学的核心问题。 5、社会或社会系统都有“需求”;二是通过分析它们满足这些“需求”的方式,来解释为什么特定的、既有的社会过程会体现为现有的状态。 6、功能主义在这里有三个谬误:第一,错误地区分了动态和静态,历时性与共时性;第二,由于强调系统需求(needs),无法把人看作是有理性的能动者,而后者了解自己社会所为的许多情况;第三,系统没有需求,因此通过分析系统需求不能解释任何问题。 7、对于进化论的批判……借助大量的人类学和考古学材料,认为这种认识没有把所有社会的发展路径都考虑进去,实际上带有偏狭的欧洲中心主义。其长期存在的最大危害是排斥了多样性的存在,扼杀了选择的可能性和创新的可能性。 8、区别了结构与系统(system)这两个非常容易混淆的概念。社会系统由行动者或行动集体间的关系模式组成,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再生产。因此,社会系统是由“情景化的实践”(situated practices)组成的,而结构可以被分为规则和资源,只有在不断参与到社会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的情况下,结构才能够在时间中出现,结构只有一种“具体的”存在。根据这种区分,吉登斯进一步指出,结构的二重性指的是社会实践实质的反复性本质。这个概念“把社会互动的生产(随时随地出现,是有理解力的社会行动者的相机性结构)与社会系统跨越时空的再生产联系在一起。” 9、人作为有理解力的主体,对自己的行为是了解的,而且知之甚多,但是他们的理解力是建立在实践意识的基础上的。他们虽然无法系统地把这种意识表达出来,但不等于无意识,这是他们在丰富多样的社会中长期实践的结果。 10、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吉登斯对主体理解力的分析实际上反驳了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进步/落后,文明/野蛮,现代/传统的二分法定式,强调了社会的连续性以及主体的能动性。 11、……在海德格尔以及现代地理学家(特别是哈格斯特拉德Hagerstrand)的著作中受益颇多,因此主张“必须把时空关系放在社会理论的核心”。 12、社会秩序问题实际上就是社会系统如何把时间和空间“捆绑”在一起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在考察社会系统、社会互动、社会转变的时候必须把它们定位在时空关系中。 13、……“现代性首先意指在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而且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它包括四种维度……(1)工业主义……(2)资本主义……包含竞争性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力的商品化过程中的商品生产体系;(3)监控系统……对信息的控制以及对社会成员的社会性监控制度(4)军事力量……在现代战争本身的高度工业化技术化条件下对暴力工具的控制。 14、从四种制度性维度来看,这些后果严重的风险包括……以及生态的恶化。 15、……四种社会运动:劳工运动、民主运动、和平运动以及生态运动。……有的与既定的组织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决裂,有的则通过进步的政治改革达到了殊途同归的目的。 16、监控的密集化,是现代社会及整个世界体系中组织发展的基础,也是迈向民主参与的趋势和压力得以实现的条件。 17、由于从制度维度中不仅看到人类面临的问题,也发现了替代性选择,所以吉登斯认为应该放弃“天命论”(providentialism),承认我们现在面临的风险,用现实主义的态度来诊断和分析制度发展的目前趋势。同时也不能只忙于眼前的问题,流于实用主义。要在内心保持乌托邦式的理想以及对道德的追求,这样才能清楚地勾画出美好社会的轮廓。在他看来,“一种重新焕发生命力的批判理论要把乌托邦主义和现实主义同等看待并且结合在一起”。 18、……国家这个概念逐渐淡出了西方社会科学的视野。个人、团体、社会等成了各学科分析的基本单位。在社会学中,学者们讨论的是家庭、阶级和越轨等问题,极少讨论军事制度、军事暴力以及战争对现代社会的冲击,而经典理论在国家问题上的认识也有失偏颇。……缺乏对有领土边界的民族国家的兴起以及它与军事力量之间的关系的系统阐述。
回应 2014-07-07 09:15:23
-
yobalcony (2111)
1、社会主义将出现大量的结构性失业,技术停滞,对资本的序政治拍卖以及中央政府为了防止或纠正工人合作社的弊端而采取的频繁的行政干预。 2、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完全后传统社会的第一代,后传统这个词在许多方面都优于“后现代”。 3、产权的个人占有和国家占有向社会占有的过渡,是一个全世界的经济现象。 4、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社会,行动与结构的关系,是社会学乃至社会科学的核心问题。 5、社会或社会系统都有“需求”;二是...2014-07-07 09:15:23 1人喜欢
1、社会主义将出现大量的结构性失业,技术停滞,对资本的序政治拍卖以及中央政府为了防止或纠正工人合作社的弊端而采取的频繁的行政干预。 2、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完全后传统社会的第一代,后传统这个词在许多方面都优于“后现代”。 3、产权的个人占有和国家占有向社会占有的过渡,是一个全世界的经济现象。 4、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社会,行动与结构的关系,是社会学乃至社会科学的核心问题。 5、社会或社会系统都有“需求”;二是通过分析它们满足这些“需求”的方式,来解释为什么特定的、既有的社会过程会体现为现有的状态。 6、功能主义在这里有三个谬误:第一,错误地区分了动态和静态,历时性与共时性;第二,由于强调系统需求(needs),无法把人看作是有理性的能动者,而后者了解自己社会所为的许多情况;第三,系统没有需求,因此通过分析系统需求不能解释任何问题。 7、对于进化论的批判……借助大量的人类学和考古学材料,认为这种认识没有把所有社会的发展路径都考虑进去,实际上带有偏狭的欧洲中心主义。其长期存在的最大危害是排斥了多样性的存在,扼杀了选择的可能性和创新的可能性。 8、区别了结构与系统(system)这两个非常容易混淆的概念。社会系统由行动者或行动集体间的关系模式组成,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再生产。因此,社会系统是由“情景化的实践”(situated practices)组成的,而结构可以被分为规则和资源,只有在不断参与到社会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的情况下,结构才能够在时间中出现,结构只有一种“具体的”存在。根据这种区分,吉登斯进一步指出,结构的二重性指的是社会实践实质的反复性本质。这个概念“把社会互动的生产(随时随地出现,是有理解力的社会行动者的相机性结构)与社会系统跨越时空的再生产联系在一起。” 9、人作为有理解力的主体,对自己的行为是了解的,而且知之甚多,但是他们的理解力是建立在实践意识的基础上的。他们虽然无法系统地把这种意识表达出来,但不等于无意识,这是他们在丰富多样的社会中长期实践的结果。 10、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吉登斯对主体理解力的分析实际上反驳了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进步/落后,文明/野蛮,现代/传统的二分法定式,强调了社会的连续性以及主体的能动性。 11、……在海德格尔以及现代地理学家(特别是哈格斯特拉德Hagerstrand)的著作中受益颇多,因此主张“必须把时空关系放在社会理论的核心”。 12、社会秩序问题实际上就是社会系统如何把时间和空间“捆绑”在一起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在考察社会系统、社会互动、社会转变的时候必须把它们定位在时空关系中。 13、……“现代性首先意指在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而且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它包括四种维度……(1)工业主义……(2)资本主义……包含竞争性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力的商品化过程中的商品生产体系;(3)监控系统……对信息的控制以及对社会成员的社会性监控制度(4)军事力量……在现代战争本身的高度工业化技术化条件下对暴力工具的控制。 14、从四种制度性维度来看,这些后果严重的风险包括……以及生态的恶化。 15、……四种社会运动:劳工运动、民主运动、和平运动以及生态运动。……有的与既定的组织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决裂,有的则通过进步的政治改革达到了殊途同归的目的。 16、监控的密集化,是现代社会及整个世界体系中组织发展的基础,也是迈向民主参与的趋势和压力得以实现的条件。 17、由于从制度维度中不仅看到人类面临的问题,也发现了替代性选择,所以吉登斯认为应该放弃“天命论”(providentialism),承认我们现在面临的风险,用现实主义的态度来诊断和分析制度发展的目前趋势。同时也不能只忙于眼前的问题,流于实用主义。要在内心保持乌托邦式的理想以及对道德的追求,这样才能清楚地勾画出美好社会的轮廓。在他看来,“一种重新焕发生命力的批判理论要把乌托邦主义和现实主义同等看待并且结合在一起”。 18、……国家这个概念逐渐淡出了西方社会科学的视野。个人、团体、社会等成了各学科分析的基本单位。在社会学中,学者们讨论的是家庭、阶级和越轨等问题,极少讨论军事制度、军事暴力以及战争对现代社会的冲击,而经典理论在国家问题上的认识也有失偏颇。……缺乏对有领土边界的民族国家的兴起以及它与军事力量之间的关系的系统阐述。
回应 2014-07-07 09:15:23
论坛 · · · · · ·
翻译翻译!!!!!! | 来自功夫熊猫小碗熊 | 3 回应 | 2011-10-10 10:01:0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8.0分 118人读过
-
Polity Press (1994)暂无评分 8人读过
-
聯經出版 (2000)暂无评分 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的书单(政治学理论) (午夜书生)
- 安东尼.吉登斯 (虫虫)
- ◆岊湬的书柜(6) (岊湬)
- 总体艺术研究生书目 (tntorang)
- 社会理论译丛 (frogchin)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超越左与右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GEB-耶-EGB 2017-05-02 15:48:01
第一本吉登斯竟然是政治课读的,看完确实觉得顶多适合政治课吧⋯⋯
0 有用 君且归休 2015-05-31 13:16:45
只看了福利制度部分,其他部分有机会再读|| 整体框架很好很全面。
1 有用 青猫 2009-10-24 22:32:01
全球化、反思性、解传统化,三者合力创造了一个必须以某种方式填满的对话空间。但对话民主代替自由民主的前提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平等 ,否则对话就会扭曲。
0 有用 Therese 2020-03-08 18:42:45
行动者和结构通过时空观念进行混合,“结构的二重性”;再加上调和左右的第三条道路,我该说吉登斯不过是和稀泥,还是说他开创了一个正反合的新流派。无论怎样,不懂...
0 有用 琸洳 2010-12-12 11:15:17
自由主义进一步,国家福利退一步
0 有用 笑子鸭 2021-10-01 02:13:24
读着读着就想到我大一的时候问老师,唯名论和唯实论为什么不能中和一下?老师说理论的建构是非常复杂的,想要中和矛盾的立场必须要有非常渊博的知识和思想。多年后读吉登斯这本书终于理解了这句话。
0 有用 Echo 2021-01-15 00:45:21
大脑爆炸,感觉自己应该从头到尾复习一遍世界历史再来看,还有所有政治经济社会学相关的著作。可能还需要再读五遍以上才能搞懂吧(。 ́︿ ̀。)
0 有用 Therese 2020-03-08 18:42:45
行动者和结构通过时空观念进行混合,“结构的二重性”;再加上调和左右的第三条道路,我该说吉登斯不过是和稀泥,还是说他开创了一个正反合的新流派。无论怎样,不懂...
0 有用 伯明翰周董 2020-02-11 20:10:21
政治激进主义曾经是社会主义者的专利,但如今的着力点只能在于福利国家的保存和新社会运动之中。左派和右派犹如换了脑袋,右派转向激进而左派却转向保守。右派以新自由主义的面孔出现推崇市场制度的首先地位并鼓励家庭和“有生命力的道德”的更新与仪式的保存。
0 有用 极度蓝旋风 2019-10-16 02:32:45
理清了部分概念(为什么一些段落章节读起来很鸡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