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尽头 下卷的书评 (10)

lavi 2012-09-26 22:36:40

重新认识南洋婆罗洲

很久没有读到这样的书了。 早前在豆瓣看到介绍大河尽头的一篇书评 第一次听到南洋华人文学这个概念。虽然对小说内容还一无所知,却已经非常期待一读,盼了半年终于等到图书馆收录新书,一路读来,真是不负所望。 支那少年和荷兰姑妈一起溯流而上寻访婆罗洲圣山的旅途,跟随着主...  (展开)
离丘 2014-04-13 17:46:10

哪门子小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真的难以理解,这样一本缺乏情节,缺乏主要矛盾,只靠夸张炫目的写景和大量高度重复的、堆砌式的长句,居然拼凑出上下两册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的小说,何以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主要人物永,在书中完全是一个被动的存在。他只是在大河之旅中一路看,看,看,看到很多...  (展开)
文景 2013-01-17 18:47:23

《外滩画报》专访台湾作家李永平:最大的梦想是写一部武侠小说,由李安拍成电影

  近几年,台湾文学在大陆热得几乎要使人腻烦,但李永平这个名字听起来还非常陌生。   李永平笔下的世界和多数台湾作家偏爱描写的都市生活相去甚远,那是马来西亚婆罗洲的热带雨林,或者神州大地上一个虚构的古代小镇“吉陵”。从讲述童年故事的自传体小说《雨雪霏霏》,...  (展开)
shichalo 2012-12-27 15:13:55

为谁书写

李永平在上卷中说自己在写作的过程期间决不重回故地。这种刻意与现实的干扰保持距离的作法在他后来对文字意向的雕琢上确实颇有帮助。读到艰涩处,返回几页前,或者跨到几页后,你会发现,淡化故事,淡化语境反倒令阅读更好地持续下去…但那些匪夷所思的描绘又像是随意堆砌的石...  (展开)
木炭18 2014-04-27 12:05:01

笔记

随着长舟旅行的开始,不再有沿途的村庄城市,告别喧闹的人世,整个小说也变得很难读,几乎每一章都是对沿途景色的描写,导致后来看的又慢又痛苦,索然无味。 大河的尽头也是源头,载着亡魂回归的神秘长舟,少年永在源头完成了自己成为男人的仪式,与少年时的自己告别,旧的自我...  (展开)
慢走 2014-02-03 19:49:52

很喜欢

是近两年读过最爱的一本书····················································································································...  (展开)
颜悦 2012-09-24 16:33:47

李永平:我的中国,从唐诗宋词中来(《南方都市报》专访李永平)

http://gcontent.oeeee.com/3/32/3323fe11e9595c09/Blog/1fd/3267da.html 来源:南方都市报 时间:2012年9月23日 李永平 知名作家。1947年生于英属婆罗洲(现属马来西亚)沙捞越邦古晋市。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赴美深造。曾先后任教台湾中山大学、东吴大学、东华大学。著...  (展开)
Cap 2018-03-30 13:51:05

那么这究竟是怎样一本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上下两卷,我给了上卷三颗星,给了下卷五颗星。当然不是因为上卷不如下卷好。 上卷给分低,是想告诉未读过的人,这书不好看。下卷给分高,是跟读过的人交流,这书写得好。难看和写得好,不冲突。 少年永终于找到他的家。好累,可心里好安详。 有书评中提过,我这里再提一提。作...  (展开)
Conan 2012-06-19 00:17:53

激烈回归并创新华语的东南亚语言支流。

说它回归华语:根据当时马来亚社会背景,作者的南洋浪子心境,文章自传色彩的关于寻觅与回归的故事,甚至浸泡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遣词造句,都是关于回归。 说它激烈:且看那比浓墨重彩还要浓的对赤道大河与雨林的描述与想象,几乎创造了一个鬼魅癫狂的世界。然而读来没有不适,因...  (展开)

订阅大河尽头 下卷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