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的书评 (449)

艾小柯 2007-09-09 08:46:36

精神的苦旅

《文化苦旅》这本书我真的读得很苦。 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它涵盖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让一颗不堪负重的心灵,只能用沉默的眼泪来回答历史上那些...  (展开)
小愚 2005-09-15 19:19:29

用"拿来主义"读书

从多年前此书出版到现在,余秋雨已经被批成了文化圈的伪君子.跳梁小丑.混饭吃的流氓~~~~~~ 说句良心话,他写得没有大家所说的不堪.批评指责其考证马虎还算公允;那挖人丑事揭人伤疤就不是君子所为了.就算余秋雨以前很不光彩,也是可以原谅的,那阵又有几个人能坚守正道呢?而文...  (展开)
小岩菽 2006-07-20 00:46:59

远方

走惯了远路的三毛唱道:“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没有人能告诉我,我悄悄出发了。 生命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探询不断追求的过程,人总要向前走的。不管他走路的姿态和方式是怎样的,只要他还没有放弃努力和希望,总会越来越好的。 一个民族也是这样。如果这个民族本身的精神...  (展开)
如何 2006-02-27 10:09:11

优美的便当

看过的书中,或言辞犀利,入木三分,或诙谐调侃,油嘴滑舌,也可能一本正经,深沉厚重。就文字而言,风格各异、多样的语言形态固然是中文的进步,但优美的修辞似乎正在从我们的阅读中消失。抛却调侃,理性或非理性的精神成为文字传达的唯一主体,当叙事清楚无误时,优美的...  (展开)
可乐骆驼 2010-05-28 09:30:15

正名

  即便像吃过苍蝇一样,想起来就想抽自己两巴掌,但是不得不承认,文化苦旅这本书,是我人文启智的一本读物。 就好比读者文摘,矫情归矫情,只要你是这个年代的,说自己没受过影响,鼻子会变长的。 问过很多朋友,结果也是一样。 读文化苦旅,当初的自己,总是...  (展开)
阿布斯特朗 2005-07-19 12:35:21

一直觉得比《山居笔记》好

余秋雨的书基本都读过,个人认为《文化苦旅》居首位。虽然其它各本书也不错。 记得当初读《文化苦旅》时对作者的佩服以及对文中所叙的震撼。只是自此以后,在网上看到许多对余秋雨先生的攻击,其中有说他不中国历史知识不了了之以及他个人的历史背景等语。曾经使我一度对他产生...  (展开)
wey 2012-09-23 21:09:28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很早之前就听说过这本书,也曾零星读过里面的一些章节,却一直没有静下心来认真地去细读。无意之中在室友的书架上看到这本书,当再次捧起这本书的时候,心中似乎少了年少轻狂时的那种浮躁与不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岁月积淀下来的宁静,怀着对中国文人和...  (展开)
爱吃糖的猫 2017-07-14 23:30:50

懂你的人自然懂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是高中时同学借给我看的 其中不乏自己的经历和对文化的认知 既然书是他写的 那必然有很多主观思想 来表明着自己的某种态度 本来就是文化的交流分享和碰撞 不同声音在所难免 可还不到贬低的程度吧 小小分享一下: 万般皆空无喜无悲唯余秋山雨雾缥缈...  (展开)
阿瑞 2005-08-06 17:49:20

枕边的一本书

网上有很多评价,对于这本书,对于余秋雨。有的客观,有的就难说。 对于我自己来说,枕头边是很少长时间放一本书的,但这本书在枕头边放了有近半年时间。 一方面是这本书不是那么容易读完,另一方面,自己想从其中得到更多的回味。 还记得第一篇,写的是敦煌莫高窟。对...  (展开)
中原一点红 2017-11-15 20:03:21

一代才子余秋雨的背影

余秋雨已经淡出大众视野近十年了。在网上,偶尔看到有人谈起他,隔着屏幕似乎都能感觉到他们谈论余秋雨时不屑的语气。是的,现在谁要是还敢公开宣称喜欢余秋雨 ,似乎已经沦落到跟喜欢郭敬明一样的待遇。 不过,我可以毫不羞愧地说,我很喜欢余秋雨的散文,二十多年前初次读到...  (展开)
梅斯布 2005-07-27 07:54:47

不错的散文

本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粗浅,高中时代看过《文化苦旅》感觉还是不错的,作者以风景作主题,从人文角度来进行讲述,读过让人有种别样的感觉。 至于作者为人如何,以及他的国学修为。我略有耳闻,但确实不很了解。就我自己的感觉来说,书还是不错。  (展开)
822默 2012-05-02 19:18:54

《文化苦旅》浅读

这是一次跋涉的苦旅。 这是一次文化的彰显。 黄沙漫天,旌旗猎猎,长河落日,辽阔的中原大地容纳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也落在这山重水复、苍苍茫茫的大地上。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两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存封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喷泻而出,文...  (展开)
追风筝的人 2007-09-11 09:36:17

感激沧桑

写在前面:不是书评,只是我的一段苦旅的记忆。 —————————— 沧桑 现代都市,钢筋水泥的丛林,穿梭着行尸走肉的灵魂,萎靡的精神和膨胀的肉欲,轻率的死亡,黑色的寓言,轰轰烈烈的爱情在奢华物质的影响下一文不值,狡黠的心,遗忘得飞快的脸,衰老的代价,枕边的谎...  (展开)
方飞飞 2014-02-11 15:44:23

心灵的一场自我修炼

其实看余秋雨的几本散文集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今日拿出来翻翻,亦不觉得过时 浮夸拜金的社会风气愈发严重,文化的力量愈是需要被唤醒 平静的时候读读余秋雨,你能感受到来自内心的一种呼唤,对这个世界,对这个社会的一种上帝姿态的审视 一位文学大家、名家,言语之间必然是...  (展开)
功夫熊猫 2012-08-11 23:08:00

文化苦旅不太文化

高中的时候第一次读文化苦旅的时候,觉得写的真好,那个时候老师让我们做读书笔记,我大段大段的把这些内容搬到笔记本上了,后来,渐渐的觉得不那么好了,余秋雨其实是把文化当言情小说武侠小说写,写的很浪漫很煽情很不文化。  (展开)
2006-04-24 17:33:30

人生如戏,谁都要粉墨登场

4月23日据说是世界读书日,就在这天读完了这本似乎很有一些名气的书。 老实说,并不十分喜欢这本书的表达风格,当然也就是余先生的表达风格了。感觉色彩似乎太浓重了一点、忧患似乎太强了一点。 后记里面最后一句:能侥幸就侥幸了吧,读者诸君不小心碰到了他,那就...  (展开)
寒灵羽 2006-03-15 14:06:18

不以人废言,不以言举人

感觉余秋雨一直是个颇受争议的人物,而我却总是刻意地躲开那些有关他的褒贬,我欣赏的是他的文字,我不愿有什么左右我阅读的感情,所谓不以人废言不如将文字与人分离开来,二者都可以试着品味,但二者也应该彼此少一些影响.所以对于余秋雨的品格我不置一词,但我必须承认他的文字是大...  (展开)
夏末秋初 2010-03-20 19:57:08

没写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带了四个高三孩子的高考作文,每次三本书一本杂志可以应付,《飞鸟集》《周国平散文》《文化苦旅》还有一本《读者》。 飞鸟集可以教那些漂亮的句子和需要引用的格言,周国平散文可以剽窃一些思想的深沉,文化苦旅可以背一些文化典故,而《读者》则是用来高考作文必背的段子。 ...  (展开)
聂小欠 2012-03-03 02:22:45

2012年3月3日:希望还来得及

在读《文化苦旅》时,总会出现突然就想要说话或记录什么的感觉,但想说的话还未想清楚,想记录还没提起笔,这种感觉就消失了,只剩下一种难以名状的空洞感,将整颗心壅塞。 当这种感觉无数次来袭又一次次消逝后,我终于明白,自己的无语源于知识的日渐贫瘠,知...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22 23 后页> (共449条)

订阅文化苦旅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