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证佛法的书评 (17)

D.B 2010-02-03 12:53:01

佛法 = 40%心理学 + 40%认知学 + 20%神话 (?)

这是我看关于佛法的第一本书,此前我对佛法的认识停留在和尚尼姑,出家吃斋,烧香拜佛的基础上。很艰难地看完后,产生了一些完全不同的认识,现阶段我看来: 佛法 = 40%心理学 + 40%认知学 + 20%神话(?) 1)说是心理学原因在于佛学“缘”的这个概念。以前我很狭窄地把这个认...  (展开)
愚公∞ 2014-02-07 14:40:55

见地 修证 发愿 ——南怀瑾《如何修证佛法》读后

读南怀瑾的作品,我一直都觉得这是非常享受的事情,有很多事情是大学里学不到的。他哪里讲的非常清楚,比如佛法应该如何修证,他提出应该从见地、修证和发愿三者结合起来。这是从佛教的角度出发,术语也是佛教内部的,但是我觉得思考的结构是有普遍意义的。我们做学术研究,其...  (展开)
Rayleigh! 2011-01-28 17:36:52

正信。 信仰。佛学 。胡思乱想。

一 我从很早的时候就有一个疑问。 不管是金庸的小说,梭罗的瓦尔登湖,孔子的论语,古人,今人,现代人,东方西方的人似乎都是这样。 为什么世界上最为智慧,最有力量的人总会归隐于山林放弃这个社会。 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对唯物主义那...  (展开)
An2009 2010-03-19 13:22:23

如何修证佛法

在我刚刚接触佛法的时候,一个同修推荐了这本书给我。回来后就去当当网订购了这本书,书到了之后,就成了我的枕侧之书。 说句心里话,想学佛法的人,或是计划修行的人,这本书的确是一本值得好好研读的书,我亦是力荐之。 不过,对于佛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说法...  (展开)
豆瓣酱 2009-02-19 10:28:32

可作为修证的参考

南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即本书内容)也多次提到,为了减少依赖心理,他只是提纲挈领地讲重点,很多内容需要自己去研究经论的。也许细细读过几本经典的经论,配上自己的修证经验,再去读这本书更有收获。 最近关注不同数息法门,看了不同讲集中提到的,总会发现“否定之...  (展开)
谢日尧峰 2014-11-11 14:32:38

学习佛法的进阶书

佛学在国内流行也已经是一个事实,尤其在高端的政商界,多多少少都跟佛学有些交集,上流社会更是没拜几个密宗上师,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提自己是精英人士。在上下都拜佛、学佛的潮流中,到底有多少人弄明白佛是什么,佛法是什么,这个问题反而被人忽略。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因...  (展开)
滴答成长频道 2023-12-16 16:05:54

怎么知道自己的第三眼马上要开了?南怀瑾大师说的有相之光

咱今天只分享书里的一个小点。 怎么知道自己的第三眼马上要开了? 如果你闭上眼睛,眼前不是一片漆黑,而是一片光,尤其是在周围环境也是一片漆黑的情况下。 恭喜你,神功要成! 在新时代运动(New Age Movement)里,也就是咱们通常说的身心灵,是这么说的: 能看到一片光,这...  (展开)
bigboy7788 2010-01-27 21:43:37

原来如此

其实要懂《楞严经》,最好的不是《楞严大意今释》,最好的书是《如何修证佛法》啊。 伟大,实在是伟大,但是除了伟大什么都没看懂。哈哈哈。加油了。这书不是看懂的。  (展开)
2021-02-17 08:30:13

合参~二入

〈如何修证佛法〉与〈楞严经〉抱本合参,理入事入,到理事无碍。〈如何修证佛法〉开篇指路,别人证得的,终究是别人的,倒因为果不可取,亦是现在人的问题所在,见地、修证、行愿三位一体,需躬行不怠。而且书中对三方面都有理事上的剖析,实为指南妙语。老先生内具大悲之情怀...  (展开)
愚公∞ 2012-07-29 11:50:29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版

解脱之路——南怀瑾《如何修正佛法》读后

读完南怀瑾先生的《如何修证佛法》,觉得过去读过,没有这次收获这么大,而且这次阅读恰恰印证了我很多的想法。读书本身就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有些文章是可以给人以启迪,有些文章则能够给人以明确的导向,另外还有一些文章是能够给人以印证自己的想法。原来读南先生的文章,...  (展开)
在下徐俠客 2024-09-06 13:51:21

摘要

《如何修证佛法》 南怀瑾 14个笔记 第四讲 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 六根清净不是听不到声音,而是不论听到好的、坏的、善的、恶的、是的、非的,都一样清净, 顿悟不离渐修。 第五讲 一切众生,皆是吾子。 第六讲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  (展开)
大熊乖乖 2024-02-01 21:26:45

病由业生,业由心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笔记: 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灭,无大无小,无漏无为,如是思惟,不生喜乐。 评论一个人,先从“器识”看,器就是器量,识就是远见。任何事情没有远见,就没有伟大的作为。器与识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器就是行愿,识就是见地。 道家有两句话:“若要不老,腹中不饱。...  (展开)
Erdbeeren 2020-07-08 20:43:42

《宗镜录》道出何为开悟?需当反思

个人到底悟了没有,前面这十个问题,可以作判断标准。 永明寿禅师《宗镜录》卷一: “设有坚执己解,不信佛言,起自障心,绝他学路,今有十问以定纪纲。” 一、还得了了见性,如昼观色,似文殊等否? 二、还逢缘对镜,见色闻声,举足下足,开眼合眼,悉得明宗,与道相应否? 三...  (展开)
谢明语 2018-11-20 13:04:46

谢明语:修行,是修心理行为,不是修腿。《如何修正佛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15年3月中读完,谢明语个人打分:70分。 是南大师的一些讲座内容,引述了很多部经、论,对经与论一些原文内容不是很明白,南大师直接引用,并没有做过多解释,南大师的出发点应该是这些很平白易读懂,但都怪自己基础差,对文言文不通,甚至半文言文也没有耐心读,因为实在读...  (展开)
Alex 2010-12-25 20:13:37

佛法和禅宗也是伪科学

今天突然觉得,所谓的禅宗或者佛法也没太大的意思。它不应该成为一个人的主业,特别是在60岁以前。 就人存在的状态而言,有那么些人,只有在彻夜狂欢的夜店里,在急速奔驰的赛车里,在醉酒中甚至在毒品带来的快感中,才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有报道称戒毒者超过90%在生...  (展开)

订阅如何修证佛法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