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 · · · · ·
建築不再是冷冰冰的鋼筋水泥混合物,因著西方文化的到來,開始與當地文化產生衝突與對話,歐洲各殖民地也形成殖民建築文化,而這股風吹到日本,豐富了日本建築的元素。
藤森照信花費二十幾年的時間,由幕府末期、明治初期的西洋館到昭和初期的現代主義,持續調查研究,完成這本超越以往日本建築的歷史寫作,以世界建築史宏觀的角度,說明近代日本建築與世界建築廣域連動的關係,以及西方建築文明在日本內化的歷史過程。
日本近代建築的创作者
· · · · · ·
-
藤森照信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一九四六年誕生於日本長野縣。他不僅是專攻近代建築史、生產技術史的學者,也是位建築家。他喜愛將木、土、石、植物等自然元素放入建築之中,給人質樸淡雅的感覺。提出內向空間、自然素材論、現場論等建築理論,並在其作品中不斷實踐,成為獨樹一幟的日本現代建築家。
著有《明治?東京計劃》(岩波書店)、《建築偵探?冒險?東京篇》(筑摩書房)等。並有眾多建築作品,如神長官守矢史料館、蒲公英之家、韭菜之家─赤瀨川原平邸、一棵松之家、濱松市秋野不矩美術館、熊本縣立農業大學學生宿舍、赤瀨川家之墓、茶花城、不東庵工房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检视地球上阳台殖民样式建筑较多分布的地点,是位于非洲中部的沿海地区、印度、东南亚、东亚,以及南洋诸岛、澳洲,甚至是加勒比海诸岛和北美洲南部。这些地方都曾是欧洲人的殖民地,或是其居留地设置的区域,同时接近赤道。由此可知,应该是大航海时代以后欧洲人在所到之处,炎热的地区所产生的建筑形式。 建筑盖出阳台是英国取代葡萄牙,西班牙掌握出入主导权的18世纪后半期以后的事情。 对于炎暑的对策,在尚未发明冷气以前只有一法,就是防止直射阳光和改善通风。幸运的是在亚洲的热带地方,只要遮住严峻的阳光,在季节风的吹袭和海风的吹拂下,就会出乎意外的凉快。当地的建筑文化当然会形成这样的手法,在建筑物的前面架出深的屋檐设置半户外的空间,或者做出像凉台一样的开放空间。欧洲人则学习了当地建筑文化,在石材或砖材围砌的欧式自闭性空间外侧,架设深的遮阳措施,在其前端用柱子支撑。这就形成在欧洲壁式建筑的外侧加设来自亚洲南方木造建筑的开放性空间。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页 -
19世纪末诞生于欧洲的新艺术运动,率先摆脱了历史主义样式的束缚,成为现代设计的雏形。新艺术运动的特征是连续的曲线、光滑的表面、如版画一般的面分割法,以百合、菖蒲、藤蔓植物为基调,或是以从植物那里获得的灵感而创作出来的形状为主。 新艺术运动以后的脉动极为错综复杂,在20世纪最初的三十年之间,产生了维也纳的分离派、捷克的立体派(Cubism)、意大利的未来派(Futurist Group)、德国的表现主义、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学派(Amsterdam School)与风格派(De Stijl)、俄国的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法国的纯粹主义(Purism)、德国的包豪斯(Bauhaus)等,在欧洲绕了一圈以后,在1929年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设计的巴塞罗那展览馆(The Barcelona Pavillion)走到终点。1930 年以后出现的各种动向只是现有成果的延续,也是现代设计最终将历史主义赶出历史舞台的一个过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从新艺术运动到密斯·凡·德·罗 363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日本近代建築"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日本建筑史序说 8.8
-
- 亚洲城市建筑史 7.7
-
- 篠原一男住宅図面 9.2
-
- 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合 8.3
-
- 窗,光與風與人的對話 8.9
-
- 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 8.0
-
- 民国礼制建筑与中山纪念 8.4
-
- 近代中国建筑学的诞生 8.8
-
- 日本名所解剖书 8.2
-
- 中國建築史之研究 8.7
日本近代建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前赴后继,锲而不舍。
“这工作,这心意,请让我继承下去。” 1.一直有两种力量相互咬合、平衡,一个不断地吸收新鲜事物,一个不断地发掘传统,好似东京与京都的隐喻。还有第三种平行的力量: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与专门的技术改革(住宅改良、耐震、木造防火)。 2.日本的近代建筑体系(学术界,建...
(展开)

>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0)8.5分 437人读过
-
中信出版集团 (2022)8.1分 34人读过
-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2008.1)暂无评分 9人读过
-
岩波書店 (1993)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建筑史&工程史&技术史&建造史&设计史 (凯撒大弟)
- 开卷八分钟 [2013年] (HazelLv)
- 建筑历史与理论 (tritu)
- 【建筑·城市】 (萨坡赛路的幽灵)
- 【书】欲望书单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日本近代建築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tritu 2012-03-25 12:09:54
跌宕
0 有用 Random. 2016-02-03 15:21:14
竖版读起来很费劲.
1 有用 秋山雪見🍁 2024-01-10 02:38:25 福建
日本近代建筑的发展脉络主要是由殖民地式折中建筑到历史主义再到现代主义的变迁。不同风格的殖民地建筑是日本人眼中的第一批“西洋馆”,随着日本人对西洋理解的加深,不同风格的历史主义建筑在日本蓬勃发展。不仅有英、德、法三派历史主义风格,还形成了包括进化主义、近代和风、亚洲主义三个流派的觉悟派。20年代末,现代主义对历史主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到了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则更是呈现出后期表现派、包豪斯派、柯... 日本近代建筑的发展脉络主要是由殖民地式折中建筑到历史主义再到现代主义的变迁。不同风格的殖民地建筑是日本人眼中的第一批“西洋馆”,随着日本人对西洋理解的加深,不同风格的历史主义建筑在日本蓬勃发展。不仅有英、德、法三派历史主义风格,还形成了包括进化主义、近代和风、亚洲主义三个流派的觉悟派。20年代末,现代主义对历史主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到了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则更是呈现出后期表现派、包豪斯派、柯布西耶派三派鼎立的局面,在30年代,现代设计逐渐超越了历史主义。 (展开)
2 有用 温和的小左 2015-01-27 13:33:10
黄老师人蛮厉害的,但我觉得翻译上真有很多不通顺的地方,不管以大陆或者台湾的文法来说。。。竖排的书看起来真是很不舒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