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近来后结构主义和同性恋争论的语境下,提供了一个关于身份和主观性的新概念。作者指出,分析、甚至“解构”身份和自我的各种努力仍然有赖于西方关于身份的一些核心技术,如个性、有界性、自主、自我实现和叙述等等。正是通过对自我的各种创作方式和被归于波伏瓦的性别气质的探讨,本书的分析才具有了超出波伏瓦个体的普遍意义。本书对所有关心自我、身份、性别气质和欲望问题的人来说是一本富有启发性的读物,而对当代女权主义理论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将主要采用德勒兹(Deleuze)对福柯的分析(1988年)。德勒兹声称,福柯的著作改变了“思考的含义”(德勒兹,1988年,p120);福柯则宣称,“本世纪将被认为是德勒兹的”(福柯,1977年,p165),这进一步加强了这两位思想之间概念上的联系。罗西·布雷多蒂(Rosi Braidotti)指出:“哲学因福柯—德勒兹的联系而成为创造性、积极性和批判性的工作”(布雷多蒂,1991年,p67),如果不联系德勒兹,福柯的著作就绝对是不完整的,因为德勒兹“比其他任何人都更追随福柯,并且以多种方式继续进行远远超出其创始者目标的福柯式事业”(布雷多蒂,1991年,p66)。本书肯定了布雷多蒂的主张;我将会表明,虽然福柯的著作提供了一种有用的自我技术分析,但他自己的自我概念,即一种自我美学,却最终不足以说明本书所提出的“双性气质”。
0 有用 dodoinsky 2017-05-31 11:57:33
利用福柯的美学分析理论,像结构一部作品一样解构一个人,或者说,在解构她的作品的同时解构她本人。其实就是再现尸解过程。结尾“双性气质的BwO,而不是一种性别自我。”一句话概括。说实话,仍未明了作者的主旨。仿佛着迷于尸解过程而随手附上一张潦草的尸解报告,甚至连尸解报告都没完成。
0 有用 ffffpq 2011-11-19 01:51:27
学术么(挖鼻 花边传闻的比例还大些
0 有用 不关淑女的事 2014-08-02 21:30:38
学术专著,不明觉厉。
0 有用 舒袖 2020-12-25 08:23:44
粗粗翻过。读完并没有发现福柯和波伏娃在思想上有啥联系==
2 有用 有耳 2011-06-21 17:57:14
翻译不行啊看地太累TT
0 有用 解惑蠹虫 2020-12-26 01:13:08
橘说,午夜读书悟,每一个都在掩盖自己的本我自我超我,而你的好姐妹好闺蜜也许是男性,而你好基友好兄弟也许是女性。波伏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注意到这一切。而人类基因染色体决定的生理性别就有七种,而社会心理性性别则有三十五种…………
0 有用 舒袖 2020-12-25 08:23:44
粗粗翻过。读完并没有发现福柯和波伏娃在思想上有啥联系==
0 有用 苦荞 2019-08-12 22:25:00
我仿佛在读好几百页不是人话故作深奥引经据典的学术垃圾。从2/3开始似乎说人话了,探讨了写作的作品与作者本人的联系、而个人的意义和构成也是在各种复杂的关系中体现的。后1/3引述了各种人的界限关于双性气质的定义划分,双性气质到底和自我是什么关系?这写的是什么鬼???
0 有用 新青年阿甘 2017-06-11 15:51:23
完全是被名字吸引了 很早就想看了 不好看 翻译也看得难受
0 有用 dodoinsky 2017-05-31 11:57:33
利用福柯的美学分析理论,像结构一部作品一样解构一个人,或者说,在解构她的作品的同时解构她本人。其实就是再现尸解过程。结尾“双性气质的BwO,而不是一种性别自我。”一句话概括。说实话,仍未明了作者的主旨。仿佛着迷于尸解过程而随手附上一张潦草的尸解报告,甚至连尸解报告都没完成。