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oseph Raz
/
约瑟夫·拉兹
出版社: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 2012-1-13
页数: 296
定价: USD 61.00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0199693818
出版社: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 2012-1-13
页数: 296
定价: USD 61.00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0199693818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的原版书 (新月)
- Joseph Raz (默识)
- 约瑟夫·拉兹(Joseph Raz)作品集50年 (燭照)
- 理由论 (新月)
- 书单|(伪)博士资格考 (轉身射個三分波)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2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From Normativity to Responsibility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七部半 2023-05-24 00:46:28 北京
以理性为抓手勾连事实与规范的尝试,堪称拉兹法哲学的最终支点。
1 有用 Buffalo’66 2021-04-06 16:26:46
读完了论规范性的前五章,最终,还是将规范性的问题回归到了理性本身。拉兹将理由作为规范性解释的基本单位,而理由又应当是能为理性所识别并且合理回应的。从理由内部解释规范性会面临无限后退的困境,最终只能回到理由本身。所以拉兹将规范性与理性作为人之构成性标准结合起来,对于理性的人而言,这种规范性最终是无可逃避的(inescapable)。这种处理会导致规范性的认知依赖结果吗?并不会,因为拉兹所给出的理由是... 读完了论规范性的前五章,最终,还是将规范性的问题回归到了理性本身。拉兹将理由作为规范性解释的基本单位,而理由又应当是能为理性所识别并且合理回应的。从理由内部解释规范性会面临无限后退的困境,最终只能回到理由本身。所以拉兹将规范性与理性作为人之构成性标准结合起来,对于理性的人而言,这种规范性最终是无可逃避的(inescapable)。这种处理会导致规范性的认知依赖结果吗?并不会,因为拉兹所给出的理由是一种形式化的特征,并没有回答理由是什么,而是将认知/实践理由同信念与行动联系起来。构成实践理由的事实所具备的价值,以及构成认知理由所具备的真本身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而理性恰恰是将这些价值与真从事实转化为理由的重要一步。(eg.动物将大气变化看作天气变化的标志,我们将其看作据以安排我们生活的理由) (展开)
0 有用 Azrieli 2021-01-09 17:13:56
Ch 1 & Ch 11 - 基于value-based account of reason(认为行动理由是基于该行动的价值面向),围绕value-reason nexus,针对promotion of value thesis (PV),特别是其中的maximization thesis(价值提升的最大化),对这种认为行动的价值面向是能够为行动提供理由的唯一依据的看法进行驳斥。在此基础上,Raz... Ch 1 & Ch 11 - 基于value-based account of reason(认为行动理由是基于该行动的价值面向),围绕value-reason nexus,针对promotion of value thesis (PV),特别是其中的maximization thesis(价值提升的最大化),对这种认为行动的价值面向是能够为行动提供理由的唯一依据的看法进行驳斥。在此基础上,Raz进一步反思和讨论value和reason的关系、value的不可通约性、PV和practical reason的关系、value的类型及其本身的性质。与前述不同,Raz将value从单纯的价值理论的范畴引入行动哲学的领域,特别是其与reason的关联。 (展开)
2 有用 Nina 2018-07-14 03:50:34
有两个核心问题拉兹似乎一直在摇摆。一个是理由的性质到底是事实还是价值?拉兹坚持事实立场,但在分析理由冲突时认为价值提供理由。另一个是理由能否作为解释的最小单位?拉兹倾向于肯定回答,但是他又谈到了理性(能力)作为认识理由的基础。此外,他支持理由的半不可知论,也即我们对于理由的认识总是不全面的,这样也伤害了理由的解释力或我们对于规范性的把握。此外,他区分理由的遵从/接受与信念两个行为的差异,突出两者主... 有两个核心问题拉兹似乎一直在摇摆。一个是理由的性质到底是事实还是价值?拉兹坚持事实立场,但在分析理由冲突时认为价值提供理由。另一个是理由能否作为解释的最小单位?拉兹倾向于肯定回答,但是他又谈到了理性(能力)作为认识理由的基础。此外,他支持理由的半不可知论,也即我们对于理由的认识总是不全面的,这样也伤害了理由的解释力或我们对于规范性的把握。此外,他区分理由的遵从/接受与信念两个行为的差异,突出两者主观态度差异,这样也可能使得理由解释滑落入他批评的规则的实践理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