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回鹿山》是一部独具特色的长篇叙事散文,作者侯健飞以儿子的视角,讲述了一位父亲迷惘、失意、贫病交加又不失坚忍明亮的一生。这位父亲,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两次战伤,九死一生。就在胜利的前夜,他突然回到家乡回鹿山,成为普通乡民。他四十多岁后,终于做了父亲,然而,他谜一般的身世和讲不清楚的战争历史,却成为他一连串厄运的导火索。于是,在草原深处,上演了一幕幕真实又虚幻的戏剧!作为一部非虚构作品,作者无疑是最痛苦的人,但他既不自怨自艾,也不虚张声势,他用意味深长的文字,细密而深情地叙述了与父亲相处的某些日子——从恐惧到迷恋,从疑惑到排斥,从反抗到绝望……儿子用含而不露的内省笔触,向父亲做了由衷的忏悔。当父亲长眠在回鹿山那条山谷多年后,儿子才醒悟:对父亲的疏远,是一个儿子一生都无法麻醉的疼痛!
北承德人。军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后毕业于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北京大学艺术系。1985年入伍,多年从事文学编辑工作,所编图书多次分获看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鲁迅文学奖等。业余时间以中短篇小说和随笔创作为主,作品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和《解放军文艺》优秀作品奖。现供职于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与《皮囊》一样,又一本描写父亲的私人叙事,真挚感人。让我不由得想念自己的父亲,可是父亲在我心中是如此模糊……惭愧! 读研时在苏州的蓝色书屋买的,那间书店已经关张了,很可惜。
为平凡人立传,当军人无功而返,或许平凡的大多数才是生活的意义。初看前一百页被里边乱七八糟的亲属关系搞得有些心躁,看到中后才被书中下了战场而隐姓埋名的老父亲打动。故乡和家人是一个作家永远的归处和财富。
非常喜欢的结尾
听完燎。很喜欢作者讲述过往的那种笔触,但确实不太喜欢作者讲述的经历和他这个人本身,因为别人的评价就给自己的父亲摆脸色,觉得丢了自己的人,直到父亲临死他也是那么想的,这很难说只有不成熟这一个原因吧。父亲不要仇恨确实是值得敬佩的,解放前回家的缘由听到最后也非常感动,但他也有乱搞男女关系、家暴这样的污点,部分成了周遭人对他怨恨的原因(大姐)。另一方面,作者对大姐这种乡村妇女“自私自利”的描述,未免有些大... 听完燎。很喜欢作者讲述过往的那种笔触,但确实不太喜欢作者讲述的经历和他这个人本身,因为别人的评价就给自己的父亲摆脸色,觉得丢了自己的人,直到父亲临死他也是那么想的,这很难说只有不成熟这一个原因吧。父亲不要仇恨确实是值得敬佩的,解放前回家的缘由听到最后也非常感动,但他也有乱搞男女关系、家暴这样的污点,部分成了周遭人对他怨恨的原因(大姐)。另一方面,作者对大姐这种乡村妇女“自私自利”的描述,未免有些大男子主义,总有那么多人为父亲做传,但有多少人留意过乡村这群永远被禁锢、被压榨的女性?虽说落后总有落后的根源,要客观看待,但真的只能说封建糟粕害死人,屡屡难产身体不佳也要强求生男娃,让人忍不住yue一下。 (展开)
跟作者重回那哀怨的少年时代,尽管曾经埋怨父亲贫穷、无能、丑陋,但实际上,父亲已经把自己最好的一切都给了你。
> 更多书评 2篇
> 7人在读
> 53人读过
> 54人想读
订阅关于回鹿山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真的是楠哥 2017-08-06 23:23:50
与《皮囊》一样,又一本描写父亲的私人叙事,真挚感人。让我不由得想念自己的父亲,可是父亲在我心中是如此模糊……惭愧! 读研时在苏州的蓝色书屋买的,那间书店已经关张了,很可惜。
1 有用 啤酒花 2022-09-20 11:18:45 北京
为平凡人立传,当军人无功而返,或许平凡的大多数才是生活的意义。初看前一百页被里边乱七八糟的亲属关系搞得有些心躁,看到中后才被书中下了战场而隐姓埋名的老父亲打动。故乡和家人是一个作家永远的归处和财富。
0 有用 你好,星星米 2015-06-16 04:14:55
非常喜欢的结尾
0 有用 Alsasymphonie 2021-03-07 16:08:31
听完燎。很喜欢作者讲述过往的那种笔触,但确实不太喜欢作者讲述的经历和他这个人本身,因为别人的评价就给自己的父亲摆脸色,觉得丢了自己的人,直到父亲临死他也是那么想的,这很难说只有不成熟这一个原因吧。父亲不要仇恨确实是值得敬佩的,解放前回家的缘由听到最后也非常感动,但他也有乱搞男女关系、家暴这样的污点,部分成了周遭人对他怨恨的原因(大姐)。另一方面,作者对大姐这种乡村妇女“自私自利”的描述,未免有些大... 听完燎。很喜欢作者讲述过往的那种笔触,但确实不太喜欢作者讲述的经历和他这个人本身,因为别人的评价就给自己的父亲摆脸色,觉得丢了自己的人,直到父亲临死他也是那么想的,这很难说只有不成熟这一个原因吧。父亲不要仇恨确实是值得敬佩的,解放前回家的缘由听到最后也非常感动,但他也有乱搞男女关系、家暴这样的污点,部分成了周遭人对他怨恨的原因(大姐)。另一方面,作者对大姐这种乡村妇女“自私自利”的描述,未免有些大男子主义,总有那么多人为父亲做传,但有多少人留意过乡村这群永远被禁锢、被压榨的女性?虽说落后总有落后的根源,要客观看待,但真的只能说封建糟粕害死人,屡屡难产身体不佳也要强求生男娃,让人忍不住yue一下。 (展开)
0 有用 羊护法 2014-04-13 16:03:19
跟作者重回那哀怨的少年时代,尽管曾经埋怨父亲贫穷、无能、丑陋,但实际上,父亲已经把自己最好的一切都给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