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可说之神秘》的原文摘录

  • “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这个带定冠词的“词”(das Wort)寓指什么?若理解为德意志民族的高贵精神不会离谱……诗人暗示,德意志民族的高贵精神有如“一颗柔美的珍珠”,它一旦“破碎”,德意志帝国便一无所是。珍珠丢失,尚可复得,一旦破碎,永不复得。诗人的歌唱明显带有现实关切,因为魏玛宪法的德意志共和国仍然沿用Reich(帝国)个习传名称,无异于自欺欺人。德意志正在变得庸俗不堪,作为一个国家,德意志不能没有高贵的精神品质。格奥尔格手上的那颗"柔美的珍珠",就是高贵的德意志精神品质本身。在“新帝国”的大众民主处境中,诗人极为忧心,这颗“柔美的珍珠”不是丢失,而是彻底“破碎”。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节 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
  • 由隐入显:“词语破碎处,无物可存在。”(Kein Ding sei, wo das Wort gebricht.) 由显入隐:“词语崩解处,一个存在出现。”(Ein "ist" ergibt sich, wo das Wort zerbricht.)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节 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
  • 词语破碎处,无物可存在。 Kein Ding sei wo das Wort gebricht.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节 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
  • 真正的沉默只存在于真实的言谈中。为了能够沉默,此在必须有话可说,此在必须充分地展开,明白事理,无碍无待。“沉默”这种言谈方式以充分的力量说明了言谈对于此在实存的“先天性”,对此在的可领悟状态的联结,即对于此在实存状态的构成作用。真正的沉默倒使那些无聊的清谈、振振的闲谈相形见绌,露出丑陋之相了。 (查看原文)
    Yakamoz 2021-09-24 17:36:25
    —— 引自章节:第五节 反逻辑主义的实存论语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